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社会、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都必须付出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新形势下的重要人才战略转变,是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举措。本文首先阐述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不仅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影响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政府政策、高校、市场机制、大学生个人和基层单位等方面。最后,针对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路径选择,希望能够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的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涉及高校、用人单位、创业政策、社会环境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要针对不同主体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相对男生女大学生需要更高就业成本,同工不同酬,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除了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衡导致的大学生结构过剩之外,源于女性生理特征的劳动力成本的统计性成见,传统性别观念以及女大学生的非理性就业偏好等因素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由此笔者提出建立女性社会保障制度,塑造现代性别意识,注意家庭教育的双亲化,转变传统的单位就业观念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高校应积极采取开设女性学课程、进行女性职业心理辅导、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维权普法教育等措施,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会面临种种困难。这就需要学生、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以及高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就业驱动机制,从而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文章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驱动机制形成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当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是愈加突出。本文指出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前些年就已有所表现,1998年则更为突出。如何认真妥善地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这不仅体现党和国家关于男女平等的有关政策,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对女生的求学、生活和工作追求,促进社会进步都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社会因素和就业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是日益严峻。本文通过一些具体数据分析当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就业差异和困境,探讨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高校牵头搭建就业平台和毕业生自主竞争为主的就业促进机制。该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女大学生基于传统性别文化形成的就业弱势仍需要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应该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不仅仅简单的表现为供过于求,更表现为人才高消费与人才短缺并存、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大学生教育择业选择与市场需求不符等结构性供需矛盾。高等教育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的信息不完全是导致高等教育人才供需矛盾和市场调节失灵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此问题,履行公共职责的部门包括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加强作为公共产品的就业市场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生涯规划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从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成才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等方面服务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女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同时也需要女大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在就业形式比较严峻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做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助于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共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政府、高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激烈的竞争让女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成普遍现象。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认识新时期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用新的思路探索、用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使更多的女大学生从当前的就业困境中解脱出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自身价值观和对未来消极预期的影响下,以及受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生存利益、生活利益、发展利益相关内容的关切呈现集中化的现象。高校倡导科学的价值观并不断提升教育实效性、与政府以及社会三体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并提高制度执行力、多渠道融资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建设,是有效回应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利益诉求集中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社会经济体制、就业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女大学生择业观念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性别及社会性别的特点及局限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被用人单位排斥甚至歧视,引起了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不仅会对女大学生自身产生消极作用,还会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是一种有违法律公平、正义原则的违法行为.消除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建立并完善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是关键,因为通过扩展生育保险制度的主体适用范围,强化生育保险中职工、用人单位和政府的责任,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等,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性别成本,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大学生能平等地参与社会就业和竞争,同时,也能实现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保护女性生育权的初衰.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高校统一战线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优势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家庭、高校及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统一战线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高校统一战线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必须找准切入点,在改革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教育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