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选集》)是1983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收选了毛泽东同志1920年至1965年期间的372封书信。最使人感动的是毛泽东同志给他的亲属、故旧的那些信,这类信计有67封,约占全《书信选集》的五分之一。读这些信,联系当前的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参与报道人大工作、活动,常闻有人自称或称他人为"人民代表",称呼者有普通代表,有基层官员,也有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是一个政治概念,具有法律效力,可谓法定称谓,不宜称为"人民代表"。对稍稍熟悉人大知识的人来说,即便不算滚瓜烂熟,对此理解也完全不是事儿。一再称为"人民代表",笔者分析原因大抵有二:一是不知应严格按照法定称谓来称呼,二是心里知道但已叫顺了口,也就沿袭下来。比较而言,后者还相对居多。其中不少人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不在法规、文件中出现,平常叫叫也无所谓。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一说,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无。说"有"者,是因为现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无不是社会联系;说"无"者,则是因为种种被称为社会联系的关系或活动都有各个自身的称谓,无需用一个什么社会联系去称呼它们。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书信是毛泽东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十年和党内外同志、友人众多的往来书信中,毛泽东纵论古今风云,评点千秋人物,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探讨、研究与继承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并为之而奋斗了一生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策略思想。《毛泽东书信选集》极其真实地记载了这方面的丰富内容。因此,认真学习《毛泽东书信选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大量收集的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书信,各个时期的都有,特别集中的是抗日战争和建国前后这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同志”一词,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国语·晋语四》中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我们共产党人沿用“同志”这个称呼,已经赋予它崭新的含义,这就是为着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在共产党内,在革命队伍中,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无贵贱、尊卑之分。在党和革命队伍内,互称同志,  相似文献   

7.
对领导要称职务、逢讲话无不“重要”,主席台上人物须逐一介绍,台下群众例行鼓掌……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情景,随着深圳市委常委会的“约法五章”,将在深圳废止。不论职务高低,党内一律称同志,本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明文载入规定,怎么就难以实施呢?有人说是官场潜规则在起作用。正常的工作关系成了“官场”已属不正常,“潜规则”的暗流更是政治生态的腐蚀剂。说穿了,无非是利益左右了党内人际关系。领导者喜欢被恭维,恭维者又希望被青睐,“两情相悦”,各有所得,因此形成积习。积习扩而大之,弄得不仅下级对上级,连上级对下级也称职务了,渐成积弊…  相似文献   

8.
最近,江苏省海门市爆出新闻,有一个局领导班子因工作涣散,政绩平平,被宣布"集体待岗"。待岗人职务不免,在新配备的代理正副局长手下当配角。长期以来,干部"职务终身制"总是打不破,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一些政绩平平、无所作为者"占着茅房不拉屎";一些勾心斗角、闹不团结的领导班子,最多是"拆拆散"、"调调开";一些年老体弱不适应工作者,也要安排一个相当的"位子"……据笔者所知,在县属单位中,有些单位光正副局长就有七、八个,多的甚至有十多个。从而造成了干部队伍庞大,机构臃肿,官比兵多的局面。个别单位甚至所有人员全都带个"长"  相似文献   

9.
闲话军衔     
《黄埔》2017,(3)
<正>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有国家性质的武装集团最高统帅部根据军人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军人或对军队有重大贡献者的衔称。在中国,军衔及具有军衔性质的军队品级制度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曾出现元帅、将军、校尉等表示军人职务品衔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但中国古代武官阶品体制,与当代西欧军衔体制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将实际解释为包含事与理于自身之中的巨大螺旋结构是毛泽东对哲学理解的本体论起点;在本体论起点上,毛泽东促使哲学在中国实现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向及方法论的转向;以一般和个别的螺旋为主轴的证实与发展无限循环的求是过程构成了毛泽东哲学观的不倦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不老     
《创造》2016,(Z1)
正有好几位生朋友都这么说:"没见着阁下的时候,总以为阁下有八十多岁了。敢情阁下并不老。"是的,虽是将奔四十的人了,我倒还不老。因为对事轻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做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让人显着年轻一些。我悲观,但是不愿老声老气地悲观,那近乎"虎势"。我愿意老是年轻轻的,死的时候像朵春花将残似的哀而不伤。我就怕什么"权威"咧、"大家"咧、"大师"咧等等老气横秋的字眼。我爱小孩、花草、小猫、小狗、  相似文献   

