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897年4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叶剑英出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叶钻祥经营小本生意,但家境十分贫寒。叶剑英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雁洋堡钟傲泉、古玉泉私塾读书,但这种私塾教育受到新学的强大冲击,当时梅县开设了不少新式学堂,1905年叶剑英进入了雁洋堡办起的初级小学怀新学堂,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在怀新学堂读书时,他刻苦勤奋,放学时,常常一边参加家务劳动,一边复习功课。家里买不起灯油,他就从山上砍一种野生的细竹,加工成“竹精子”,用来点灯照明,有时“竹精子”燃烧时爆裂的火星,烧焦了他的头发,他仍旧在灯下耐心地苦读。业余时间他十分喜爱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叶剑英在清末民初从旧式私塾到新式中小学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好老师,如林修明、谢鲁倩、卢耕甫、叶菊年、杨徽五等。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家兼诗人,既跟他遇到的好老师有关,也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有关,两者缺一不可。1980年5月14日,83岁高龄的叶剑英重访母校三堡学堂。他缓步来到老校门的花坛前,面对着校门上写着的"三堡学堂"四个红色大字,久久地凝望着。在接待室,  相似文献   

3.
练惕生,又名警兴、文勋,字揖五。福建武平县岩前镇人。189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18岁时考入广东蕉岭中学,一年后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叶剑英。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粤军和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军官。1927年12月,叶剑英率部参加广州起义  相似文献   

4.
练惕生,又名警兴,文勋,字揖五。武平县岩前镇人。189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18岁时考入广东蕉岭中学,一年后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叶剑英。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粤军任下级军官。1926年任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营副。1927年12月,叶剑英部参  相似文献   

5.
马骏,曾用名马天安,张子良,回族,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的工商业户家庭。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马骏于1903年入私塾读书,1906年转入清真学堂,1910年就读于江沿二等小学校。1912年夏,他升入吉林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他注意观察社会,逐渐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官僚制度是造成国弱民穷的罪恶根源。因此,他于第二年回家度假时,领导当地学生掀起抵  相似文献   

6.
卢毅 《广东党史》2002,(6):48-49
叶挺将军1896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秋长乡周田村会水楼。少年时期7岁(1903年)在周田村腾云私塾读书,13岁至14岁(1909年—1910年)时,在惠阳县淡水镇崇雅学堂读书,15岁至17岁(1911年—1913年),在惠州涂山学堂读书。后来考入广州黄埔长洲陆军学堂、湖北陆军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些历史事实,在惠阳崇雅校史中都有记载。但在就我们接触到的关于叶挺将军传记和生平介绍中都没有提及叶挺将军  相似文献   

7.
参加暴动 1909年,王君恩出生于湖北襄阳县黄龙区(现为黄龙镇)胡家嘴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王明山就因病去世,孀居的母亲省吃俭用,把王君恩送去读私塾。1923年,母亲又送王君恩到黄龙江西会馆学堂读书,在这里,这棵幼小的种子接受了革命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长兄领上革命路毛泽覃生于公元1905年9月25日,字润菊,比大哥小12岁,8岁入私塾,13岁跟随大哥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同年参加新民学会。在大哥的管教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小学毕业后,进入长沙私立协均中学读书。期间,毛泽东经常借些政治书籍给他看,向他灌输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9.
曾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几十年,对青少年时期的木匠师傅及其一家人念念不忘,留下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袁学福是李先念的第三位木匠师傅 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县高桥镇九龙冲李家大屋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异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八。父母不想要孩子,给他取名“全伢”。 从七岁开始,李先念就跟父、兄下田劳动。父亲见先念聪明伶俐,送他上了私塾。 三年私塾读完,满指望能到高桥镇学堂继续读书,因学费太高,只好停学,跟三姐夫袁传祖学木匠。不到  相似文献   

