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定盗窃物品价值应力求准确杜昌源被盗物品的价值是关系到盗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轻重的关键,必须准确予以认定。然而,笔者在具体办案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司法人员在工作中.对被盗物品的价值认定含糊不清,常出现诸如“被盗的物品价值3000元左右”.“被盗...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2,(35):10-10
“享受法律”,是笔者以学者的身份向包括公民和法人在内的全体法律消费者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一种“公共物品”,可消费性是这种“公共物品”的一大特质,法律可算是公民的消费品.“享受法律、消费法律”应当是现代公民崇尚的法治新理念和现代文明社会“法治化生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某集中退赃现场,摆放着摩托车、电脑等许多被盗物品。据报道,“看到丢失的物品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失主们个个喜出望外,他们向民警献上锦旗……”派出所副所长面对电视镜头表示,“希望此次活动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尽量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当今一些地方,花重金以祭奠亡灵之风似乎愈演愈烈。君不见清明时节,常常有人除了烧纸烧香外,还买来高档烟、酒及食品祭祖;更有甚者,竞然不惜重金建“小洋房”,买上纸扎成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物品烧给先人“享  相似文献   

5.
易霞  张胜先 《法制与社会》2010,(11):270-272
随着近些年来游戏产业的发展,网络游戏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虚拟物品权的归属问题、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空白问题,这些问题给法律实务部分和理论界造成了诸多的困扰并引发了同行们的探讨和争议。但目前我国的学者仍从传统民法理论和我国现有的立法体系出发,提出物权说、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等观点,这些观点都未能克服理论上的缺陷和摆脱司法实践所面临的困惑。为了探讨虚拟物品权,本文严格区分了“虚拟物品”和“虚拟物品权”这两个概念并且就虚拟物品权的权利属性的多元性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表面上看,李振的室友难以忍受他把一些回收物品放在宿舍而实质上,却折射出采一种价值观念的分野。从报道中可知,李振不过是把回收来的物品“整齐地码放”在自己的床铺周围,并没有像室友网帖中所说的“宿舍成垃圾堆了”那么夸张。  相似文献   

7.
<正>不同国家对保健食品有不同的“称呼”。在德国,保健食品被称为“改良食品”。在新加坡,被称为“健康补充剂”。而在日本,保健食品过去被称为“功能性食品”,后被改为“特定保健用食品”。鉴于保健食品的特殊地位,各国对其监管的手段也各不相同,一些国家按特殊食品监管,一些国家按药品监管,还有一些国家将保健食品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8.
钟稳 《中国监察》2011,(4):27-2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质检总局担负着国内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任。多年来,质检部门在食品监管上,一边把“厂门”,一边把“国门”,提出“决不能从工厂里生产出不合格食品,  相似文献   

9.
傅志刚 《政府法制》2008,(13):54-54
5月3日和4日,在葡萄牙各地的“食品银行”又开张了。葡萄牙人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自愿在“食品银行”存上一些食品,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给国内吃不上饭的穷人备下口粮。  相似文献   

10.
胡伟 《行政与法》2000,(5):38-39
一、物有所值原则的涵义 物有所值原则(Value forMoney)是西方国家在政府采购法常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通常的涵义是指投入(成本)与产出(收益)之比,这里的投入不是指所采购物品的现价,.而是指物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即所采购物品在有效使用期内发生的一切费用再减去残值。 目前,物有所值原则的内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已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对物有所值原则中的“值”的理解。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值”应作狭义理解,仅指资金的使用效率;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值”应作…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共物品价格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其不存在私人物品市场中的供求市场并通过供求平衡形成的价格.即没有一个有效的价格体系来控制公共物品的消费。政府是公共物品市场上的价格确定者。但我国采取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树立合理的价格规制理念:完善公共物品价格的事前、事后监督体系是完善公共物品定价法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8):102-102
当前,食品监管‘‘漏洞”极大影响了食品安全法的威慑力,只有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实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才能“违法必究”、保障食品安全。因此,有关部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经营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制定完善的食品生产经营标准,推动农畜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加强市场准入前的检测防控,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彻底消除隐...  相似文献   

13.
赌场的勘验、检查须履行法律手续勘验、检查,是公安机关的冶安民警在办理治安案件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查手段。勘验、检查的对象是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及人身。其中的“场所”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住所。“物品”既包括案发现场上的物品,也包括涉案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由于“场所”与“人身”涉及多方面公民权利内容,因而法律法规对勘验、检查这种治安行政调查手段设定了一系列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黄色网络信息和淫秽色情物品某种程度上可谓一种与毒品等量齐观的“精神鸦片”。也有人谓之“黄色软毒品”。在中央多部门的组织指导下,2009年全国又开始了一场打击黄色网络信息和淫秽色隋物品等违法犯罪的斗争。但如何将这一打击长期、依法有效地进行下去,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商榷。  相似文献   

15.
司法信箱     
司法信箱被盗物品市场价格变化,盗窃数额应当如何计算?编辑同志:我们在审理盗窃案中,经常遇到公民的物品被盗时价格较购买时下降或上升。按照“两高”《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对其价值的计算,是按被盗物品的购进价计算,还是...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09,(10):57-57
上周六,我在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前,将自带提包按超市要求存入了自动存包柜。当我返回取物时,发现提包及包内价值3600元的数码相机不翼而飞。原来是自动存包柜的锁出现了问题,导致物品被盗。当我要求超市赔偿时,超市却以“此项服务系免费”,且已经在自动存包柜的显眼位置用告示声明“物品丢失,超市概不负责”为由拒绝。请问:超市究竟应否担责?  相似文献   

17.
被视为有毒化工原料的“一滴香”,日前被卫生部“正名”。当天.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介绍,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火锅飘香剂”等产品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相似文献   

18.
进超市购买食品,人们最在乎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但鲜为人知的是,包括许多名牌食品在内.保质期等信息都能用简单手段涂改。记者近期在北京、湖南追踪发现,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机械、有毒化学药剂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质期如同“变戏法”,真假难辨。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与朋友在一家饭店就餐,结账时突然发现钱包不见了,于是找到店家理论。一位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警示牌”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已经张贴告示了,所以物品丢失与我们无关。”  相似文献   

20.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12,(20):23-23
继“眼神执法”、“举牌执法”和“酮观执法”后,武汉城管再现柔性管理——“鲜花执法”:城管队员在劝阻占道商户时,如果商家配合地将占道物品搬进店里,城管会给其献上一束玫瑰花。(10月7日《武汉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