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扶真 《世纪桥》2005,(12):20-21
本文所选的是两位机长有关周 恩来的回忆,事情发生在“文革”期 间。从一个特殊角度,我们再次看到 了晚年周恩来面对高压、面对病魔、 面对灾难性天气、面对艰难时势所 表现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
1966—1976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在当代历史上所经历的一场大浩劫,也是发生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内的一次最惊心动魄而又最残酷复杂的内部斗争。作为亲身经历这场历史大悲剧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捍卫人民共和国的基业,击败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阴谋,展示了深邃的政治谋略。敢入“炼狱”为党为民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发出的《五·一六通知》和同年8月5日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公开发表,宣告了全党全国全面“内战”的开始。在党内激战的冷峻形势下,位居总理的周恩来必须有所抉择。摆在周恩来面前的路有三条:一条是远事避祸,退居茅庐,以为退策;但从当时周恩来的实际处境来看,退却势必会被党内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13,(6):16-19
基辛格突然提出拜访要求,留下“整周”“隐患” 1973年11月10日至14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访华,这是他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第六次访华,也是他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第一次访华。周恩来抱病接见了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与基辛格举行了多次会谈。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他对待"文革"的态度不满意,曾讲:"总理实际上是不赞成我搞文革的"。江青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绊脚石,眼中钉。江青曾在中央文革会议上公开和他拍桌子,说:"毛主席叫你把中央文革小组看作中央书记处。大事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为了维系国家的发展,他忍辱负重,巧妙地对毛泽东的错误进行限制和纠正,对林彪、江青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抗争,尽可能减小危害。周恩来有两条明确的指导思想:一是进行自我保护,无论如何不退出政治舞台;二是积极发挥作用,尽量减少损失,维系国家政局。  相似文献   

6.
冯进 《党史文苑》2008,(4):19-22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他对待“文革”的态度不满意,曾讲:“总理实际上是不赞成我搞文革的”。江青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绊脚石,眼中钉。江青曾在中央文革会议上公开和他拍桌子,说:“毛主席叫你把中央文革小组看作中央书记处。大事先由中央文革小组商量。但你一下开中央常委碰头会,一下开国务院碰头会,就是跟中央文革分庭抗礼。如果不是中央文革保你,你一样被打倒”。“你现在这也不让批,那也不让批,我看你成了灭火队长了。”江青一伙不仅这样公开指责他,还指使红卫兵攻击他。讲他是“刘邓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把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时,保了许多共产党员出狱,攻击为庇护叛徒集团。有很多红卫兵把周恩来当着进攻的目标,有一次三天三夜不让周恩来睡觉,致使周恩来心脏病当场发作。  相似文献   

7.
那是1965年2月,佳木斯还是寒凝大地雪满枝头的严冬,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东北农垦总局办公室接到中央农垦部一个电报,通知当时任总局局长的王正林到北京开会。他接到通知后就把我找去,让我跟他一块儿去。那时,我是总局计财处计划科科长,掌握着垦区计划方面的一些数字和情况,可以做他的参谋。我们匆匆地料理了一下,当天就乘火车经哈尔滨去北京。火车在茫茫的雪原上奔驰。王正林局长半躺在卧铺上沉思。从他那张略微削瘦的脸上,可以看出他情绪在不断地变化。突然,他问我:“这次去开会,汇报提纲还没写,又没告诉开啥会……这会能是什…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他既是革命家的典范,也是普通人的典范。他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晚年,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照顾大局,相忍为党,所有这些,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他最后的请求和唯一的愿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骨灰,撒播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本刊将连载著名周恩来研究者秦九凤先生的《盘点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最后一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将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引入政治学当中,对于我们研究某些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周恩来的政治角色可以定义为协调者,协调者的政治角色本身的优势和局限性,决定了周恩来在文革期间的政治行为。这种角色使周恩来能对“文革”中的‘左’倾狂热起到协调缓冲作用的同时,却又限制了他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效果,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周恩来在“文革”当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违心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0.
1966年6月1日。夜幕降临了,喧闹的都市恢复了宁静。夏日的繁星倒映在中南海平静的水面上,整个宇宙显得更加神秘、深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尽管日理万机,由于身体素质好,一直很少生病,而"文革"中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的极度焦虑,使得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由于长期的劳累与缺乏睡眠,1967年2月2日,医生诊断周恩来患  相似文献   

12.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20年了,思念之情,历久愈浓。40年前周总理的一次亲切接见,时时浮现眼前,铭记不忘。那是一次意外的接见。1955年7月,我和榆次地委、专署的七八个同志到广东省新会县参观。一天,我在街上行走,迎面开过来一辆吉普车,前座上坐的是周总理!我一眼就看见了,回到住处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来参观的同志,大家异常兴奋,有的同志疑惑地说,你看错了,总理还能坐吉普车?前面没有开道车,后面没有警卫车。我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见过总理。有人提议,这是个机会,我们想见见周总理。我解释说,周总理来这里一定…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最后一次签批文件1975年9月20日下午,是周恩来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和汪东兴都来到了医院,以便随时知道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手术结果。万一发生意外,还可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当场下决心。就在医生、护士们紧张地为手术做准备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赵炜回他的西花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15.
1975年1月10日晚,北京的京西宾馆灯火通明、庄严肃穆。中共十届二中全会的闭幕会正在这里举行。从医院赶来的周恩来,身穿略显宽大的深灰色制服,面容消瘦,但双目炯炯有神。他端坐在主席台上,亲自主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后期,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正各个领域中“左”的错误。在对外经济工作方面,他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明确提出要学习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积极推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这不但对当时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周恩来总理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所立的各种规矩,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也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伟大风范。种种"约法三章"周总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比如他为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一是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二是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三是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  相似文献   

18.
19.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周恩来在这场内乱中,历经磨难,他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维护党的团  相似文献   

20.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这场内乱中,周恩来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努力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 在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周恩来运用正确的经济思想,巧妙地引导着已经偏离航道的经济航船,绕过急流险滩,继续航行。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尤为珍贵。限于历史文献的不足,笔者可能永难深入周恩来在这个时期深层次的思想境界。然而,这并不影响笔者对这一时期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