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消费水平低,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民消费结构层次低,城乡消费结构差距偏大.这是由于:农民缺乏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陷入"资金瓶颈";财政缺位使农村"输血"机制不足,有效需求呈现"信心困境";农村金融缺位使"造血"机制受到约束,有效需求缺乏即期资金保障;农村消费环境不佳,传统消费观念抑制农民消费.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运用价格杠杆,为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曾芳芳 《求实》2006,(Z2):249-250
一、当前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在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之后,我国农村金融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在农业发展面临转型与升级、农村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体系中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类投资增长较快,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从资金供给情况看,农村经济直接或间接融资都存在障碍。资金供给增长不快,资金供需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资金供需状况的实证研究,对农户“贷款难”及农村金融约束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加快金融立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建议,以期破解当前农村金融现状之困局。  相似文献   

4.
要搞活农村经济必须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更多资金,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来说这一点更为迫切。但农村经济资金长期短期,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的扩大再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应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新浩 《学习论坛》2009,25(12):31-33
如何扩大内需尤其是撬动农村消费,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支出比重相当,储蓄存款率不高;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不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子女教育支出居高不下,医疗保健负担沉重,新消费领域发育迟缓;大件消费品普及率较高,消费意愿较强;基本生活消费增长趋缓,安全与成长消费增长明显,新型消费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激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与环境、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支付能力;还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扶持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以降低农村居民承担的风险,提高即期消费能力;同时,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村流通体系,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7.
张华 《唯实》2009,(2):54-57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从资金供给情况看,农村经济直接或间接融资都存在障碍。资金供给增长不快,资金供需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资金供需状况的实证研究,对农户“贷款难”及农村金融约束进行了相关分析,进而提出加快金融立法,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建议,以期破解当前农村金融困局。  相似文献   

8.
扩大内需既是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1999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内需启动乏力和通货紧缩的压力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2000年启动和扩大内需,仍是宏观经济工作的重点。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从消费需求来看,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深层次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实际购买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增大,市场出现消费断层;消费环境不理想,消费结构升级困难;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影响积极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受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为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启动国内消费,尤其是要将重点逐渐放在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上。基于此,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函数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探寻影响农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结果显示:消费刚性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显著;农村居民纯收入、消费刚性和当期消费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而短期内误差纠正机制将发生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确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实现金融在城乡间协调和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加速了传统村落的衰败和乡土文化的消逝,带来了乡村社会发展变迁中的治理困境,使得与传统直接管控的硬治理模式不同的间接嵌入的乡村软治理进入了现实语境,而注重文化重建的新乡贤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乡村软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从乡贤回归的现实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治理逻辑可以发现,内生于乡土社会的新乡贤在获得村民认同的基础上嵌入既有治理结构,有利于纾解乡村治理困境。但在推进乡村软治理的过程中,要规避通过政策特殊化来达到"培育"新乡贤的不当举措,避免简单硬性地将新乡贤作为上级政策和价值观念的传声筒,避免脱离实际的"一刀切"和过度理想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肖建章 《新视野》2006,(5):14-16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优势共同推进,需要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农村民间组织是新时期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一项伟大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农民群众保障自身发展和利益的内在要求,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一.曰目日..........尸口,一、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农村民间组织是指农民自愿组成,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运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社会组织。主要有三类:一是主要提供农业生产、销售、技术推广等…  相似文献   

13.
自治选举是农民实现民主权利的根本方式.家族势力是带有封建性的社会组织,但家族对农村的自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要正确改造家族势力,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苏红 《实事求是》2009,(4):17-19
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形势下。必须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农"问题的根源、本质及其在市场化条件下爆发的原因为线索,从现代化、城市化规律的自然属性与传统体制的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型塑,并指出由于经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远滞后于农民现代性的发育从而形成了转型期乡村独特的社会文化,并成为引发农村诸种矛盾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虽然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结构性流动是由国家工业化、科技进步和市场化结构转型触发.但在总体上却没有产生农村进城务工者在城市中的大规模结构性沉淀.这种现象在世界已有的工业化历史中是少见的;而发生这一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与二元户籍制度相联系的社会身份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使然;其中,最根本的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相联系的户籍制度和由户籍制度决定的社会身份管理制度,决定了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能够有力地促进其他各方面的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要义是,通过对资源的分配用来平衡全局性变化,让不同群体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而不是受到这个过程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化解农村集体经济矛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厘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四大认识误区:一是家庭承包经营制与农村集体经济两者不能并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否定家庭承包经营制;二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农民的自愿选择;三是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与集体经济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立矛盾不可调和;四是"回老路"与"走新路"之间的矛盾。客观分析农村发展实际,科学厘清集体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有利于我国农村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振华 《学习论坛》2005,21(9):26-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切实做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乡村人力资源即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指出目前农村人力开发存在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就业难、优质人才流出等问题。文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非农技能,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提升农民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