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击沉不明船只,并根据《反恐特别措施法》向印度洋派遣军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正不断扩大,海湾战争期间向波斯湾派遣扫雷艇,柬埔寨维和行动中向柬埔寨派遣工兵部队的做法仍然令人记忆犹新。目前,海上自卫队任务正趋向多样化,这种急剧变化和严重性比媒体报道的更让人感到深思。为此,日本著名学术性杂志《军事研究》资深记者铃木治行采访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古庄幸一,希望借此了解自卫队的现状和将来。 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古庄幸一于1946年5月13日出生在日本大分县。1969毕业于日本防卫大学(13期),海上自卫队入队1等海曹,1984年2等海曹,1989年1等海佐,1990年海上幕僚监部监理部总务课广报室长,1993年第39护卫队司令,1994年海上幕僚监部人事教育部人事课长,1996年第3护卫队群司令,1997年海将补,练习舰队司令官,1998年海上幕僚部监察官,1999年阪神基地司令,2001年海将,护卫舰队司令官,2002年海上自卫队副参谋长,2003年1月至今担任海上自卫队参谋长。 本文原载于日本《军事研究》2003年4月2日号,文中的部分观点是我们不能同意的,请广大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2.
自卫队的海外派遣问题,起源于战后初期日本国内对于加入联合国后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的讨论。在漫长的冷战期间,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自卫队海外派遣问题得到了逐步深入的探讨,并在冷战末期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尽管在冷战期间由于国际政治的冷战背景、日本国内力量和制度的牵制等原因,自卫队最终未能实现向海外派遣,但是却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冷战后自卫队海外派遣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美同盟与冷战后日本的军备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同盟是冷战后日本军备扩张的主要平台与重要促因:日美军工合作是日本政府实现"质量建军"的有效途径,自卫队配备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与美国相关联;日美联合开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大幅提高日本军事装备的整体攻防水平;日美同盟的战略需求,导致自卫队通过谋求日美军事装备的"相互通用性"来扩张军备。与此同时,日美强化同盟、日本扩张军备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互信、力量平衡及机制构建等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将从3月27日正式废除"统合幕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设置统一的"统合幕僚监部"(总参谋部),以直接向自卫队传达防卫厅长官的命令.从此,日本自卫队将第一次编制军令部门,无疑将会对其自身建设和军事战略意图的贯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7月4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关于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特别措施法案。该法案生效后,日本将向海外派遣二战后最大规模的自卫队部队。至此,联系到6月初通过的“有事三法案”,日本在国防和军事上基本完成了由战后体制向面向未来的新国防军事体制的战略性转变。世界将面对“正常国家”的日本已是一个现实,因此,若将日本此次海外派兵比作1956年德国进入莱茵河左岸“非军事区”的举动,也不是毫无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新安保法实施两年多来,安倍政府不断渲染所谓"日本安保环境恶化",加快防卫重心向西南转移。日本自卫队以"夺岛作战"为指向,聚焦快速反应和联合作战,全面推进自卫队的升级和重组,在防空反导、远洋作战、联合反潜以及网络和太空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并构建起一元化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日本还积极拓展防务外交,推动自卫队走向"海外用武"。  相似文献   

