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1954年 ,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196 4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就把农业现代化放到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加上了科技现代化 ,反映了对现代化认识的进步。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三大的提法是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则提出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四个现代化”方面,而“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及在党内形成统一的表述,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1954年,周恩来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11,(10):14-14
周恩来作为第一代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为新中国四个现代化耗尽了毕生的心血。 195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开宗明义地说:“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达不到目的。”后来,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逐步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构想。后来,又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月12日,毛泽东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  相似文献   

5.
一、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1945年4月,中共召开七大。毛泽东在这次会上首次明确地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① 建国后,我国面临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党中央认为仅仅是“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已经不够了,应该明确而响亮地提“现代化”的口号。最早代表我国政府公开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是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周恩来说:“我们一定可以经过几个五年计…  相似文献   

6.
正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在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同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和审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使用了"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的提法。1954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会议上,在谈到"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时,毛泽东提出了"工业、农业、文化、军事"四位一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汇     
时事报告三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制定时事报告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提出了实施“现代化”的战略口号。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把标准放低一点,重新制定了“小康水平”、“两步走”、“三步走”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并且用“富强、民主、文明”这个既包含物质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8.
吴江 《世纪风采》2011,(8):34-37
江青在大寨会上大放“冷箭”,血性记者气愤难平 1974年,中国的进步与反动两种政治力量进入激烈交锋的时刻,周恩来重申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提出在本世纪内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王永钦 《党史纵横》2001,(12):16-20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09,(3):55-55
在中央红军中,盛传有“三虎”的说法。这三虎是指: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第五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聂荣臻等都以三虎称呼之,周恩来更多的时候还称它们为三只拳头。  相似文献   

11.
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社会主义“四化”目标的确定,是中国共产党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和对本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倾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和汗水.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他与战友们一起,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对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设计,精心思考,精心描绘.从“一化”(工业化)到“四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广袤的燕赵大地,群集劳作、人和牲畜耕种的场景在我的记忆中就像是昨天。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让我们那代人兴奋不已。然而,面对以牲畜为动力的农机具和传统作业沿袭下来的农活工具,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只能是个梦想。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燕赵大地。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开进农田,成为田间运输的机械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它的形成和发展在认识和实践上确实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一)四个现代化的初期理论创建。1945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①可见,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未来新中国的建设已深入思考,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正是希望中国走工业化道路,最终达到现代化之路。1953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5,(7)
从党领导国家发展的层面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继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第五个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既描绘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向理论界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对"第五个现代化"目标寄予无限期望和强烈关注。当下对"第五个现代化"的提出进行预期展望和意义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考量。  相似文献   

15.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三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奋斗目标,并且找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几年来,特别是十四大、十五大以来,在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抓住现代化这个总纲,进行开拓创新,产生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把“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正确决策和伟大创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构寓寄着几代中国人渴盼祖国强盛的瑰丽理想。几代人为之横憬向往,为之拼搏奋斗。“四个现代化”深深烙刻在新中国近半个世纪艰难创业的曲折历史上,深深烙刻在为新中国大厦添砖加瓦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心里。随着2000年这个跨世纪的时刻的迫临,随着“四个现代化”城路目标的日趋实现,E从形成到完善的一些曲折请况仍在扣初春国人的心弦。是初的提法与构想建国伊始,党提出的我国友展城阳目标罡实现…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四人帮” 阴谋“组阁” 的美梦终于化为泡影。但是,“四人帮”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挖空…  相似文献   

18.
江青集团为了簒权,利用"风庆轮"事件,将矛头直指周恩来和邓小平 1974年10月国庆节过后,毛泽东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意见. 四届人大召开在即,筹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这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件大事.会议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选举和确定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的人事安排.此时,毛泽东正在长沙休养,周恩来也于6月1日因病住院,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从器物现代化到技能现代化,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全盘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这是近世以降国人对现代化目标一个大致的认识轨迹,它反映了我们对现代化的内涵和进程认识的进步及深化。然而,无须讳言,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克服对现代化的狭隘理解和“见物不见人”的偏颇,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四个现代化”,也不仅是各方面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同时还是“人的现代化”。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之发达与否,不仅要…  相似文献   

20.
苏中杰 《唯实》2001,(5):71
作为一种社会目标及其宣传口号所说的现代化,不外乎是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若以这个要求看,我国在这四个方面虽然落后,但其中许多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尖端者比,差距逐步缩小。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离现代化就很近很近?真还很难说。 我们的卫星早上天了,这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可是,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都是我们拥有的现代化信息载体。可是荧屏上辫子满天飞,“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声震耳欲聋,编导们满怀热情地推出一个个圣主明君,包括许多大教授在内的成批知识分子对此赞美有加,或者天天是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