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性质辩析刘功成今年8月11日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75周年纪念日.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人们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工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性质的认识,尚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特为辩析,以资纪念。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  相似文献   

2.
开展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就要求党在成立以后首先要集中力量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可是,当时共产党不能进行合法的活动。于是,党决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下简称书记部),作为...  相似文献   

3.
一、工会历史与发展阶段 (一)从一次劳大到六次劳大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15,(4):57-5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工运方针的初步确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件的决议》(亦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强调"党在工会中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这一决议的制定和贯彻,使中国工人运动有了根本的指导方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与第一次全国劳工大会的召开1921年8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还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5.
张喜亮  张释嘉 《工友》2023,(12):54-55
<正>2023年10月9日,中国工人阶级迎来了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自1923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提出企业收归国家所有的思想后,国有企业亦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以实现工人阶级管理国有企业进而管理国家。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正式挂牌办公。1922年5月1日,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倡议,  相似文献   

6.
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爆发了震动全国的第一次工运高潮。这次工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运的进一步结合,中国共产党开始为工运制定新的纲领、方针和策略。一、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历史功绩 1921年7~8月间,在中国发生了重新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先后成立。从此,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向自为阶级转化,中国工人运动在经历了长期自发斗争之后也开始步入新阶段。早在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时的第一个决议中即明确规定:党的中心工作是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创建产业工会。为坚决、迅速地贯彻党在“一大”确立的工运方针和工作要点,中国共产党很快成立了在全国能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分部。由于共产党和劳动书记部成员纷纷深入大中城市和工业区的工人群众,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和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从而构成了此次工潮出现的客观因素。这次工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  相似文献   

7.
1898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个农民家庭。名绍选,字渭璜。1921年冬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春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后回湖南,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8月17日参与发起成立湖南工学商各公...  相似文献   

8.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人运动。党以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指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为争取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最为壮烈的一次。在党组织和劳动组织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2,(11):54-54
组织上海海员工会 1922年年初,香港海员举行了谋生存反压迫的大罢工,取得了伟大胜利。香港海员罢工期间,上海海员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组织领导下,及时组织了“香港海员后援会”,给予香港海员有力援助。但是由于此时上海海员尚未能组织成立一个统一的坚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因而未能乘势而起,同时发动上海海员举行罢工斗争。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6,(10):9-9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使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达到了顶点。“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北洋军阀武力阻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1.
集体合同制是今后中国企业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实行集体合同制十年调查强磊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订的《劳动法大纲》就明确提出劳动者有缔结团体契约权,成为当时工人阶级斗争纲领的重...  相似文献   

12.
今年 2月 7日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斗争 78周年纪念日。 1923年 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与帝国主义豢养的封建军阀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的顶点,是中国工人运动从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 1922年,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直接帮助下,京汉铁路沿线的长辛店、郑州、江岸等 16个车站皆成立了工会,组织起工人 3万余人。 1922年 4月 9日,全路工会代表在长辛店举行了第一次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  相似文献   

13.
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宣告成立。80年来,中国工会的历史经验表明,源头参与,依法维护,是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最有效的武器,是工会工作的保障与基石。加强源头参与,依法维护职工和工会的权利,是党领导的中国工会运动不懈的追求。一、工会源头参与推动法制化的进程(一)新中国成立前为争取工会的合法地位,争取和维护职工权益而进行的斗争如火如荼。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历次劳动大会上,推动劳动立法,保护职工和工会的合法权利,都列为重要任务。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拟定了劳动法大纲,倡议开展劳…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06,(10):13-13
林育南,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10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0年9月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共武汉执行委员会委员,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922年9月的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1927年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2月9日劳动部长罗干同志,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明年在有条件的地区将普遍推行优化劳动组合。什么是优化劳功组合?为什么要搞优化劳动组合?怎么搞优化劳动组合?这是广大工会干部和工人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仅就以上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随着“劳工神圣”思潮的风行,“与劳工为伍”成为响应时代潮流的呼声。从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工农群众开展讲演,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再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以长辛店工运工作为基础向北方各地工人组织扩展,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深入群众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情况。其中,“工学界限”问题曾一度影响了革命宣传和组织深入。面对这个问题,早期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深入工人群众的工作方向,踏实、务实、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最终弥合了工学界限,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积累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群众工作的最初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坚定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文 《重庆工运》2006,(8):4-12
这次常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汪洋书记的《在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和全总十四届九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广大职工群众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隆重庆祝重庆市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的盛典。我带着市委、市政府和正在库区检查工作的汪洋书记的问候,带着全市人民的深情厚谊向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贺喜来了!我与大家一样兴奋、一样高兴.因为我是市长、也是工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6,(2):41-41
河南省方城县城关青年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采取依托建设的形式,成立了中心理事部、青年联谊部、网络信息部、技能培训部、青年事务部、就业服务部等部宣。目前,中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名,开展科技培训1000余人次,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一、劳动组合与人才的必然联系劳动组合,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结成的相对固定的联系。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的某个方面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劳动者之间的组合,往往是以人才为核心联系起来的。原始社会,人群以家族、部落为组合体,后来,便从“长者为主”逐渐过渡到“强者称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组合方式向多门类、多层次发展,逐步演变成今天的产业、系统、单位、科室、班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