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神童”李聪为了帮助一位因不愿出卖肉体被歌厅老板辞退的女孩过上好日子,不惜散尽千金帮她买房、买衣服、供其弟弟上学。李聪近乎奢侈的帮助使女孩渐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妇人生活,李聪不给钱她就以“到歌厅找生活”相挟,李聪不忍坐看自己的“爱心成果”被毁  相似文献   

2.
1996年春季的“严打”斗争中,特大盗窃团伙主犯任某在东明落入法网,看守所将其列为重要监管对象。 一天中午,任某的同胞哥哥托看守员为其弟弟转送一卷卫生纸,引起了县检察院监所科韩玉然副科长的好奇。其他在押犯亲属大多送一些衣服和食品,为啥这个当哥哥的却为弟弟送卫生纸?他示意任某的哥退出看守所门外,抓起卫生纸上下左  相似文献   

3.
王兆贵 《政府法制》2010,(22):37-37
言而有信,自古而今都是做人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我国古代,为王者有"君无戏言"之谓,为民者有"尾生抱柱"之典。尾生的故事无须赘述,"君无戏言"后边的一段故事却不能不说。 据正史记载,周成王同弟弟叔虞做游戏,顺手摘了一片梧桐叶子给弟弟,说这是玉圭,我封你为诸侯。叔虞很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立刻去见成王,求证封侯的真假。  相似文献   

4.
杨涛 《政府法制》2011,(4):35-35
母亲得知女儿被强奸后,悲愤难当,拉上弟弟喊上朋友找"坏蛋"兴师问罪,结果却在一众群众的"助威"中,将"坏蛋"殴打致死。2010年12月27日,该案在广州中院一审宣判,陈雪香犯故意伤害罪获刑5年,其弟陈建雄犯故意伤害和非法持有毒品两罪,获判17年徒刑,同案人汤炽辉则获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  相似文献   

5.
张伟 《法律与生活》2010,(21):57-58
独身老汉去世,留下一套房子。"五七"丧事未过,却引来两个弟弟争夺遗产。堂兄弟灵堂前大打出手,一个骨折,一个获刑。  相似文献   

6.
[案情]李伟强是当地有名的惯犯,经常在人多地方实施扒窃行为,每次都是因为未达到立案标准或者无证据证实而逃脱法网。2011年6月25日16时许,李伟强像以往一样趁着人多,在集市上开始了行窃行为,被害人李梅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手包,当李梅在一地摊上停下买袜子时,李伟强就趁李梅不备,将李梅顺手放在地摊旁的手提包盗走,包里有现金230元。本案争议焦点为行为是否属于扒窃。  相似文献   

7.
胡兴东 《时代法学》2011,9(3):71-79
习惯、习惯法与民间法是当今法学界常用的三个不同概念,用来分别指称不同的规范范畴。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不管在来源与形式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习惯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在人类法律史上的存在却具有特殊的时代性与价值意义。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固有法与习惯,中原汉人民间各类具有规范性作用的"俗"并不用习惯法来指称,而是用"刑"、"法"、"例"和"俗"等。习惯在法律体系中成为法律的路径有二种:概括性承认习惯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法律适用时的依据和把习惯作为立法来源,写入正式的法律,上升为成文法。习惯法在法律体系结构中有两种模式:法律与习惯法并存和特定法律适用中习惯成为特定案件与事件的依据而成为习惯法。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习惯与制定法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在某些领域,制定法成了一纸空文,脱离现实太远。而当事人往往采取其他社会规范来规避法律的适用,形成了实质上的法律多元化倾向,这些"其他社会规范"中最为常用的就是习惯。与此同时,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关于习惯是否成为法律的正式渊源也存在争议。本文试运用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对习惯法律化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制定法与习惯的背离造成了法制资源的浪费,即用"反证法"来说明习惯的非法律化是不"经济"的,进而得出习惯应该法律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年仅17岁的宝贝女儿惨遭男子"强奸",单亲母亲气愤难忍,找来弟弟等人对其兴师问罪,一群人当街暴打该男子将其活活打死。2009年7月发生在广州街头的这一事件,曾经引起市民热烈讨论,更有不少市民声援"寻仇"母亲,认为其情可恕。  相似文献   

