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原子时代的到来。在原子弹投掷前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一美元的开发利润1942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领导“曼哈顿计划”的刘斯李·葛罗普斯将军经过努力,终于与美国杜邦公司总裁瓦尔达·卡班达签署了一项关于该公司全面协助“曼哈顿计划”的合作协议。其合同内容包括:杜邦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核武器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造成日本大量伤亡,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一直关注核武器的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新中国于1955年开始创建、发展核工业。中国核武器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出"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也是真老虎"毛泽东最早开始关注核武器是在抗日战争后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两地共死伤20多万人。美国的原子弹攻击震动日本朝野,显示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原子弹的爆炸在中国国内也引发轰动。延安《解放日报》在刊登原子弹的消  相似文献   

3.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有一颗没有爆炸,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由于爆炸的那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所以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  相似文献   

4.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有一颗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大型轰炸机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一颗刚刚研制出来的原子弹,两地上空升起的蘑菇云,久久不散,数十万居民惨遭其害,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打击。原子弹巨大无比的杀伤力与威慑力,展现于世人面前。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企图故伎重演,多次密谋使用核武器对中国核讹诈,核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6.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后,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负隅顽抗。虽然日本的海、空军损失很大,但它仍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总兵力为700万人。迫使日本投降,结束这场空前浩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共同目标。拒绝了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命运已不可避免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  相似文献   

7.
汤胜利 《世纪桥》2005,(4):76-80
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投降.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国人民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掷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出兵百万,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发生的.于是.就有人强调.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原子弹与苏联的出兵,而不是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种看法是很不公正的。谁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的飞跃乃是一定量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就决心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8.
张强  薛桂坤 《党建文汇》2002,(11):39-3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军方也在疯狂地研制原子弹,只不过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帮手德国又先于日本投降,日本这才没来得及搞出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以2000多人伤亡的代价,攻陷了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随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有36万中国人被残杀,8万多妇女被强奸,财产、文物损失不计其数。日本人民永远忘不了广岛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20多万人在瞬间丧失了生命,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暴行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丛山 《前线》1963,(16)
自八月五日起在十八年前惨遭美国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广岛市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第九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已经胜利地闭幕了。参加这次世界大会的,有来自日本各地的一万多名代表,有来自世界上二十个国家和七个国际组织的七十一名外国代表。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人类造出了被称作“原子弹”的这个东西之后,不,确切地说,是自从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之后,人类,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没有一天不因它而担惊受怕。恐怕谁也说不清,自从1945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里,为了限制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掌握这项技术,也不知花费了人类多少精力和财力,尤其是大国小国,强国弱国之间又打了多少“嘴仗”。这样一说,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北朝鲜在9月上旬宣布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之后,有多少人吃不安,睡不眠——无异于在全世界又引爆了一颗“精神原子…  相似文献   

12.
文哲 《支部生活》2004,(1):41-41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六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涵盖了人类基因组97%以卜的信息,标志着科学家基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1年2月12日,上述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寒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科学家认为,“人类坫刚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大计划。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6日,美国人在日本广岛仅扔下了一颗原子弹,就将一座城市变成了废墟,造成生灵涂炭,连植物都没能幸免。然而,一种叫松茸的植物幸免于难,它是遭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68年前,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让它自己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文引用一些新鲜史料,以日记体形式再现了日本从1945年8月6日遭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终宣布投降的历史情景。  相似文献   

15.
<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第一次投掷了原子弹,这对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结束起了重要作用。的提出与实施美国研制原子弹计划1939年,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在美国获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首先把它变成实用,就有可能制造一种巨大杀伤力的新型炸弹。当时,那些遭受希特勒迫害而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首先对原子能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65年前,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让它自己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文将引用一些鲜活史料再现日本从1945年8月6日遭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终宣布投降的历史情景。  相似文献   

17.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  相似文献   

18.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纵览》2004,(10):10-16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全国人民为之欢呼.欢呼的人们知道中国能拥有原子弹,是何等的不容易.但人们可能不知道,毛泽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到底倾注了多少心血……  相似文献   

20.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