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源耗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会采取诸多手段,对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诸多成本进行控制,由此导致雇员工资收入在公平感上的缺失,并由此在劳资领域诱发冲突事件.工资谈判作为劳资共决工资水平的一项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体的通行做法,也是促进劳资合作的重要手段.就工资谈判而言,成本争议已经成为工资谈判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重视工资谈判中企业成本的分析并就成本的不同类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进行探究,并以此为基础,在工资谈判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断提升工资谈判质量,最大限度维护工人权益,为劳资合作乃至社会和谐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2.
田方 《中国工运》2012,(1):57-58
2011年3月.杨某均与项目承包商林某签订了惠州南站附近某路基工程的协议。协议签订后.杨某均以每月4000元工资雇佣25名工人进行施工。2011年6月.杨某均鼓动工人.带着一份捏造的总计35.7万元的工资表前往工程项目部索要工资。但是.杨某均并未将此款作为工资发放给工人。  相似文献   

3.
陆布衣 《工友》2011,(1):48-49
工人们生气了。H厂A工人说:“我们每月省吃俭用,结余只有400多元,而资方员工的工资是我们的50倍。”B工人在网上这么描述工资增长速度:“我在H厂干了两年半,第一年工资涨了28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不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知识分子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是往往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流通;只重视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不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只重视体力劳动的投入,而不大重视脑力劳动。甚至有的人从这种传统观念出发,推演出工人、农民养活了知识分子,似乎知识分子不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这是  相似文献   

5.
政府干预与劳动者权益--兼与王一江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是有效的,并不会出现劳动经济学理论规范分析得出的"获益者是被覆盖部门,损失者是未覆盖部门"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规范部门的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更高于最低工资;中国不规范部门,实际上是雇主垄断型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干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的运行,政府干预的价值取向是,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追求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6.
曹旭峰 《工友》2007,(3):18-20
如果按8小时工时计算,在同一岗位上,一天24小时倒班需要使用3名工人。如果将工时延长至12小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班倒”,则只需要2名工人,企业就少支付一人工资。如果再狠狠心,让工人一天工作24小时,企业就省下了2名工人的工资。某些企业就是这样从工人身上“赚钱”的。本文的主人公耿红星和毛明国等人是原麻城北方科技公司(后更名为凯龙科技公司)职工,在公司工作近4年,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以上,极度的疲惫和严重的睡眠不足,令他们神情恍惚,却得不到任何补偿……请看本刊记者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十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工人运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77年8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从1977年10月1日起提高部分职工的工资。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到会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国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 1978年4月,全国总工会八届七次…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最低工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最低工资制度良好的发展趋势,使最低工资的增长出现停滞,并导致劳资矛盾通过最低工资这一问题而公开化。鉴于金融危机对我国最低工资政策的冲击,我国不但不应冻结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而且应该使最低工资的年均增长率高于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以尽快达到最低工资的下限标准。  相似文献   

9.
工资报酬既是企业的人工成本,又是工人的收入。企业要降成本,提高利润;工人要增加工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工资报酬是劳动关系双方物质利益的焦点,是劳动关系的最实质的核心问题。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协调与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一种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新型的工资决定机制,也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工会在工资协商过程中,只有对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使工资协商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工资谈判代表的组成要注重“精”。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  相似文献   

10.
工资是职工经济利益的核心,而工资集体协商是健全和完善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正常增减的重要机制,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润滑剂"。目前,企业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存在一些能力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资劳动者的身份具有二重性 ,其职业是工人 ,社会身份仍是农民。农民的“家园意识”以及他们承包的土地所具有的保险意义规定了他们的社会角色 ,并对他们的价值选择发生重要影响。割断新型工资劳动者同家园与土地的联系是必然的趋势 ,其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逐步推行工资谈判制度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如何进行?最近,国家计委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新思路:逐步推行工资谈判制度。今后企业工资分配方式、工资水平及其增幅应主要依据单位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市场供求状况,通过集体协商谈判来决定。国家计委的新思路还包括...  相似文献   

13.
钱昳心  陈璐 《工友》2015,(4):26
案例回放:王某系某包装公司工人,2014年10月1日至3日,单位安排其加班,之后公司向其发放了加班工资,具体发放标准是其日工资的两倍。王某认为该发放标准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公司补发一倍的加班工资。公司拒绝了王某的要求,王某遂到某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以国家法定节假日系计薪日,劳动者已经享有了一倍工资,故用人单位只需另行支付两倍工资为由驳回了王某的请求。王某不服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按照节假日加班工资系日工资三倍的标准向其补发一倍的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4.
廖巧玲 《工友》2011,(11):32-33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已达3千余家 签订工资集体协议2972份 惠及职工30万 建会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比例达到75% …… 一连串的数字表明,近两年十堰市各级工会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造福职工等方面下了真功夫。  相似文献   

15.
碳标签是低碳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一国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在国际贸易领域,它正在从最初的公益性标识逐步向商品的国际通行证转变。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碳标签制度不仅会削弱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寄生其间的劳动关系也必将产生影响。基于劳动关系和谐的现实所需,中国企业有必要在对接国际碳标签制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碳标签制度。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为产业关系稳定和劳动关系和谐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7,(9):54-54
赵长茂在《膝望》2007年第23期撰文。对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见解。作者认为,自2000年11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以来,从全国范围看,工资集体协商推进迟缓,劳动者在工资水平确定中的不利地位没有改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并没有在职工工资增长上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是一套大型资料书,共14册,全书1000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全国总工会工人运动研究所的刘明逵、唐玉良二位研究员主编。该书经过数十年潜心搜集研究整理编纂而成。书中辑录了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40~1949100多年间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大量史料。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生及其发展的状况;在多重压迫、剥削下工人的劳动状况和工资生活状况;统治阶级和革命党派有关工人阶级及其运动的政策、法令和措施;工会和其他工人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各个时…  相似文献   

18.
刘巍 《工友》2014,(11):46-46
正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小菜鸟,在职场也已经波折了小半年,发现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第一份工作签约大国企,没给机会谈工资,说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标准,愿意来就签约,不签随便。工作倒是签了,就觉得心里膈应,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数,师兄们都说工资就是个坑,我心里就更慌了。结果,环境适应不下去,溜了,一分钱没拿到。  相似文献   

19.
王宏田 《工友》2007,(8):52-52
7月17日起,福清一化工厂部分工人认为天气太热,工资又低,开始停工。 据了解,此次首先停工的是福建关西化工有限公司加硫车间的工人,随后修检车间的工人也加入停工行列,约有110人,占了公司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工人权利意识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四个特点。市场化、法制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既是工人权利意识提升的原因,也是其不断提升的外部环境。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其中明确了中国人权保护的基本内容和近期的实现路径。工人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人权教育的开展,工人权利意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