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在公共领域的广泛参与与推广,改变着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方面,从而深刻影响着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对公共政策制定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政府应对网络环境制定公共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是社会和谐系统的有机构成之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危害着社会和谐,网络犯罪是社会和谐的大敌。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网络的和谐既要靠法律,又要靠道德;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并举,加强依法管理.加快安全技术研发,形成一套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隐匿与自利是网络生活的两大内在机制,也是网络伦理建构的两大前提。基于隐匿与自利所带来的平等、互利和自由特征,网络伦理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内生性的伦理建构方式,即一种基于博弈的契约论模式。契约论式的网络伦理建构需要一种长期的循环博弈,而网络实名制能够提供这种可能性。但在网络伦理建构中,网络实名制自身面临着权利和功利两重挑战的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全社会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网络降低了德育的可控性,在校大学生也在接受着网络的诸多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索新途径,以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可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军队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新领域、新阵地。应对网络快速发展对军队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挑战,合理确定人们对网络意识形态各类信息的认知定位,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角色定位和路径模式定位,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军队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成为了我国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然而由于网络法律意识的淡漠,网络法律素养的缺失,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中国政府应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政府网络形象两方面着手增强向心力,同时,中华民族又面临着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和国内的网络危机处理这双重离散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是网上侦查的有力工具,但也存在着暴露个人隐私之类的侵权行为。网络表达推动着民主建设的同时,也凸现出了网探的群众基础与法律盲点。公安在运用网络侦查时也有法律障碍。警方发帖让网友提供线索是否侵权,网侦中的群众路线如何体现,等等,都需要在案侦实践和法治建设中找到答案。网上调查只是司法调查的补充,不能回避“人肉搜索”用于网侦的局限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主发展过程中亦遵循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索,表现为主体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和不同的演绎形态;传统舆论构建模式逐渐走向式微,而网络舆论的兴盛与它本身强大的俘获能力相关、网络参与的激活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利益分化、聚合的必然结果等等。网络民主的发展需和现实政治有效对接,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1.
网络飞速发展,传统党建工作面临着工作形式、内容、方法、效果等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创新网络党建平台以开辟党建工作新阵地。创新思想汇报方式,实现思想汇报进网络;创新理论学研方式,实现理论学研进网络;创新支部建设模式,实现党支部建设进网络;创新监督模式,实现党建监督进网络: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实现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网络;创新党建管理方式,实现党建管理进网络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网络化浪潮的兴起,网络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网络政治萌芽开始显现。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政治不可避免的会陷入“网络政治悖论”,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本文立足于网络政治提出政府公信力重构。政府形象重塑的根本措施:改变传统信息形式公开,实现信息公开的制度性回归。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面对网络政治的兴起,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研究了网络政治的特征与民主党派发展现状的契合路径,进而明确了民主党派在网络政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成为官民互动的重要渠道。然而,面对网络问政一些领孚干部却存在着认识不到住、网络问政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网络问政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框架性的研究思路,我国网络民主的兴起可以从网络主体的形成动力、网络舆论场域的重新构建以及现实政治稳定结构下的参与激活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亦遵循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索,表现为主体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和不同的演绎形态;网络舆论的兴盛和传统舆论构建模式的式微以及它本身强大的俘获能力相关、网络参与的激活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利益分化、聚合的必然结果等等。对于网络民主的发展需和现实政治有效对接,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投票、网络竞选是西方国家网络民主发展的特征,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呈现出与其不同的特征。在功能上,中国网络民主中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在作用上,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态势上,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民主参与以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发展水平上,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数字鸿沟、分散化与失序化以及非理性化与娱乐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网络民主的影响已经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商业运行等逐渐延伸到了社会管理以及民主政治等领域。网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民主为民众参与民主政治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的互动模式。但是,网络民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加剧了人的异化和道德沦丧,导致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道德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使得网络民主陷入无序的发展状态,这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针对网络民主发展的伦理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杜楠 《工会论坛》2008,14(1):110-110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各个高校普遍展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也在改革中逐渐崭露头角。本文通过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论证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的作用,并认真分析了新教学模式存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韩晓辉 《工会论坛》2011,(5):172-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化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已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害及低俗信息屡禁不绝、网络监管手段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必须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虚拟社会以其虚拟性、自控性、社群性和自由性,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其双重作用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严重、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网络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重在预防,创新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引导,占领思想高地:三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构建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