10.
曾祥生  冯建 《检察风云》2008,(13):42-43
"SM"来了,它游走在罪与罚的边缘,并呈暗流漫延之势,如何解读引导,已是不容回避的话题.   "我对不起我的父母、我的弟弟,我不敢把事情真相告诉他们,实在是太丢脸了,玩"SM"让我丢了尊严,没了自我,如今更是失去了自由,代价实在是太大了."6月11日下午,面对记者的采访,容颜憔悴、身材娇小的李梅痛哭流涕,言语中充满了悔恨.……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商业总是伴随着罪恶去年4月11日-1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其年会主题为"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作为与会者,这个主题真是让我浮想联翩。我弟弟是做衣服的,我发现他做女装,就问他你为什么做女装,他说你知道吗,男人不怎么换衣服,但是女生衣柜里的衣服永远是不够的。我在想,这里边隐藏着  相似文献   

12.
李梅没有想到,她认为可以携手一生的丈夫张连明竟然欺骗了自己.在发现真相的同时,李梅的幸福也戛然而止.接踵而来的,是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感情的分崩离析. 执意嫁给再婚男 李梅出生于1984年,是独生女,父母都是技术专家.李梅物质上富足,因此她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大学毕业后,李梅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推荐进入一家电子外资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臣子 《法庭内外》2010,(7):16-19
2010年4月1日,是重庆市民梁成玉最忧伤、最痛苦的一天。她的亲弟弟梁成宇被押送进重庆监狱。开始服刑6年。同一天,她的亲生儿子金平也站在了市中区法院法庭的被告人席上接受涉嫌行贿罪的审判。看到全家两个最有出息的亲人涉嫌同一案件入狱,梁成玉心如刀绞!谁曾知道。她家曾经是令人羡慕的"模范之家""幸福之家"啊!那么,这舅甥两人为什么会在同一案件中"翻船"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内蒙古牧区,由于传统交易习惯、从事牧业生产、市场经济欠发达等原因,"羊"在一些特殊的交易行为当中无形的发挥着等价物的作用,引发了现行的法律规范还未涉及的、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通过以"羊"为"等价物"的交易习惯个案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民事习惯与交易习惯之间存在一个结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的辨别有助于准确理解交易习惯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规则,有助于司法机关援用交易习惯处理纠纷。  相似文献   

15.
李秀霞 《政府法制》2014,(26):40-40
近来,北方某地一位地市领导干部调任省直部门后,丢了一件衣服和一个茶杯。原来,这位领导干部在地市任职时,“芝麻小事”从不自己操心,一概交给工作人员;到了省城后没人贴身服务了,他仍习惯于把衣服和茶杯顺手一搁,走了没人帮着拿,自然也就丢了。  相似文献   

16.
刘吉同 《政府法制》2010,(18):10-10
1749年,郑板桥57岁,知山东潍县,但已到仕途的晚期了。这年他给弟弟写信,悔恨此生走错了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令人有些不解的是,自古做官风光无限,何以郑氏反常理而"怨"之呢?  相似文献   

17.
和美中秋     
钱续坤 《江淮法治》2010,(19):58-58
中国传统哲学最讲究一个"和"字,"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中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流传到今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乃中秋之源,中秋之根。中秋夜也必定要合家相聚,围桌共话,月圆亦人和、家和、国和。和是"和睦"。  相似文献   

18.
对于习惯规范产生问题的阐释,除了"法的确信"理论外,另有"契约机制"理论。于契约机制而言,习惯规范的产生是一个由双边契约演化而生发的过程。在双边契约的演化机制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双边契约的扩散机制和前置模式。其中,扩散机制是演化的主体,而前置模式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案情]秦某将党某砍死后,将杀死党某的情况告诉了妹妹、弟弟和丈夫闫某。闫某将秦某的身份证拿来交给秦某,供秦某外出使用,秦某妹妹向秦某提供1000现金,并将秦某的衣服换掉帮助秦某坐车逃跑。秦某弟弟将秦某换下的血衣带走烧掉,毁灭犯罪证据。经鉴定:秦某作案时患精神分裂症,病理动机作案,无刑事责任能力。本案争议焦点,秦某丈夫闫某、妹妹及弟弟三人是否构成窝藏罪。[速解]本文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窝藏罪。第一种意见认为闫某等三人的行为不构成窝藏罪。理由是: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  相似文献   

20.
眭鸿明 《法律科学》2011,(4):188-195
清末民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家族势力的拓展以及国家政权的更替,使得民俗习惯成为社会生活与法律调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间,国家机构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反映了统治者对民商事习惯的立法和司法价值的基本认同;民初的司法机关积极援用民俗习惯进行审判活动,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广泛关注风俗民情,尊重本土资源的文化氛围。不过,相对于政治国家强势的权力构造及"法律形式主义"体制,民俗习惯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总体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