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人运动     
孙毓华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4):89-95
但凡奢侈的事物,要么花费高昂,要么与贵族挂钩,或者说是颇有历史渊源……奢侈运动也不例外。它的昂贵,并不在于运动本身,而是在于与之相关的一切。马术、滑雪、航海、高尔夫、登山、潜水等大概在此列。它们不属于全民参与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李维 《欧洲研究》2012,(4):137-149,8
国内研究一般认为,卡莱基"泛欧"联合思想的政治价值观属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奥匈帝国贵族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孕育了卡莱基的"泛欧"联合思想,还培养、共生出保守贵族的政治价值观念。卡莱基认为民主是一种现代的、物质化的、大众的政体形式,贬斥民主是"数量原则",是大部分庸人在统治社会。他向往的是未来的、精神化的、精英专制政体,渴望的是少而精的"质量原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卡莱基在与欧洲民主势力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坚持保守贵族的政治价值观,认为欧洲统一的前景是"新贵族"的专制,而非西方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制,这明显地暴露出"泛欧"联合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旨在介绍和评价晚清法国来华传教士樊国梁的名著《北京:历史和描述》。评介从三个角度展开:褒贬皆有的百科书、虚实兼顾的信息库、教士眼中的社会图。结尾部分,试图探讨该书呈现出的这三个特点所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议会特权作为英国议会法律和习惯的一部分,在其宪法和政治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议会声称拥有确定议会特权范围和裁决与议会特权有关的事务的权力,但是议会与法院之间在特权的存在与议会议事行为的排他性管辖方面一直存在着大量的争议。法院对议会特权事务的避让与审查共存于英国普通法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英国普通法的发展,法院在某些方面加大了对议会特权的审查。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在一般的分类标准上可以归为君主立宪制,但其最高元首作为特定族群特权守护者和宗教领袖的特殊身份、选举轮任的产生方式则是一般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所没有的。这一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和马来西亚在族群关系、政教关系、立法—行政关系与中央—地方关系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之间具有相当的互补性,从而使其在变迁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大的适应性。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马来亚地区的王权。这种王权历经15世纪初马六甲王国的伊斯兰化、1874年《邦咯条约》后苏丹的虚君化和1946年马来亚联盟计划失败后马来人特权的宪法化这三个关键节点,才演化为今天的"选举轮任的马来伊斯兰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东方或西方社会,“服务”两字带有浓厚的尊卑色彩、鲜明的等级之分。那时候,“服务”和服侍几乎是同义词,只有地位低下者服务地位高的人,没有尊贵者为佃农或手工艺者服务的事。进入了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后,“服务”却逐渐演变成不分尊卑的营利手段,一种正当...  相似文献   

7.
赵蕾莲 《德国研究》2013,(4):101-111
德国现实主义巨擘冯塔纳在《艾菲·布里斯特》、《泽西利亚》、《混乱与迷惘》和《施蒂娜》这四部以婚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批评普鲁士贵族狭隘过时的价值观:由决斗体现的崇拜荣誉至上,服从社会规范,坚守秩序意识,恪守社会等级观念,拒绝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等。在冯塔纳时代已日薄西山的普鲁士没落贵族因循守旧,顽固而狭隘地恪守过时的思想糟粕,而这恰恰酿成冯塔纳多部婚恋小说中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无阶级的理念和现实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制度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虽然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取消,以获取资本利润为形式的经济分层不再存在,但政治分层(特别是权力地位的分化)在社会分化中的作用更显突出了。同时由于政府对各种社会流动的严格管理,社会成员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都受到限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公正性的要求和期待,与现实社会中的官僚特权、制度化不公等,必然造成社会内部文化-制度关系的不和谐,从而成为导致社会紧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英国议会贵族院长期以来保留世袭贵族的议席 ;该院不但行使立法权 ,而且还兼任英国最高法院。这是英国自 1 7世纪宪政革命以来遗留的两大宪法问题。布莱尔政府顺应国内公意和欧洲联盟的潮流 ,于 2 0 0 3年先后发布了改革贵族院的两篇协商文件。本文结合英国宪政传统的原则和精神 ,深入剖析了这两篇协商文件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并试图揭示此次贵族院改革在英国宪法史和西方宪法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方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的妇女教育改革开创了女性公共教育的先河。这一改革将培养西方化的妇女、以家庭教育来塑造文明的新一代臣民作为目标;通过将公共教育扩展到妇女群体,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结合本国的传统道德观灌输给贵族女性,不但开始了近代俄国妇女的文化启蒙,也加速了俄国贵族阶层的西方化和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最终,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妇女教育改革提高了俄国妇女的家庭地位,推动了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为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同为法西斯国家,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却与德意不同,它没有出现像德意法西斯那样的政党和党魁,也不是采用议会斗争的形式夺取政权的,而是在军部的推动与策划下,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通过逐步干预政党政治,控制政权,进行法西斯化改造,最终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的完成与军部的主导与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军部这一特殊政治势力的传统特权地位及其法西斯化演变的探讨,希望对日本军部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原因及过程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一、军部在日本国家政治体制中的特权地位所谓军部,是指在近代天皇制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贵族不是后世史家赋予前人的历史概念,而是从古代一直延绵存在到战败的特定的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贵族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即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幕府时代的武家贵族、近代身份制度重组后形成的新贵族——华族。不同时期的贵族在规模、结构、功能上各有不同。贵族传统的存在对日本国民性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份至上,注重传承,带来国民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3.
