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民族思维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产生于文化之中的,英、汉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由于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的不同的文化而大相径庭。通过对比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反映英、汉语言中的各方面的不同,进而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英、汉语言在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特征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这是语言学中至今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从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特性及两类人群思维的方式来看,语言与思维不仅密不可分,而且语言特点与相应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一致的。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就是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反之亦然。由于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体验的,亦说明思维是体验的。由于英、汉语言与思维起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因此,英、汉语言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片面性,恰好反映了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对西方思维的影响。此外,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点在解释语言的体验性、语言与思维关系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置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四字格词组是汉语言文字的显著特征。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了在英汉翻译当中如何运用四字格词组以适应汉民族的习惯思维模式的方法,同时也指出了运用这种方法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吴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30-131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注重形式的连贯,多用连接词来衔接语句,具有形合特征;而汉语语言却依据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来顺畅语言,是一种意会式语言。这都是与中方思维注重整体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从人出发,而西方思维去擅长分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重视客体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略论西南民族关系的三重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主要在三个方面得以展开。一是民族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民族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三是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建立起了西南民族关系纵横交错的三重结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这三重结构中影响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一些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炎才 《学习与实践》2006,(10):120-132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其内涵主要围绕彰显民族整体精神、丰富民族理想精神、重铸民族人文精神和弘扬民族实践精神等方面展开。彰显民族整体精神涉及关注民族、国家、世界与人类社会,拓展了传统整体范围,并展示了一幅中华民族国家全方位近代化的美丽图景;丰富民族理想精神主要包括大同理想与人格理想两方面;重铸民族人文精神又体现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同、重视教育事业、谋求人的体、智、德全面发展,注重社会文化等;而弘扬民族实践精神则涵盖重“行”思想、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等内容。此四方面构成孙中山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诉求、核心理念、行为方式等获得新的时代提升。  相似文献   

7.
战海  李洪燕 《新东方》2008,(2):58-59
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脊梁。没有语言,思维无法定形;没有思维,语言就不具备多功能性和丰富性。英语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中国和英美等国在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从而在语言上会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8.
口译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认知模式在人与外界接触中构建,基于人类经验之上。因此,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独特的理想认知模式。口译是当今世界不同语言民族间的交流方式,译语正是通过各种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和对比后产生的。本文就英汉口译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进行探讨,并提出英汉口译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原则,对英汉口译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英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目的在于通过跨文化比较,使人们要深层次了解这两种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民族形成和发展分四个阶段:一、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特点,是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二、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迁徙出现了对流,即一部份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三、宋辽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主要是在边疆区进行,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有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四、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清代。这一时期,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汉民族是一个由多血统融合而成的民族,可见,大汉族主义的优越思想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1.
柴磊  刘海燕 《青年论坛》2010,(1):141-145
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体现的是语篇中指代成分与指称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类型不同的语言,有着迥然不同的词汇文法体系,再加上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语言中的指称词语在用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应导入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注意英汉指称词语的不同特点,尽量减少或消除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干扰。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特点与民族语文特点有密切的联系。汉民族的辩证思维特征最直观地体现在汉字的二合建构上。这主要指构形思维。然而汉字的构义思维同样充盈着辩证的意识。这主要体现在汉字初文构义的辩证性,汉字意义引申的辩证性和汉字使用中因环境影响发生意义转化的辩证性。汉字初文构义的辩证性与初文的原始状态有关。原始文化符号的意义较为混沌,一种事象的意义很容易向其反面转化。例如: 吉凶转化:甲骨文的“吉”字象安置兵器之形。兵器是凶器,因而“吉”有凶义;兵  相似文献   

13.
孔玉花 《前沿》2013,(2):134-1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学英语阅读与英汉文化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本文通过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并从词汇、语法、篇章方面探讨中西文化对比分析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走工业乡村的发展道路,带动了家庭手工经济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但民族地区因其地域性差异、经济基础差异、民族文化影响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作用等多因素影响,呈现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文章通过类型比较,以云南新华模式为例,在总结工业乡村发展特点的同时,对新华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对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得出新华模式可以推及其他地区的重要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内在学理与社会时势变迁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之表现及结果。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进程中,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催化了中国学术思维与视野的变革,边疆研究的范式也渐有变迁。古代中国的夷夏观念,长期是史家考察边疆问题的范式思维,在此视野之下,边疆研究处于"边缘"状态。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构筑进程的深化,边疆研究范式渐有更张,逐步冲破传统夷夏观之束缚,渐有从"边缘"学科走向独立学科之趋向,并呈现出以边疆为本位或"中心"来考察问题的思维模式;而在民族国家视域之下,边疆研究具有巩固疆域的经世之用,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亦非一致。  相似文献   

16.
民族和国家都是人们共同体,都形成于原始社会崩溃和阶级社会确立的时期,而且都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成长和发展的。尤其在单一民族国家里,民族的基本特征与国家某些方面的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民族语言,同时也就是国家语言;民族共同地域,同时也是国家的版图范围;民族的经济生活就是国家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国民的心理素质。因为在单一民族国家里,民族成员与国民、民族地域和国土一般来说是重合的。说某一民族也即指某一国家,说某一国家也指某一民族。也许因为如此,英语中的nation才既指国家又指民族。然而,民族与国家在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17.
秋瑾、吕碧城其人其文的“英雌”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雌"话语是清末民初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秋瑾和吕碧城是其时"英雌"实践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她们以自己的女权倡导、革命壮举、个体活动履行着"英雌"追求;另一方面,她们又以一己的文学创作表达着"英雌"理想的诉求。她们同是才人奇性,特立独行;倡女权风,具"英雌"魂;不同在于秋瑾持民族革命观念,力行着"铁血英雌"的渴望;碧城则有世界主义向往,追慕着"文人英雌"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叙述汉民族从炎黄时代到秦汉时期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汉族的形成是各民族结 合发展的产物,历史上的3次民族融合促进了汉民族的发展壮大,并分析了汉民族的特征和形成 的文化、制度和思想等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因而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使命。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本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但从世界几乎处处有汉民族的现实,从大的历史观来考察和反思汉民族移民的大走势后,我们不得不对汉民族安土重迁的习俗重新进行认识。由此深入考量安土重迁的内涵,我们发现,"安土"的意思更应该是汉民族人民期望和梦想安居乐业;"重迁"的意思是移民一定要深思熟虑,迁入地应比迁出地更宜安居乐业。因此,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从唐代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从宋辽夏金到元代,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大潮,使汉民族从中原走到长江边,继而过长江,再继而走向东南沿海,最后走向了海洋,开始不断向海外移民。这种波浪式的从北向南的逐步推进、延伸和发展的移民潮,使汉民族从一个江河民族蜕变成一个世界性的海洋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