10.
<正>冲出乡关1909年,毛泽东说服父亲,先后到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就读。最后一年的私塾学习,眼界大开,思想豁然解放,顿生走出韶山冲的强烈愿望。然而父亲坚执让他回家发家致富,做米店伙计。劳动之余,毛泽东第二次成功说服父亲,兴冲冲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该学堂为戊戌前最早兴办的新式学堂,与私塾大异,至此,对毛泽东一生的发展走向起到最初的转折和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户酿酒、做豆腐的贫苦人家。他在三堡学堂小学毕业后,升入私立东山中学,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7岁时去马来西亚投奔三伯父,经人介绍当了一名小学国文教员。两年后毅然回国弃文习武,在云南督军唐继尧办的讲武堂炮科攻读,三年后取得炮兵少尉的毕业证明,投奔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1927年7月,经李世  相似文献   

12.
孙迪 《党建》2021,(6):66-67
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广场,有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四五"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端刻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题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背面镌刻着22位革命烈士的名字.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邓恩铭. 邓恩铭,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他6岁入私塾,10岁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新式学堂的教育使邓恩铭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蒙,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更是激起少年时期的他对封建统治的愤恨.于是,他毅然决定,告别家乡,到更广阔的天地探寻救国真理.  相似文献   

13.
将成即毁原尝试,虽败犹荣应赞扬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17年,叶剑英考入讲武学堂.1919年底,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取得陆军炮兵少尉军衔.之后,他来到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担任见习教官.不久,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在战斗中,他受到上司的器重,升任营长.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一涵启蒙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渐文化运动的滥筋,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标志。在《新青年》创刊伊始,发表文章最多、份量最重的当属高一涵。可以说,在《新青年》阵营中,高一涵是陈独秀最重要的助手。考察分析高一涵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理解新文化运动丰富的内容及特点。高一涵是陈独秀的安徽同乡,幼年接受过私塾教育。中学肄业后,考入安庆安徽高等学堂。进入高等学堂读书是高一涵~生的重大转折。在此,他不仅受到了辛亥志上的“宣传教育”,而且开始接触“西方文明”。高一涵曾喜欢阅读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和《中国魂…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幼时家境贫寒,9岁时方才入私塾读书。他13岁时过继到伯祖母家。伯祖母去世后,徐特立不得不中止读书。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一面在乡村当私塾老师,一面学习八股文。8年后,他参加了全省会试,在5000多名考生中,考了第19名,因而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16.
王炳毅 《共产党人》2004,(22):50-51
徐梦秋,安徽寿县人,1896年生,自小聪颖,记忆力特别好,用乡里私塾先生的话说,他生来就是“做学问读书的料”。徐梦秋在中学时代就喜欢阅凑进步书籍、报刊,在安庆(当时的安徽省会)、芜湖参加过反帝爱国斗争和五四运动.他的思想受到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1922年,徐梦秋怀着“济世救国”之志和弟弟徐梦周离开安徽家乡来到十里洋场  相似文献   

17.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1906年2月9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正月十六日),八岁的刘少奇开始入私塾启蒙。他先在花明楼乡柘木冲朱氏私塾读书,塾师为朱赞廷。朱氏私塾有学生三十余人,刘少奇年纪最小而又勤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出生于湘潭县一家殷实农户。自幼机灵好动,性格倔强,玩必"出祸"。为对儿子严加管教,父亲罗子厚便将6岁的罗亦农送到本村私塾读书。私塾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经常体罚学生。罗亦农对此十分厌倦,只要先生稍不注意,常溜出学堂"闯祸"。  相似文献   

19.
正1931年4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与其他二十多名共产党员一起,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邓恩铭的父亲以行医卖药为生计,对长子邓恩铭寄予厚望,希望他饱读诗书,考取功名。邓恩铭6岁踏入私塾学习,10岁时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新式学校的新法教学使邓恩铭受  相似文献   

20.
陈立夫,号祖燕,1900年9月6日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7岁时就被家人送入私塾读书.他记忆力强,聪颖好学,在私塾里是成绩优异的上等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