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余保,湖南省茶陵县人,大革命时期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入了党,后来上井冈山参加了朱毛红军,成了职业革命家。1932年8月,谭余保当选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1933年升任为主席。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以后,中央决定退出中央苏区,命任弼时等率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留下中共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和湘赣省军区司令员彭明辉等继续坚持湘赣苏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谭余保,湖南省茶陵县人,大革命时期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入了党,后来上井冈山参加了朱毛红军,成了职业革命家。1932年8月,谭余保当选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1933年升任为主席。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以后,中央决定退出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开始的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李德、周恩来、朱德、张闻天。 指挥红军作战的“三人团”:李德、博古、周恩来(遵义会议后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中央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维汉。  相似文献   

4.
邵予奋 《共产党人》2006,(15):27-28
朱敏是宁夏解放后第二任省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宁绥工委书记,三边分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任银川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宁夏省委副书记,1951年10月潘自力调走后继任省委书记;1953年1月调任西北财政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北畜牧局局长;1954年冬调中央农业部,历任畜牧总局局长、部长助理、机关党委书记、部党组成员等职。1986年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4,(3)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七年入党,一九二八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政治部组织科长、干部科长、组织部长,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副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三纵队政委、二纵队政委,二十兵  相似文献   

6.
张秀山同志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原松江省)第一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张秀山1929年春入党,历任中共“兵运”地下党支部书记,红军大队长.游击队政委,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四十二师骑兵团政委、师党委书记、师政委,中共陕甘特委书记,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党委、宣传部长,中共西北军事委员会供给部长,红军干部学校政委.中共神府特委组织部部长、特委书记,红军独立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河防司令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绥德地委书记,苦备区…  相似文献   

7.
1937年2月,吴先喜率60余名干部、战士从贵溪冷水坑来到光泽柴家区,不幸遭国民党一个团兵力的伏击,壮烈牺牲。 吴先喜祖籍江西省横峰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历任闽北独立团政委、中共铅山县委书记、中共光泽中心县委书记兼西南独立团政委、闽北军分区司令员、闽赣省军区副政委兼闽北独立师政委、第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抚东分区委书记、抚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这位骁勇善战的闽北红军司令员离开人世已经整整60年了,闽北人民仍然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8.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省镇平县人。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大队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司令员、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北方联络局局长等职。1938年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统战委员会主任。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司令兼政委、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等职。1944年9月11日,在指挥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殉国.年仅37岁。  相似文献   

9.
万强 《党史文苑》2012,(11):28-29
刘西元(1917-2003),江西吉安人。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学校政治部、红一方面军直属队、红三军团第六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第三营教导员、团政委,鲁南支队政委、教导第二旅第六团政委、滨海军分区政委、山东军区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通化地委书记兼辽东人民自治军通化支队司令员、政委,通化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辽东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10.
胡涤非 《湘潮》2004,(6):20-21
1932年12月,中央军委配给湘赣红军一部无线电台;1933年5月,湘赣红军在棠市战斗中缴获敌人一部被损坏了的电台,经修理可用;同年6月,任弼时奉命来到湘赣就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随身带一部电台。为加强对无线电台的领导,任弼时决定成立无线电中队,将其直接隶属于省委和省军区领导。任弼时来到湘赣不久,即开创了无线电侦察工作。早年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他就和周恩来一道研究过怎样编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问题。后来,他在中央苏区又积累了技术侦察工作的新经验。所谓无线电技术侦察,首行是抄收敌台发出的天书般的电码,然后是破…  相似文献   

11.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2.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幼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14岁时到长沙新河车站当铁路工人,在工人运动中锻炼成长,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王震回到家乡浏阳搞武装斗争,带人缴了地主土豪的枪,拉起了一支游击队。从这支小小的游击队起家,他一直干到红军军团政委,成为骁勇善战的红军猛将。运用"十六字诀"驰骋湘赣1930年9月,担任浏阳浏北游击1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的王震,带领154名队员前往东乡,与浏东、宜春游击队会合,开赴江西萍乡大安  相似文献   

14.
万强 《党史文苑》2012,(21):22-23
彭林(1914-2002),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永阳工人纠察队,同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入党。曾任湘赣边兵工厂政委,湘赣省工会委员长,湘赣军区卫生部政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团政委、师副政委、模范师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历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上海分会第三科科长,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参谋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政委,胶东  相似文献   

15.
<正>程子华(1905-1991),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军团长、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第二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委,后兼冀中区党委书记。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第二兵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10,(9):32-33
邓华(1910-1980),湖南省郴县永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宣传中队长、连党代表、教导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政委、支队政委、纵队政委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7.
董毓华同志是湖北蕲春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担任北平、平津、华北与全国学联主席和平津、华北与全国各界救国会党团书记,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委员、党团成员兼军事部部长,华北人民抗日军政委员会党代表,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司令员和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中共冀热察区委秘书长、冀察辽热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委联络局成员、中央北方局特派员。董必武同志生前曾称他是“具有很高的雄才大略,是我党精干有为的年轻干部”。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年至1937年10月,项英与陈毅等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成立了党的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梁柏台任中央办事处正副主任。同时留下一部分红军,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项英革命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贡献也尤为突出。党把红军的命运“寄托在他的勇气和忠诚上面”。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爷爷王怀,少年追随共产党,曾任中共永新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常委,西路行委书记,赣西南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红军第四、五、六军总前委委员,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委员,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20.
高波 《湘潮》2015,(7):50-53
一、组建红六军团红六军团相对其他红军主力军团,组建的时间稍晚些,但它在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却是巨大的,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红色史料的再现,红六军团西征的意义显得更为光彩夺目。1933年6月中旬,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在湘赣、湘鄂赣苏区红军主力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下辖十七、十八两个师。其中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八军改编为红十七师,萧克任师长,蔡会文任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