算账教育     
刘洪波 《新民周刊》2012,(41):77-77
很少有事情像反腐教育靠算账这样,更能说明今日社会拥有怎样一种彻底的"经济理性"或者说庸俗生活。反腐倡廉教育,走上了算账的路。"算腐败代价账",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最少的,算三个账: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最多的,算到九个账,三个账外,还有名誉账、自由账、健康账、亲情账、良心账、道德账。账算得苦口婆心:双开判刑,政治上前...  相似文献   

14.
姚历 《法国研究》2012,(4):54-59
在中世纪后半期,随着城市公社运动的兴起,城市权贵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他们即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民众,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与传统的封建贵族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的命运与城市的公社制度紧密联系,随着公社的自治或部分自治,他们在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随之扩大。而当王权加强,公社开始衰亡时,他们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作为城市权力和经济的代表,他们的命运也是中世纪城市历史的缩影。随着他们的衰败,城市也逐渐走出中世纪,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7世纪中叶,日本为缓和大土地兼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通过大化改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将贵族的私地私民均收归国有,行班田收授之法。日本律令时代的土地所有形态是土地国有制,但国家对土地的权利不是所有权,而是调节贵族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国家公权力。所以,土地国有制是国家公权力为抑制阶级矛盾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土地和人民实质上仍为贵族阶级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明 《俄罗斯研究》2003,(1):79-82,91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社会领域高度一体化的“总体主义”模式。其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由少数特权领导者阶层高居社会之上,代替工人阶级去实行管理的社会,也就是特卡乔夫所主张的那种“少数革命家”统治的社会,而不是先前马克思所预言的由工人阶级自己去实行管理的社会;它是“为”而不是“由”人民自己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与其把斯大林模式说成是“教条主义”,不如说它是从根本上就脱离了马克思学说的“教条”。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伊斯兰市民社会的研究,西方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市民社会与回教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因为市民社会倡导个性与差异,或者说多元主义,而回教正好缺乏多元主义。果真如此吗?通过对回教经典《古兰经》有关多元主义论述的梳理和马来西亚穆斯林市民社会组织——马来西亚回教青年运动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回教从理论上并不反对多元主义民主,在实践中,回教与市民社会也完全可以兼容。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特权与豁免权条款是各州公民跨州流动权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此条款的含义历来颇具争议,联邦法院的解释也是因时而变。总体来看,联邦法院对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解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特权与豁免权被看作自由政府下的公民都必须具有的基本权利,每州公民在任何一州都能享有;在第二阶段,此条款的目的被解释为保障每州公民在外州不受歧视,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所在州公民依本州法律所能享有的同样权利;在第三阶段,该条款仍被视为每州公民在外州对抗歧视性待遇的武器,但联邦最高法院同时又强调,在不破坏联邦统一性且具有实质性理由的前提下,各州可以给予外州人差别对待。受联邦最高法院解释变化的影响,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适用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州公民进入外州后所能享受到的权利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艳红 《法国研究》2014,(2):36-46,23
《现代法国的渊源》是泰纳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之后对法国命运反思的产物;其第一卷《旧制度》以广泛深入的描绘,揭示了大革命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基础。泰纳认为,绝对君主制的政治结构导致贵族脱离公共生活,并缔造出一个沙龙精英阶层;脱离实际、热衷抽象推理的经典精神在这个阶层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但这种作为精神娱乐的经典精神,无法认识民众心理和政治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非理性。基于泰纳对旧制度的王权和特权阶层的尖锐批判,我们不能将他简单地视为反革命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中、韩、日三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的发展和表现,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随着儒教的根基性影响及各国本土传统的结合,三国女性古代社会地位在整体相似的基础上出现了怎样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