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40年来,党在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在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中国与世界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中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特色。"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有机统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解放和发展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除商品生产"的论断一直被学界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冲突。而愈演愈烈的市场失范现象和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正越来越深刻地表明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是解决这一理论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第一世界的商品经济发达国家,中国营销界与传播界对"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与实务理解还存在某种滞后性,导致我国名优产品不但很难打进国际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市场门户的洞开,某些跨国公司进来蚕食或鲸吞中国市场,若干民族品牌在这一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竞赛中,不断败下阵来,有的甚至被外商兼并,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4.
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理论创新。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改变,必将全方位推动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向着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有限政府”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钧 《学习论坛》2007,23(12):41-43
"有限政府"概念有其形成的具体语境。在政治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权力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权利的优先性,权利制约权力;在经济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职能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市场的有效性,市场优于政府;在哲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理性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有限理性,理性并非万能。不同语境中的概念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辩证地解读有限政府论在当今中国改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回顾了西方治理理论"科层治理—市场治理—网络治理"的演变以及"元治理"理论对它的批判,分析了中国社会"行政社会"的治理现状及与"元治理"理论的契合。接着介绍了厦门市海沧区X街道对于三种治理方式的调整、协同:科层治理方面,从区级政府开始,逐级简政放权,实现行政与自治分离;市场治理方面,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引入市场力量促进本土社会组织发展;网络治理方面,通过"以奖代补"的政策,激发民众主动参与,形成微自治。最后,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视角下,文章提出政府应该发挥治理中的"中轴"作用,通过调动市场资源,为社会"赋权增能",最终实现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黄刚 《理论研究》2013,(2):74-8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以科学理解"计划与市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的,以此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发展问题.所谓发掘"具有普世价值的本土知识".是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就专业市场和地方型市场发育成长而言,为什么中国市场化和工业化初期与西方不同而出现了普遍的、大规模的专业市场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专业市场首先是在中国农村大量涌现?专业市场又是怎样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说专业市场促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为什么说专业市场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在新世纪,专业市场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命运如何?大型专业市场如何走国际化的路子?这些都是中国学术界需要予以解答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最近十多年以来,不少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9.
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之一。坚定理论自信,首先要回答中国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聚焦"中国理论何以自信"的话题,三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总论、经济理论、党建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从建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着"中国问题"的视角,即"问题"的中国特色与中国特色的"问题";从建构路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遵循着两条路径:一是遵循从"中国实践"到"中国理论"的路径,一是遵循从"国外理论"到"中国理论"的路径;从建构原则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照着五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人民性原则和本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文化走出去的前景是光明而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2.
新三反运动是我党继“三反”运动之后的一次重要的政治运动,其重点是反对官僚主义。肃清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将反官僚主义斗争引向深入,是新三反运动发生的重要原因。新三反运动本着密切联系实际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与和平的原则,严厉惩治官僚主义者,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显著的转变。新三反运动为我党现阶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尤其是通过群众来信打击官僚主义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发展求提出的重战略思想。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党正是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4.
双拥工作的文化品质,是双拥工作与生俱来的最高品质,是我党我军在实践中对双拥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双拥活动中,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双拥文化是加强军民团结的凝聚力量,是提高军民素质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双拥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更是开辟双拥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党内和谐必须破除党内“潜规则”。党内“潜规则”现象的存在和运行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公平正义价值、党内忠诚友爱关系、党内充满活力局面、党内安定有序状态以及党内党外和谐关系均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破除党内“潜规则”现象,一要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制度治党理念;二要严格依章治党,充分发挥党内“显规则”功能;三要自觉接受监督,大力推进党内事务公开。  相似文献   

16.
地方党校建设应该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为契机,为党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辟广阔的空间。这是对地方党校发展的重大考验。要经受这场考验,就要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功能,提升作用,以"有为"求得"有位"。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所作的定位,把党校打造成合格的学习型党组织。我们要把握党校形象构建和素质强化的关系,实现学习型党校各种要素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九十多年来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为:实事求是是其重要前提,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是其目标,理论创新是其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其有效方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其载体,党的建设是其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政策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思想根源,二是没有制定科学的知识分子政策,三是在全社会没有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因此,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和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盛衰。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的科学回应,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理论特别是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中外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的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寓意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已进入执政党建设的全新领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并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体现在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对党的先进性作出的全新概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