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汝祥 《法人》2009,(5):30-31
丰田的经验表明:环境物质条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人来解决;单个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团队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救救孩子     
王文萍 《天津检察》2007,(4):64-64,71
他们,是一群无恶不作的犯罪分子,他们使多少无辜的人财产、人身受到损失;而他们同样又是一群可怜的人,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着一段令人痛楚的辛酸往事。合上厚厚的案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希望能够警醒更多的、和他们有着同样遭遇的人,更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去帮助、去关爱他们,让更多的“他们”健康成长,不再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债权人代位诉讼的研究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债权人是基于法定的诉的利益而能够提起债权人代位诉讼;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为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债务人并非必须参加诉讼;应确立“诉讼告知制度”;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属于特殊地域管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就诉讼管辖之约定,对债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代位诉讼判决之既判力,不仅及于债权人和次债务人,而且及于债务人。  相似文献   

4.
黄芬 《河北法学》2023,(8):119-135
占有回复关系规范独立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的体系性价值不仅在于物债二分,更在于它能够提供给善意占有人相比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更为优越的法律地位或境况。循着这个思路,《民法典》第460条关于孳息返还义务的规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形成竞合关系——善意占有人仍然负有孳息返还的义务,但可以主张“现存利益”返还的抗辩;第461条关于损害赔偿的规范排除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但仅限于善意的自主占有人;在物被转卖的情况下,善意的自主占有人以所得价金于不当得利范围内负赔偿义务;善意占有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亦排除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使用;但善意自主占有人得援引第985条主张有益费用的求偿权。  相似文献   

5.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正常的人情是必要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尤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更重感情。长辈、师长间有培育之情;父母、兄弟、子女间有血缘之情;同事、部属、战友问有亲近之情。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也有自己的人情。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能够主宰一些人的命运,有些人会打着“正常人情”的幌子,利用领导干部易被感情溶化的弱点,把领导干部拉“下水”。  相似文献   

6.
谢望原  王波 《法律科学》2013,(5):167-175
英国刑法中的共犯退出是共犯参与制度领域的一项特殊辩护事由,具有免除退出人共犯参与责任的效果。其构成要件为:共犯退出须在实行犯着手实行之前;退出的共犯人必须打消自己的犯罪意念;退出人须将自己退出犯罪的意思明确地通知其他参与人;退出人须有实际退出行为。共犯退出的本质在于撤销共犯先前行为对于实行犯的加功效果。英国刑法上共犯退出的系统理论,能够为完善我国刑法上的共犯责任制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或视角。  相似文献   

7.
墨帅 《法治研究》2006,(1):26-27
“律已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得人,身心是以率人”——(宋)林逋《省心录》 俗话说:“虾有虾路,蟹有蟹道。”生活在尘世上的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所谓生存,无非是让这个世界能够容纳你,接受你;反之,也需要你去适应和容忍这个世界。再说得极端一点也许就是,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接受一切不能改变的。虽然每个人的生存能力以及所处环境存有差异,但每个有所抱负的人都在不断思索和开掘适宜自己发展的空间,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获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超过百岁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名人中长寿者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他们都深谙养生之道,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长寿秘诀。本书以讲述名人小故事的形式逐渐拨开艰深晦涩的迷雾,展现其独特的长寿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揭秘为何百岁谈家桢能够步履轻快;为何幽默感是93岁的启功健康长寿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张驰 《法人》2008,(4):27-31
这个人,智力超群,商业感觉非同寻常;这个人,曾经在中国的白色家电行业叱咤风云;这个人,恃才傲物,不懂得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这个人,四面出击,却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这个人,英雄末路,已是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0.
当人步入成功者之列,又有谁能够知道所走过的崎呕与坎坷;当他执著地追求人生时,什么又能成为永不松懈的动力?本篇最后给出了准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反腐断想     
能够掌握群众的人是伟大的人;能够掌握自己的人是清醒的人。干部啊干部,它可以是公仆的简称,也可以是权力的象征。权力的链条中只要有一个环节被锈蚀,权力的宝塔下只要有几块砖坍塌,或许就会引起整根链条、整座宝塔的崩溃。自古以来,贪官可谓多矣,然而有几人能从始至终永享荣华?有道是,钱财乃身外之物,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贪多何益?做官首在做人,官品即人品。一味追求金钱将使人变得卑俗,等到卑俗的幸福变成了人生的唯一目标,人生也就没有目标了。反腐断想@张少文  相似文献   

