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依然相当严峻,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环境问题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京津冀地区全年大范围的空气质量恶化已经3年多了,环保部门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但至今没有明显改观,其复杂性在于各种生存发展问题、利益博弈、体制机制问题纠缠其中.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要实施,但一部法律的修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靠发展理念、整体法治环境的提高—和谐发展观、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的执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善环境资源法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期发表的5篇文章,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碳交易市场、农业污染侵权、环境刑罚沿革、环境执法、流域管理等5个主题.发表这组文章表达了本刊一直关注环境问题,支持环境法学研究,希望为我国的环境法治贡献一份力量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存在普遍化趋向,严重“污染”着执法环境。究其原因,地区利己主义是损害法制统一,扰乱法律秩序,“污染”执法环境的重要因素。 作为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各级干部,他们的政治素质高低,对决策的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法律的调整和威慑力量,就可从根本上以法制调控系统取代某些领导人凭个人意志对经济工作发号施令,将“人治”转变为“法治”。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了污染环境罪的罪状。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立法理念、罪状表述方面仍存在纰漏。从立法上完善污染环境罪应增设环境危险犯,完善罪状表述,创新罪名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及人们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环境问题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环境方面的立法存在不健全之处,从而导致许多环境纠纷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致使污染受害者的合法环境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进而使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探讨如何树立环境权观念以及确立环境侵权责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次生环境问题,即因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而侵害、损害他人权益乃至危害人类生存这一现象,各国立法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学界对此问题亦有颇多争议。事实上,次生环境问题本身的机理较为复杂,在不同语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公害"来泛指各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行为;民法可采"环境侵权"来指代污染或破坏环境,导致他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行为;环境法则应适用"环境侵害"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碳政治”在中国无论对政府还是对民众都是一个新概念。随着全球“碳政治”的兴起,控制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会导致全人类毁灭的“碳排放”逐渐变成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科学话语与政治权力的互动中,环保问题被转化为全球气候问题,而气候问题被进一步转化为“碳排放”问题,“碳政治”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大政治”。本文对中国“碳政治”形成机制和发展轨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我们对中国的环境政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的整体环境应对战略,把“碳政治”作为中国的大政治来对待。  相似文献   

7.
万霞 《外交评论》2001,15(2):32-38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环境保护要求对贸易自由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贸易自由则力求减少对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干预.因此,在有关这两方面的国际法律规定上,存在许多矛盾与冲突.作为同一法律体系的不同的两个分支,国际环境法与国际贸易法的协调,统一和发展是相当必要的.无疑,对于即将加人WTO的中国来说,研究它们之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概念是环境法的核心概念,从哲学的和日常的意义上研究“环境”概念是必须的。法律意义上的“环境”概念应当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概念以人为中心,不会削弱对其他生物体环境的保护。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考察环境概念,可以弥补以人为中心可能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者都把公民环境权当成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但在明确了人们常说的环境公益实际上包含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两种情况之后,便容易判断环境权这种属于个人的权利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环境公益诉讼是为环境公共利益而为的诉讼。实践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拒绝接纳环境权假说。这种诉讼既不需要以所谓的个人环境权为理由,也不以实现个人的环境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法律生态化是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对现行法律制度按其是否符合并尊重环境保护客观要求的准则,进行生态化调整、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法律机制对生态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以最优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刑法修正案(八)》规定造成严重污染环境的结果即犯罪,降低污染环境犯罪的门槛,扩大了运用刑事手段保护环境的范围,便于司法操作,同时,将犯罪对象由人、物拓展到环境,顺应了对环境主体享有在适宜健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生态性缺陷.  相似文献   

11.
建构身份犯、限缩刑罚权、关注人身危险性是刑法身份的三大功能。违法身份犯(义务犯、表见的身份犯)的身份是违法的基本要素,因为违法是连带的,该身份如果发生效用会对无身份者参与行为的不法产生连带性影响;责任身份犯的身份是责任要素,因为责任是独立的,该身份对无身份者的责任不产生任何影响;其他限缩刑罚权的消极身份,基本上也受违法是连带的、责任是独立的共同犯罪归责原理影响。阻却构成要件的消极身份特别地受到法益概念的相对性影响。阻却可罚性的消极身份与量刑身份均属于个别化的要素,有类似于责任身份的规范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执法的“弱环境”。是指影响或潜在地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发挥,对公安机关执法不利的环境。影响公安机关执法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硬环境挑战,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软环境方面的因素。从某种角度上说,执法环境弱化的现状不但亵渎了法律的权威与法制的尊严,而且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影响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规范分为基础性规范和派生性规范 ,其效力要么来源于主流法规范 ,要么能被主流法的价值目标所阐释。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 ,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 ,基于调整和保护对象的共同性或相关性及在调整机制方面的同一性或衔接性 ,环境法规范需要在技术层面甚至原理层面与主流法规范通过派生或阐释的方式衔接和协调。这两个层面的派生或阐释工作不仅促进了主流法规范的丰富和发展 ,还夯实了环境部门法的独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环境危机直接催生了环境保护与环境法,针对环境污染者的责任追求问题,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演进为"污染者负担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是与环境侵权的特点紧密联系的.如果试着对环境侵权的"污染者负担原则"作出法经济学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实质和重要性,而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则有力保障了"污染者负担原则"的落实和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和可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家制度是最重要的无形现代要素和发动因素。而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特质是包含了党的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三个层次。其中党的治理现代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三农"工作已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已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在思想上重视"三农",要在政策上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优化发展环境,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回报农民等.本文就"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法律现象和研究各种法律问题的学说,在法经济学的学说体系中,成本和收益理论是当之无愧的精髓。本文阐述了“杜宝良现象”中的执法成本缺位问题,分析了其导致的后果,对在收益最大化前提下合理计算执法成本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司法之嫌,但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侵权的视角看,该案在新《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尚未实行之时,通过积极释法为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在提供了主体资格认定上的支持,发挥了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认定和举证责任分配合理,对环境侵权责任数额的认定及责任的执行方式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该案也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启示,即必须建立环境公益专项基金,完善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所遭遇的现象,来分析公安执法“亚环境”的特点、现状和危害,并从“亚环境”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公安执法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环境公益诉讼可分为环境诉讼和环境侵权诉讼两类,环境诉讼可仿照刑事司法中的模式,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追诉权,同时在诉讼程序完整性的构建和监督体系完善的方面予以重视,以保证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性。环境侵权诉讼可由环保部门、团体和个人来行使诉权,依有关法律规定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