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健 《法制博览》2015,(4):123+122
根据我国2012新刑事诉讼法,法律新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其实之前已经出台了两部证据规则,而这一次在新刑事诉讼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这一规定,对于程序正义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进步是有的,但是还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关于需要排除的非法证据应该只限于控方提供的证据,而如果是辩方提供的证据,即便是非法取证,只要经过法庭核实,具备真实性,法庭就应该予以采信。排除非法证据的价值在于维护法治、捍卫人权、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不是助长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新时代,电子数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认定法律和事实争点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但实务应用中,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判定在某种程度上面临争议。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判定电子数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大小展开论述,厘清形式和程序的合法性对于认定电子证据证据资格的重要性以及判定证明力大小的各种方法,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洋 《法制博览》2013,(1):155-156
两个证据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以非法言词证据强制排除规则、非法实物证据自由裁量排除规则、瑕疵证据补正规则为基石的证据排除体系。实践中,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规则,前提是要正确地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瑕疵证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独特的规定,它的规定适应了我国当前刑事诉讼的实际需要,有其规定的合理性。理论上,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在违法程度、侵犯权益、对案件事实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在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实务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审查案卷材料等方式来正确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9,(4):184-185
公证书可作为证据使用,但公证书作为创造的证据,也需立证有据,不管是根据当事人的需求申请公证书,还是解决涉证纠纷,都需要有证据支持。所以,公证证据具有证明公证事项真实性、合法性的依据,是整个公证活动的基础与生命线。本文对公证证据的现状和使用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就公证证据收集、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2010年正式公布瑕疵证据的概念已过八年多的时间,其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瑕疵证据的细节规定仍有待完善。理论界对于瑕疵证据的完善有不同的称谓,如补救、治愈,也有学者直接以补正为名,但并不影响研究方向的相似,如是否有除补正和合理解释外的瑕疵证据的其他补救方式、对于可补救的瑕疵证据范围是否过于局限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对于腐败引起的职务犯罪类案件通常是由纪检机关先初步审查并核实相关证据。经过查证确有犯罪事实的,则移交相关材料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纪检机关移送的材料中包含了在审查过程中收集的一些实物与言辞证据,而学界中对于监察机关收集的证据如何转化为刑事司法证据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从监察委员会的成立、《监察法》的出台,监察机关在职务犯罪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监察体制的改革与现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几方面对此问题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证据的保存形式变得更为多样。电子证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司法领域,其便捷性与法律效力得到了司法系统的认可。与传统证据不同的是,电子证据的保全公证需要借由网络来完成。本文对电子证据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子证据的网络保全证据公证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立法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几部证据规定的出台,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范围,使该规则更加明确、具体。本文介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过程及进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以及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艳 《法制博览》2015,(6):220-221
证据能力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也是判断证据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在诉讼过程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证据能力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考察大陆法系的证据能力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英美法系的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谢易 《法制博览》2013,(8):109+108
2010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确立了一项新的证据排除规则,即瑕疵证据可补正的证据规则。同时司法过程中存在对补正适用的误读以及自由裁量的误用,通过分析可补正的证据范围,实物证据的排除与瑕疵言辞证据应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