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在早期,住房保障主要靠政府。随着保障规模扩大、层次递进,越发需要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是促进住房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必要举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宏观调控对于解决房地产市场中的问题产生了一定效果,应继续加强调控。住房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存在互补和互替关系.地方政府应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住房保障以大力支持。保持房价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今后的房价趋势将呈现稳中有调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保障其生存并维持其尊严的最低限度生活之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制度,形成了覆盖不同层次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我国住房保障行政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用行政手段为社会的住房弱势群体提供适当住房,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种制度。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由于发展水平所限,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世界上几个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度的住房政府干预制度、健全法律制度、采取多元化保障方式等手段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5.
保障公民居住权是政府最基本职责之一。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大量外国住房保障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外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内涵,总结了其发展走向,以期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健全立法,明确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和问责监督制度。制定合理的住房标准,适当增加保障房建设规模,健全个人信用制度,采取住房梯级消费与分层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7.
住房问题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住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市场化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的性质和原则、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救济性住房保障和救助性住房保障等,这些与住房保障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不仅导致了理论上的颇多争议,也带来了实践中的诸多困惑。为了明辨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保障住房权利就是解决住房问题和实现住有所居.我国商品房价格高涨的原因是供求失衡和开发商对开发市场的垄断,高房价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但遏制房价的做法既与市场法则不符,也无法提升市场的保障容量.“价格归市场,保障归政府”.保障住房权利依赖于政府保障责任的承担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且,公租住房制度应该是我国现阶段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廉租住房制度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南宁市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南宁市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时间不是很长,在运行中还存在着保障覆盖面重叠交叉、退出机制的难操作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南宁市应建立统一协调的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城市居民转变住房消费观念,完善廉租房制度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对于当前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抑制我国过快上涨的房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这一民生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供给主义与需求主义为导向和主体内容的政策工具组合是农民工住房保障改革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转型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改革发展的阶段水平和目标任务,突出和强化农民工住房保障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侧重点。政府应从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出发,系统性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构建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机制链,逐步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算了职工领取住房补贴后的住房消费能力,分析了我国目前住房供应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下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和实际住房供应情况进行比较,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体系,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鼓励发展集资合作建房,从源头上把握解决普通居民住房问题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我国一直是出于薄弱环节,面临多重困难。本文试图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困境做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住房保障问题:社会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住房问题上,社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与经济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划分很重要。房地产属于经济政策的对象范畴,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则要靠住房的社会政策,亦即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应该管的是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房地产的发展则是市场的事,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只在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人人享有住房权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国家人权保障义务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和资源总量的不同对于公民住房权的保障程度和方式呈现差异,但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承担积极的住房给付义务却是国家应当承担的住房保障的最低核心义务标准之一。我国应抓紧制定并出台《住房保障法》,对弱势群体住房权保障的责任主体、资金来源、保障方式以及分配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住房权。  相似文献   

17.
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秩序与民生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和重要投资品,既要保证社会群体的普遍可得,又要有一定的市场活跃度,以保持供求平衡。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表象繁荣,与住房保障不够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为绝大部分居民只有通过在商品房市场上购买住房产权,才能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众“人人都要买房、房价只涨不降”的心理预期。房价在已经超出普通居民可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依然伴随着买方热情的高涨而快速攀升,这种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撑的表象繁荣,本身就隐含着市场的无序。无序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破解这一难题的思路须遵循以下逻辑:实施有效的住房保障政策,稳定消费者预期,平衡市场供求,理顺市场秩序,通过营造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提高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停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改为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住房保障发展非常缓慢。无论覆盖面还是覆盖对象,都与改革之初确立的目标存在很大偏差。基于公共政策环境视角,通过剖析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其具体实践环境,提出要从明确住房属性、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关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来优化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环境,促进住房保障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学术界关于住房保障内涵的各种解释出发,并从住房的多重属性、市场失灵、公平与效率等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辨析与论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住房保障的定义。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不是已经过度而是仍有很大欠缺,因此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应该成为现阶段政府住房政策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住房保障问题是政府关注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中国现行住房保障机制面临着普惠性欠缺、商品房开发监管及居民理性消费引导缺乏、城镇住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与实现配置最优化目标差距甚远、住房保障范围的宽泛与财政压力矛盾突出、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励志性缺乏、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审核监管效率不高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实现住房保障普惠性、针对性和励志性等方面进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