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当前,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浅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给学校德育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新视域。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德育是内在统一和高度契合的关系,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学校德育相互支持。在当前学校德育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如下:课程化建设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选择,通过学校日常生活、新媒体工具和创设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学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推动教育进步,促进公民成长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来源,加强高校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德育的整体性和本质要求。"中国梦"对德育指导思想、发展规律、参与主体、解决问题具有重大启示,应构筑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基本内容、力量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推动教育进步,促进公民成长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来源,加强高校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德育的整体性和本质要求。"中国梦"对德育指导思想、发展规律、参与主体、解决问题具有重大启示,应构筑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基本内容、力量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独列成章,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高度,并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目标,中国“生态梦”跃然纸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国人实现中国“生态梦”的决心.在明晰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历程与目标趋向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红色资源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民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意识、公民行为与公民能力的培育,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顺应政治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融汇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借鉴与汲取西方现代公民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三维公民教育资源体系里,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红色资源在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等领域,不仅丰富和扩展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公民教育的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公民教育方式,将公民教育延伸为寓教于旅、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落实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加强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层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重视教育理念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课程;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构建,建立互动性的学生管理模式;重视全方位的培养,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职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思路是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立足公民现实生活。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公民意识不能硬性灌输,公民意识教育要靠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时代方位的现实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以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教育等内容。新时代,高校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实战技能、发挥网络媒体作用等路径,不断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大组成部分,农村的公民意识教育尤其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后来者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分析和研究邓小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重要贡献和方法原则等,对当前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提出既深刻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的理想追求,同时也切合了当代中国新的时代发展目标。在对中国梦提出的历史渊源与时代意义的探求中,洞察中国梦的深刻文化内涵与价值基座,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梦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精神旗帜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体理想的实现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达成作为重要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改革目标,并就实现路径从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目标与实现方式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宁夏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宁夏愿景。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智慧来源和智力支撑,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包含着个体与整体、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特殊与普遍等相互统一的深刻的辩证意蕴。现实中尚存在制约或阻碍实现中国梦的诸种因素,实现中国梦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一种国家理想,它牵引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好经济"是一种群众期盼,与经院经济学家的理论构思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梦"与"好经济"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力量具有一致性,那就是生产实践和劳动人民。然而,这二者又不是一个层面的内容,"好经济"既是"中国梦"型塑和拓展的前提,也是"中国梦"的此岸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在找回大国自信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梦想,更是作为个体的中国公民,希望凭借自身的勤劳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单纯梦想.中国梦的内涵不断发展演进,被赋予多样化的解读,梳理和归纳中国梦的发展动态及相关问题,有助于深化各界对中国梦实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提出的著名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强调应调动社会历史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应该调动其中一切的积极因素。历史合力论中的经济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主体意志的突出作用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分别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条件、主观条件和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探析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教育既是深圳加快建设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内容是主体意识教育、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教育,可由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上下贯通、配套联动的教育培训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及其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在我国的形成较晚。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由于家国同构,“民”并没有产生明确的国家意识,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政治的革新,真正意义的公民的出现才有了可能。这样的公民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国家关系和恰当参与的公民互动基础上的。公民是培养出来的,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就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只有塑造出合格、理性的公民,才能有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