7.
事件 11月12日中午,日本海上自卫队官方网站突然发布了一条由海上幕僚监部提供的惊人消息:当天上午8点左右,驻扎在日本鹿屋航空基地的海上自卫队第1航空队所属2架P-3C反潜巡逻机在执行巡逻任务途中遭遇一艘突然浮出水面的中国海军明级柴电潜艇!具体方位是距九州岛南端的佐多岬以东约40公里,距离日本领海仅18公里的国际海域。机上人员看到,明级潜艇非常坦然地以半潜状态通过大隅海峡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航行,指挥塔上悬挂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8.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7):16-16
福岛核辐射或迫退救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建在日本福岛县的核反应堆出现部分熔解,或迫退相当有经验的地震救援人员进入这一地区。日本红十字会宣称,它将把99个小组的救援行动限定在核辐射风险较低的地区。东京消防厅说,将会考虑重新部署目前在福岛县北面宫城县的约500名消防员。国际红十字会5人小组正在日本,其对核辐射风险的评估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向日本派遣救援队的决定。与此同时,日本国民自卫队仍然坚持其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核灾难、抢救幸存者的承诺。防卫省一名发言人说,国民自卫队不会因为核辐射风险而改变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2005年年初,美国海军提出了濒海战舰概念,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不久前,日本某著名军事刊物刊出了日本濒海战舰的想象图,从中我们可以窥知海上自卫队对未来海战,以及舰队编成、运用上的诸多构想。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一直以世界第二、每年超过450亿美元的军费发展军事力量,日本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不断升级。"9.11"事件后,日本以反恐为借口,加快了走军事转型的步伐。逐步由"专守防卫"向"攻势防卫"甚至"海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日本国内展示飞行器的博物馆为数不多,有东京上野科学馆、东京位于秋叶原的电车博物馆,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内的开口博物馆,靖国神社,以及所泽航空发祥纪念馆等。这些航空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1):11-11
<正>日本计划加强西南军事部署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将陆上自卫队的编制从现在的15.5万人扩充到16.8万人,上述内容可能被写入年末制定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如果顺利实施,将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自1972年以来首次扩大规模。根据日本陆上幕僚监部解释,日本特别需要加强对离中国沿岸较近的西南诸岛的防卫。具体而言,为了应对钓鱼岛问题,日本正在研究在防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迈进的前奏 2004年1月16日晚,日本自卫队先遣队从国内启程,17日抵达科威特,在美军“弗吉尼亚”营地为赴伊作准备。这是日本政府打着支援伊拉克重建的旗号,执意要把自卫队派到战争状态下的伊拉克的第二步行动。3周前,日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新《中期防》显露军事转型端倪一个时期以来,日本政府以应对所谓“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为借口,以抢占未来军事先机和优势为目标,不论是自卫队建设方向还是军备发展上都不断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9日下午,日本政府连续召开安全保障会议以及临时内阁会议,最终以内阁决议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基本计划.在身为日本援伊政策的中心人物的外交官遇害身亡尸骨未寒之际,朝野各界尚且论争纷纭之时,日本匆忙之中的断然举动,彰显出其中蕴涵着耐人寻味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开始航空自卫队装备多年的F-4战斗机将开始退出现役,而T-2和F-1今年就将全部退役。这样到2010年左右,日本战斗机部队在数量上将会出现空缺,这就需要新一代战机来进行填补。本文根据海外的最新资料,对日本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战斗机进行了详尽而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1945年战败开始,日本就一直想方设法使本国重新成为军事大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自卫队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初步具备一定的远程作战能力,对周边国家的安全已经构成了严重成胁。日本远程作战能力现状远程侦察预警能力日本自卫队的侦察预饕体系主要依托侦察卫星、陆基雷达、预警机和舰  相似文献   

18.
按照日本制订的“中期防卫力量事备计划”(2005至2009年)的设想,日本将在2009年以前为航空自卫队装备7架新式战斗机,即F-X型战斗机,用来填补F-4退役后留下的空缺。尽管日本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候选机型,但外界估计,最有可能被日本选中的是美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其次是F/A-22“猛禽”隐形战斗机,然后是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为了给空自选择新式战斗机,日本航空幕僚监部(空幕)于2005年7月1日在防卫厅设立了“次期战斗机企划室”,  相似文献   

19.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9):15-15
<正>日本紧盯中国舰艇东海军演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4月13日宣布,多达10艘中国舰艇4月10日前所未有地通过冲绳岛及宫古岛之间的公海。日本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总参谋部)宣布,海上自卫队已确认其中包括2艘最先进的基洛级柴油动力潜舰,及2艘飞弹驱逐舰。这些军舰于4月7至9日间在东海中部海域进行舰载直  相似文献   

20.
《国际展望》2007,565(11)
解放军攻打日本外岛?日本右翼煤体最新中国军事威胁论调自2005年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公布和日美《安保条约》签定以来,日本公开表露出染指台海的企图。为了给自卫队的战略重点和兵力部署西南方向倾斜提供合法化的理由,“中国威胁”、“中国可能进攻日本”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日本媒体乃至政府的报告中。前不久,日本著名军事专家芦川淳又在《军事研究》上撰文声称,一旦台海危机爆发,中国将会进攻日本离岛,中日将全面冲突。这种不负责任的右翼言论毫无疑问将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