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政府对700万海外韩国人高度重视,通过建立涉侨机构、制定侨务方针政策、提供法律和财政保障、维护海外侨胞的权益等与海外侨胞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信任。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将侨务工作上升至外交的层面,通过海外韩国人开展国民外交、推广韩语教学、普及韩国电影电视剧等文化公共外交活动,提升韩国国家形象。但是,韩国侨务公共外交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诸多挑战,主要是海外韩国人和韩国国民对于韩国侨务公共外交的认知还很不足,韩国侨务相关部门因预算和机构限制而对韩国侨务公共外交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不够。韩国侨务公共外交的这些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可以为构建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海外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华侨华人社团在拓展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中正日益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为例,探讨华侨华人社团在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侨务工作是促进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侨务对台工作是国家侨务等职能部门借助侨务渠道开展的对台工作,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展侨务对台工作是当前我国政府化解国际势力干涉台湾问题、打击海外"台独"势力、支持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宽松的国际政治和移民环境、日益增多的华人新移民、国家领导人对侨务工作的深刻论述及我国完备的侨务机构体系为侨务对台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新形势下,侨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涵养海外侨务资源,以华侨华人为力量依托,一方面加强对台湾岛内外"台独"势力的反制,另一方面以所在国主流社会为对象开展公共外交,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台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程希 《八桂侨刊》2004,(3):9-11,18
本论文论述了五十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调整背景下的侨务工作,既具体分析了侨务对外交的服从情况,又明确指出了侨务对外交的补充与支持作用,并以侨汇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外交是2010年中国外交最受关注的热门议题。我国公共外交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公共外交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探讨,公共外交的经验教训也需不断总结,但良好开端意味着积极的发展。2010年,中国外交最受关注的发展之一是公共外交。这个几年前还只是少数专家提及的话题,迅速成为广受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的发展历程中,周恩来睦邻外交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此中侨务思想又构成其睦邻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着睦邻外交理论指导下的侨务实践。本文拟从外交——侨务一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周恩来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处理侨务问题的思想、原则和方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世界格局已处于尖锐的两极对立,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争取和平与避免战争成为当时获得独立后的民族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巩固和发展国际的和平力量成为新中国政府打破孤立、封锁,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侨务部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具有广泛的联系。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广西的开发建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帮助广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广西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是广西侨务部门独特的优势。侨务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份。侨务部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加强海外联谊,努力做好海外涉侨文化交流和海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侨情,在开展海外民间外交工作中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杨磊 《中国发展》2014,(4):50-5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消费大国,庞大的出国人群原本可以成为公共外交的使者和国家形象的代言人,遗憾的是,此起彼伏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仅引起目的地居民的反感,而且降低了中国政府公共外交的可信度,使国家形象受损。在全民外交时代,应加强对游客形象问题的研究,探究其对公共外交的影响程度,充分发挥个体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教授首次在海南举行夫人公共外交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第一夫人外交特色,极大提升了我国软实力和国家形象,被诸多外国媒体称为中国的“新名片”.彭丽媛教授亲力亲为,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推介了海南,开启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开展夫人公共外交活动的先河,为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翻开了博鳌公共外交的新篇章.为筹办好彭丽媛教授的夫人外交活动,中央有关部委、海南省有关部门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全力保障,有关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在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和外专引智渠道服务博鳌公共外交基地方面也积累和收获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共外交包括国内维度和国外维度两个方面。国内维度指本国政府与国内公众在对外政策或外交议题上的双向互动。国外维度不仅包括本国政府对外国公众的单向影响,还要包括本国公众对外国政府或外国公众的影响。当今的政府间外交因对国内与国外公众舆论保持的高度敏感而不同于传统的政府间外交,往往也具有公共外交的性质。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国内外维度间的关联性在增强。本国公众和本国政府在参与国内外维度的公共外交时,还面临着难以克服的政治—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朱全国  肖艳丽 《前沿》2014,(11):202-204
公共外交中文化一直都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直到20后,文化才真正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文化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由文化在当代国家软实力构成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在文化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即个体化与信息化、学习交流、旅游、中国传统文化的细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印尼作为案例,论述了印尼华侨华人在推崇中国发展模式、传承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并解释中国体制与政策等方面,对推动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为华侨华人更好地在当地生存和发展,为中国外交、侨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重大机遇当属新公共外交的兴起。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主要是一国政府针对国外民众开展的外交活动,意在提升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促进本国的国家利益。近年来,全球公共外交展现出新的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急剧增多,信息传播主体更为多元化,我们应积极培育对外传播力量,不断扩大对外传播的战略联盟,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  相似文献   

15.
周英 《长江论坛》2016,(5):41-46
城市公共外交是以城市为主体所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其目的是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从而为其他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作为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必须发挥区域优势,无论是配合国家总体的公共外交战略还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武汉都有必要重视和开展公共外交。武汉在实施其国际化战略和实现"大城崛起"的过程中开展了公共外交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武汉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谢文晶 《传承》2014,(7):24-25
新时期侨务理论是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侨务思想的扬弃,其在形成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维系着良性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借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侨务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时,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步开始运行。中日建交的历史进程中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中美建交前的“兵乓外交”,都是民间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记入史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化使北极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得以提升。中国作为北极事务利益攸关方,在北极地区拥有重要的环境、科研、政治和经济利益。积极开展北极公共外交,有助于降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身份制约,为中国深度介入北极治理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北极公共外交涉及理念确定、主体选择、平台运用、对象筛选等多个相互关联的具体维度。我国应该从这些具体维度出发,从顶层"设计好"中国北极公共外交体系,消除外界对中国北极事务参与的疑惑和误读,提升中国北极治理话语权,籍此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发生重要转变,由"接触制衡"转向"超越性接触",由"应急防御"逐渐转向"常态进攻"。防御性的公共外交理念促进了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仍面临着国际政治体系与秩序、外交理念与外交政策、中美固有矛盾及分歧以及领导人执政理念及个人偏好的制约。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转变具有同步性与协调性,是美国全球战略完善和体系变革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华整体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在新型政治格局背景下,中国应积极应对这一外交转变,并在对美公共外交中构建适合中国的新型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公共外交的地位和作用,并积累了一定经验,此次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手段和方式更加成熟和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