12.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0,(14):23-23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今天说说教育公平的问题。 常听人说,某某当大官或富有的父或母,给某某大学拨款修校门或捐款资助,其子女录取条件不具备仍堂而皇之进入名牌大学;而许多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成绩再好,却因家境拮据而提早辍学,劳作补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够上大学的只能是极少数人,能够上名牌大学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3.
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不吃肉、不喝酒,给学生们上课不用课本、也不要报酬的怪人;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最好的朋友、老师,是可以一起爬树、在泥里打滚的玩伴;在许多人看来,卢安克就像白求恩一样,是能够感动中国的“洋雷锋”,是很多人的偶像;在他自己看来,他与其他人一样普通,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是卢安克,一个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  相似文献   

14.
武浩 《法制与社会》2011,(24):197-200
加强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管理创新势在必行。这种所中存在着易发生刑事犯罪、轻微违法犯罪和秩序混乱造成伤亡的问题。其原因为社会规范对人行为约束作用弱化;人、财,物密集流动给违法犯罪行为逃避打击提供条件;有些群众活动组织人和领导者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这种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不足,执法中出现“抓大放小”情况,警务组织运作管理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警务的影响。“零容忍”警务理念的运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李嘉穗 《刑警与科技》2007,(12A):125-126
众所周知,在夜视技术方面大家熟知的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卤素灯;第二类是微光放大;第三类是红外技术。第一类卤素灯绝少人去使用它,主要因为它高耗能、高热,原因是它寿命太短,一般不超一千个小时就失效了,很少人能够在安防领域里面每隔几个月就更换一个系统,所以这种技术一般很少用在安防行业。第二类是微光技术,过去新闻报道伊拉克战争夜间绿色画面的图像,它是微光放大,把微小的光放大到约3千倍,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我们常喜欢称赞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物往往能够开风气之先。赞赏容易,怎奈赞赏是瞬间的评价。如果心细一点的话,就该追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什么这个人敢率先尝试,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螃蟹啥滋味,吃了过后有不良反应吗?别觉得这是很小儿科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则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既然我们把率先吃螃蟹的人视作英雄,就该关心英雄,不能只看到英雄的壮举,忽略了英雄吞下螃蟹后的各种反应。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说,人的心灵和大自然一样,都是变幻莫测的精怪。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往往惊叹于一种神奇,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的人,每天相见却未必相识;有的人,相互认识却未必相知;有的人,乍一见面却相见恨晚;有的人,从未见面却真正相知……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中国司法》2000,(10):62-63
第4次公证员考试于2000年9月16日~17日进行全国第4次公证员考试手2000年9月16日、17日进行。北京地区共有879人报名参加本次公证员统一考试。其中报名参加考试的男性考生有451人,约占报名人数的52%;女性考生428人,约占48%;具备研究生学历的66人,占7.5%;具有双学士学位的19人,占2059;具有大学本科学学历的有642人,占73.12%;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125人,占14.24%;律师127人,占25.85%;司法行政人员40人,占4.56%。本次考试的特点在于:()第一次面向社会进行公证员考试。(2)本次公证员考试对学历的要求比上次考试提高…  相似文献   

19.
自《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后,即1995年1月1日以来,我院共受理和办结应当由本院负责赔偿的案件3件3人。为了严肃、慎重、稳妥地办好这三起索赔案件,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走三步棋”的办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请求人提出的请求事项进行审查判断,决定受理或不受理。审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这样几项:1、请求人递交的《刑事赔偿申请书》所载明的事项是否具体、详细、全面;2、请求人是否具备请求资格;3、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是否在法定时限内:4、请求人提供的,能够证明其(或受害人)应该得到赔偿…  相似文献   

20.
大于 《法制与社会》2011,(10):57-57
音乐的价值不在于一首歌卖了多少钱,而是在于它能够在人们心中存活多少年;歌手的价值不在于一场演唱会赚了多少钱,而是在于他的歌声能被记住多少年。艺术是感性的美,对音乐来说,它的美就体现在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也就让每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人都有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