12.
黄炎 《人民公安》2014,(8):56-59
<正>1890年至1918年的德国被称呼为"威廉二世的时代"。29岁即位的年轻君主威廉二世,在德国国内推行军国主义、大海军主义及民族主义。一般欧洲人都认为一战是"德皇的战争",称威廉二世为大战的发起者、一战战犯,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就在一战结束的前一天,这位自称与军队同生同体的德皇,既没有亲自确认军队状况,也没有留下来与国家共存亡,而是立刻逃亡到荷兰。第二天,在德皇缺位的情况下,德国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过程中,个别乡镇和村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评议上采取简单的"一刀两面光"不得罪人的平均做法,二是对死亡对象隐瞒不报,三是把低保金抵扣原来低保户所欠的村"三金"和超计划生育款项;四是个别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以照顾困难户为由,向已确定享受低保待遇的对象索取好处费等.  相似文献   

14.
周润 《青年论坛》2014,(2):65-68
研究青年的本质,是青年学之逻辑起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为研究青年的本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青年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二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青年学学科视阁下对青年本质的研究关键在于要从一般意义上青年的本质属性背后探究青年的特殊本质属性,即“日益突变”的自然属性,“渐趋拓延”的实践属性,“日渐成熟”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基础,实践属性是中间环节,而社会属性是前两个属性的制约条件.青年的三个特殊本质属性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活跃着一支商贾精英,那就是粟特人(Sogdian)。粟特人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史籍中"昭武九姓"人的称呼,也称"商胡"或"九姓胡"。族源《隋书》和《唐书》记载的昭武九姓"本月氏人",其祖先温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击破,向西越过葱岭至中亚的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地区(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境内)定居,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16.
以权谋私者,一般都有帮忙的在其左右效劳。对这种现象,人们形象化地称前者为"坐轿",后者为"抬轿",两者是一对不可或缺的搭档。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细心观察一下,也可随手捕捉一二。他们的表演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坐轿"者先有授意或暗示,"抬轿"者则心领神会,照办不误,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另一种是"抬轿"者先出歪点子,"坐轿"者则见利忘义,欣然笑纳,受之无愧;有的"坐轿"者虽然表面上半推半就,实际上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以权谋私是很不得人心的。有些事情虽然没有闹大,但群众非议,众口难平,影响很不好;有些事情闹大了,要受到查处,于是"坐轿"者和"抬轿"者就互相抱怨。"坐轿"者抱怨"抬轿"者帮了倒忙,似乎自己只是一时糊涂,上了帮倒忙的当;"抬轿"者则抱怨"坐轿"者出了难题,不办不又行,似乎自己仅仅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如果没有"坐轿"者,想"抬轿"也抬不成;反之,如果没有"抬轿"者,想"坐轿"也坐不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少年们正试图偷尝"伊甸园"中的禁果.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调查表明,上海市区中学生"早恋"现象在各类中学中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一般是高中比例高于初中.例如,静安区某中学高三毕业班共有40名学生,"早恋"者竟达22名,占全班总人数的52%.徐汇区某初级中学初二(3)班共有45人,男26人,女19人,"早恋"者达14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谈道:“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而发现、培养、远用典型,正是毛泽东同志谈的“两个方法”的具体采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论是毛泽东哲学的核心,是解决矛盾的主体性辩证法。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是“任务”和“方法”的关系,包括任务和方法、认识和运用两个螺旋,而以一般和个别的结合为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同样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肖军强 《前进》2014,(3):63-63
<正>《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作者鶡冠子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中载有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接着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