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时,将中国“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列为其就职宣言中对内五大“指导方针”里两个最为优先的方面。意味深远地指出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要反对外国势力干预,反对霸权主义,这是挽救中华民族的良策、是振兴中华民族的良策、更是医治中华民族百年痼疾的一剂良方,一百年过去了,言犹在耳,为统一而进行的斗争却仍在继续……1924年,孙中山先生二次北上时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都不能得逞。可见,实现全…  相似文献   

2.
戒严的历史     
在旧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多次戒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9月)颁发的宪法大纲中明文规定:皇帝有“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1911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三十六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宣布戒严。”同年12月15日公布戒严法,其中第一条规定:“遇有战争或其他非常事变对于全国或一地方须用兵备警戒时,大总统得依本法宣告戒严。”还规定,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各地司令官可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极为丰富的,其中最宝贵的是他的爱国、革命、和平、奋斗的精神,核心是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今天,我们继承和发展孙先生的精神遗产,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与阶级性、人民性的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依据实践标准,才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才确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两面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比较明确,可以说,是否有利于人民军队打胜仗,是否有利于壮大革命根据地,是否有利于人民夺取政权,这就是当时的实践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这一判断标准达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或者说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中国的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必然也必须走一条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出之预想的特殊的道路。对于“市场经济”、“证券、股市”等等,我们应该“以实定名”,即以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行此之“实”,定此之“名”。  相似文献   

5.
党的“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系统提出的,到今天已整整60年了。重温“三大作风”,对今天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一“、三大作风”的提出,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时党内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上存在着不同认识,如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等思想。针对这些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中着重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  相似文献   

6.
解放初期,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形势、任务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认为民主党派为之奋斗的目标、任务已实现,已无继续存在的必要,纷纷酝酿“光荣结束”。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及时出面,劝止民主党派“光荣结束”,并严厉批评了共产党内一些人在民主党派存废和历史作用问题上的错误思想,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终于使民主党派得以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7.
青年毛泽东的中国梦既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现实要求,也是消除剥削、寻求解放的共产主义价值追求。在他的话语体系中,“梦”是情绪表达与革命愿景的统一。青年毛泽东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逐渐形成清晰的梦想图景,并终其一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传统至今 ,史学界都把明朝当作一个统一王朝 ,即统一了中国的王朝 ,如“元———明———清”说 ,这种做法欠妥。其实 ,明朝只是统一了汉族和多少数民族 ,但并未真正统一中国。因为明朝的前政权———元并未被真正消灭 ,北元及蒙古诸部与明以长城为界 ,一直处于对峙之势 ,形成了事实上的南北朝。而史学界关于 13 68年“元朝灭亡”、13 87年“中国再度统一”等说法 ,都根据不足。明朝的真正历史地位 ,应定为“元季南北朝”的南朝之大明。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10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接见世界台湾同乡会代表,借机大谈“一个中国”问题,李登辉明确表示:“在国家未统一以前,我们决不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是未来,只有国家统一以后、才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目前是分裂分治的局势”。第二天台湾总统府又为李登辉的“一个中国”说法解释,指出“中华民国主权目前在台湾,一个中国是在我们国家统一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为三民主义学说中的“民权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设计出了最后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中的独立弹劾权是他结合中国国情 ,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经验之独创。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际 ,学习研究孙中山先生关于弹劾的思想和主张 ,对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重要论述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相关思想,承继于百年来党持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历史经验,生成于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的伟大实践,其精髓要义包括:始终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统一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习近平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是驳斥“告别革命论”等错误论调的强大思想武器、加强党的革命性锻造的根本遵循、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三大作风”是建党之本,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战略性措施;“三个代表”是对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壮大的伟大纲领,是传统与理论创新的内在统一,回顾八十年来的历史,正是我们党坚持了“三大作风”和“三个代表”,党才得以发展壮大,党才有能力、有资格成为中国革命和事业领导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重要讲话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的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揭示了祖国统一的实质和目标,两岸关系当前的状态是“一个中国”在主权和领土上统一、政治对立、人民分离,“复归统一”就是要达成主权、领土、政治一体的完全统一状态。“两岸复归统一”讲话科学地解析了祖国统一的层次,拓展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思路,具体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启示。本文拟从“两岸复归统一”的概念解析出发,厘清“一个中国”的法理依据和“两岸复归统一”的现实基础,并尝试探讨“两岸复归统一”可能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都把“民族复兴”和“中国统一”列为革命的两大任务。近百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真正实现“国共合作”,才有可能促使完成这两大任务。两次国共合作都证明,两党合作则双赢,双方都有很大发展,国民党也为之兴旺;两党分裂对双方都有伤害,对人民不利,对国民党更不利。对于国共第三次合作,我从国民党、共产党和国内外形势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当前国民党必须解决岛内爱国民主力量的团结和整合问题、处理好与民进党和绿营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把政治口号和文化口号统一起来,把“团结”的原生价值和“共识”的目的价值统一起来,形成协商建国、共同奋斗的综合价值,反映党团结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总体价值,体现党引领各民主党派合作发展的长远价值,彰显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最高的目标价值。“五一口号”开启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文化政治学向度的感性认识转向文化哲学向度的理性认识,实现了政党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多重向度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于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贡献,可以用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内涵加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的“两化”贡献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两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任务,必须“与时并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是必须经过改革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一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应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要靠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十分重视科学理论武装的党。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党的建设是直接关系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重大时代课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客观需要、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题中之义分别构成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基于总体性辩证法和阶级意识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启发我们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党员作为“感性个体”上升到“组织存在”,在于实现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在更高水平相统一,在于为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一提供组织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意识步骤。进而言之,卢卡奇的组织理论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策略思考,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员个体与党组织的辩证统一、组织问题与策略问题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的辩证统一、党的建设与党的任务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问题 ,就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是关系到中国有无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 ,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否成功的大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领导党确立的统一战线 ,其历史之长、经验之丰富、理论之完整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罕见的。本文拟从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统战理论发展、贡献的角度作一粗浅的概括。贡献之一 ,在农民问题上把农民看成“同盟军”、“主力军” ,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在马列主义统战理论中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