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城 《法治纵横》2011,(19):16-18
将去年年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与2004年首批75位新闻发言人名单对比,7年之后,仍然守在新闻发言人岗位的有11人,占比不到两成。  相似文献   

2.
李春城,十八大落幕后首位被调查的副省级干部。因此,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有了特殊的内涵——中央的反腐决心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上句,因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湖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前副局长陈京元数罪并罚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这位副厅级官员的贪腐之路既温情脉脉,又充满诡异色彩。而最终,他精心布局的机关被保姆引爆。打造后宫:“镇宅之宝”吓坏娇妻2008年6月18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计划统计处副处长陈京元喜事盈门。这天,他的位于长沙市金色比华丽小区的毛坯房在阵阵鞭炮声中开工装修。陈京元亲临现场指挥。令妻子魏丽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4.
诗一首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政诉讼法公布,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大事。北京大学《中外法学》编辑部邀请首都专家、教授举行座谈,五十多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洋溢着民主气氛。特赋诗祝贺!  相似文献   

5.
郑毅 《江淮法治》2010,(4):22-23
贿款面前失去廉洁防线 蔡振标是土生土长的启东人。1995年岁末,38岁的蔡振标迎来了仕途的黄金期,这年的12月,他从镇党委书记被提升为启东市副市长,在当时足以称得上年轻有为。实事求是地说,在蔡振标登上权力宝座的头几年里,他在清正和廉洁上做得算是好的。但随着官场根基的牢固,他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6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震惊当地的抢劫案:光天化日下,两名劫匪闯进一位煤矿老板家,在把家中财物洗劫一空后,残忍地杀害一人后逃之夭夭。警方闻讯赶到现场,在经过一阵缜密侦察后,两名在读硕士生嫌疑人随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谢良兵 《政府法制》2012,(25):20-21
7月初的陕北榆林太阳高照,只是在傍晚的时候会来一场痛快的暴雨,暴雨过后,一切如往常。这个与鄂尔多斯一样因煤炭而暴富的地区,近年来一直也是“新闻富矿”。几个月前榆林市府谷县司法局的一场“造假”风波,让这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天涯  江舟 《公民与法治》2014,(11):36-38
陈波,海南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法人代表,曾任海南省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到2013年2月案发前,他单独或通过妻子(另案处理)收受贿款699.5万元和购物卡2万元。他也因此成为海南高速公路腐败案的第一大贪官。  相似文献   

9.
最新一期德国<明星>周刊援引泄密文件内容报道,德国政府公开反对伊拉克战争,却在战争爆发前与美国达成秘密交易,派间谍到伊拉克向美军提供大量情报.……  相似文献   

10.
金华 《政府法制》2012,(27):23-23
乾隆十六年,33岁的刘墉参加会试,南于文采出众,一举夺魁,剩下最后一关,就是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当日,只见一名身材矮小、胸凸背驼、蒙着右眼的考生一瘸一拐地来到乾隆面前。乾隆不南得一惊,问他姓甚名谁,考取第几。刘墉不紧不慢地说:“小生姓刘名墉,宁崇如,考取大清第一。”  相似文献   

11.
张晓刚 《政府法制》2013,(17):46-46
说起忠臣,一般人都想起屈原,想起安史之乱中为抵抗叛军牺牲的颜果卿,想起文天祥,想起袁崇焕,其实这些人作为个人,都是道德高尚、恪尽职守的人,但又都是在领导力走下坡路的时候挺身而出却未能挽回局面的人。他们的出现是古代政治中叫人想起来就内心悲凉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12.
黑丁 《法庭内外》2007,(11):13-17
2007年8月30日,坐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被告人席上的吴功阳真诚地向法官表白说:“我感到自己确实是犯法了,给国家、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我认罪,希望自己良心上得到一定的宽慰。我愿意接受法律的惩处,但希望能够得到轻判。”  相似文献   

13.
蔡颖芸 《中国监察》2013,(20):58-59
王相柏出生于苏北一户世代务农的家庭,靠父亲挣工分念完大学,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在经历了近16年的打拼后,他成长为一名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实干型干部。多年的奋斗并非一帆风顺,然而就在他步人仕途快车道时,却因一己私利,最终梦断开发区。  相似文献   

14.
15.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组《放言》诗,其中的第三首是讲辨材真伪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前提是识别人才。这是一门大学问。古代把察人、选官的工作称作“铨衡”。“铨衡”这个衡量轻重的器具,到了后来,就成了借用来表达考察、评选官吏的工作。由于识别人才的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古人反复强调要“精察之,审用之”。如何精察、审用?吟诵再三,可以得到如下三点启示:其一,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考验,事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已故著名法学家沈钧儒的一首遗诗经年不放酒杯宽,雾压山城夜正寒。有客喜从天上至,感时惊向域中看。新阳共举萄葡盏,触角长惭獬豸冠。痛哭狂欢惧未足,河山杂试凭栏。几年前,笔者在法学家林亨元同志家中坐客,偶见其书房北墙上挂着一幅大椽下凡的字画。字画的左下角落...  相似文献   

17.
沈金洲 《人民调解》2009,(10):43-43
好儿童 遇事先礼让,纠纷好商量。 不成找民调,再着上公堂。 谁是与谁非,法律来丈量。 若要用暴力,两败又俱伤。  相似文献   

18.
19.
七绝一首     
余楚 《天津律师》2001,(5):15-15
  相似文献   

20.
提起明代徐霞客,国人十之八九会肃然起敬。此君从小博览群书,尤好地经图志之类书籍,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之志。22岁那年,他决定不再用心于仕途,开始浪迹天涯,足迹遍及现在的闽、浙、苏、徽、湘、粤、责等19个省,经30年考察写成的《徐霞客游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