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声》2010,(6):7-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连任党主席后,民进党随即宣布蔡英文将带职参选新北市长、秘书长苏嘉全参选大台中市长。蔡英文下午邀集前陈水扁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高雄市长陈菊、党籍民意代表赖清德和苏嘉全共同研商“五都”选战的相关情势。  相似文献   

2.
2014年2月,民进党中常会通过提名民意代表林佳龙参选下届台中市市长。这位具有学术背景和国际经验的政策幕僚、政务官和地方民意代表,10年前曾参选台中市市长,以悬殊票数败北。如今,他卷土重来,二度角逐台中,初登场时民调便领先群雄,10年来深耕地方,能否终获回响,将“绿地”向北推进,吸引各界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距离今年3月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已没有多长的时间。代表台湾各派政治势力参选的各组参选人均已粉墨登场。李登辉多次口头表态不再竞选连任。国民党十五全二次会议正式通过提名连战、萧万长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许信良于去年5月宣布退出民进党自行参选。7月10日,民进党正式推举陈水扁为该党“总统”候选人。16日,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也自行宣布参选“总统”。8月21日,新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9,(4):83-83
身为民进党中常委的台湾高雄市市长陈菊,5月21日-24日率高雄世运(即今年7月在高雄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观光行销团参访北京、上海,从而成为民进党现任公职人员中“行政级别”最高的“登陆”人士。参访期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上海市市长韩正分别会见了陈菊一行。  相似文献   

5.
吴宜 《统一论坛》2014,(1):36-38
2013年12月3日,“深绿天王”、年近七旬的游锡垫通过民进党党内初选,将参加2014年底的新北市市长选举。游锡堃是民进党创党元老,政治经历丰富,曾任省议员、宜兰县长、“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部门负责人、民进党主席等要职,在主席任内炮制了民进党“急独”的“正常国家决议文”而成为“深绿”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郭正亮 《台声》2014,(2):43-44
<正>迈入马年的台湾政坛,注定不得安宁。作为岛内权力交替的重要节点,也注定这一年无论民进党或是国民党内部都将再次上演内部权力斗争的老戏码。可以说,2014年注定是台湾政坛面临剧烈变革的一年。依序而言,今年3月至5月民进党将进行党主席改选,其间台北市长选举早已自去年年底延烧至今。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师柯文哲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台北市长,能否与民进党整合成功,尚有变数。依照目前情势,其加入民进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党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其跨党派联盟的诉求,但这也考验民进党能否在艰困选区创造出跨党联合参选的新模式。对民进党而言,更为关键的政治对决,无疑是从3月直至5月27日的民进党主席改选。依情势而言,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不少人为了获取“五都”选举的提名,纷纷上演卡位战,单以大台南地区为例,就有“立委”口十宜津、赖清德、李俊毅以及台南县长苏焕智、台南市长许添财5位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登记角逐。“五都”选战尚未正式开打,民进党内部就斗成一团,显示民进党目前已遭遇严重的内部整合危机。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7,(3):15-15
马英九从被起诉、宣布参选“总统”当天起,就缩减一切行程,深居简出,行踪神秘。这段时间,民进党“天王”相继表态,王金平阵营加大动作,即使外界纷扰吵杂,马英九宛如入定老僧,默默布局.  相似文献   

9.
苏嘉全生于1956年10月22日,台湾省屏东县长治乡人。曾是令人生畏的“议场打仔”,他外表粗犷绰号“黑鲔鱼”,是民进党的实力派人物,2010年5月获民进党提名作为竞选大台中市市长的人选。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     
《台声》2013,(2):14-14
登陆1月20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民进党又一位大佬,台南市前市长、民意代表许添财展开为期一周的大陆参访。民进党人士以私人行程的名义赴大陆各市参访已非新鲜事。去年,民进党新北市党部主委罗致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立委”萧美琴以及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等人就先后登陆,尤其谢长廷的“开展互信之旅”更在两岸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1.
在蔡英文主导下,2011年民进党在党内斗争风潮和岛内选罕刈旦十俳佃剐进。4月以刚,氏进党陷入2012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掌握党权和控制游戏规则的蔡英文出线。此后,民进党推出蔡英文和苏嘉全搭档参选,“蔡苏配”与国民党“马吴配”展开全面选举对抗。但是,蔡英文、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意识形态和大陆政策上固守“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从而制约了民进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台声》2007,(6):107-107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代表台湾民进党参选2008年台湾领导人的提名竞争过程中,“当问到是否赞成与大陆统一时,‘四大天王’一个比一个‘独’。”近期贵刊“台岛聚焦”栏目介绍了这一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台湾“选情”。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后,关于大同市原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其即将离任履新之际,上千大同市民上街打出横幅、签名请愿,甚至有民众当街下跪,挽留“大同历史上最干事的市长”。一时间,这位以“造城市长”闻名全国的“明星官员”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焦点,围绕耿彦波的报道见诸各大报端网络,对其评价也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3,(2):39-39
1月21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又一位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前台南市市长许添财率团访问大陆。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先后访问大陆,对于民进党进一步了解大陆,无疑会有帮助。过去民进党在“台独”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大陆采取敌视、对抗、不相往来的态度,导致一些民进党籍人士对大陆的认识不足,也无法在了解大陆的前提下制定出令人满意的两岸政策,民进党确实需要对大陆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严安林 《台声》2011,(11):34-34
蔡英文自宣布代表民进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迄今,总体选情是“开高走低”。不仅使整个选情“冷飕飕”,且其支持度基本没有“爬升”,甚至“走低”,从中不难看出,蔡英文正面临四大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朝玑 《两岸关系》2002,(5):8-11
台湾最近一次的“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于去年12月1日结束以来,已经5个月过去了。通过这次选举,继民进党人陈水扁成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之后,民进党又一举成为“立法院”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10,(4):93-93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初报道,民进党党主席蔡英文宣布参选新北市,至此,“五都”选举蓝绿双方阵容全部确定。国民党提名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郭添财、黄昭顺分别出征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大高雄市;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肖杨 《两岸关系》2009,(4):8-10
台北县号称“台湾第一大县”,人口达380多万.2007年又升格为“准直辖市”,作为观察蓝绿政治板块变化的指标性县市,台北县可谓是2009年台湾县市选举的超级战区。而随着民进党“天王”苏贞昌回锅参选台北县长的可能性增加,更让2009年台北县的“百里侯之争”,有可能升级为下次“总统”选举的前哨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