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汝燮 《创造》2004,(4):40-41
以下是坏事、好事或优点、缺点相互转化的事例,它可以使我们受到启发,改变观念,争取事物向我们的愿望发展:坏事转化为好事,好事不转化或推迟转化为坏事。--堵车是坏事,它耽误工作、影响效率,并引发矛盾。但堵车的背后却是一片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在那沙漠地带,几天不过一辆,绝对不会拥堵,但那儿的经济也绝对难发展,那儿必定贫穷落后。--重复建设浪费资源,造成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调整结构时,就会造成极大损失。可是它可以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使企业和产品在竞争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可改善产业、行业、产品的结构。那些垄断行业,几乎…  相似文献   

2.
“非典”危机与民间资源的动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外,遇到紧急灾害时,民间组织往往非常活跃,并表现出及时、高效、灵活、创新的优势。而今天,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安危的“非典”战役中,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并不尽如人意。“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成功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将坏事变为好事,一方面政府通过民间组织募集资金、开展救助;另一方面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预防恐怖袭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把坏事变好事呢?  相似文献   

3.
在初二一节政治课上,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产生了三种意见:一是对所有的人来讲挫折都是好事,理由是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二是对部分人来讲挫折是好事,理由是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挫折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取得更  相似文献   

4.
云溪子 《小康》2009,(6):84-85
丢掉幻想,加倍努力。既然好事"无"了,无外援至,无益可得,无有利条件,那么一切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好事宁可信其无,坏事宁可信其有",这是吾待事的信条之一。好事与坏事,是相对的,是因对象、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吾  相似文献   

5.
破窗谬论     
这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流氓骚乱砸破门窗,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而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谬论”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但实际上许多时候,坏事是不能变成好事的。人们之  相似文献   

6.
正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曾在《塔西佗历史》中说道:"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塔西佗的原意是:因为憎恨一个人,所以厌恶他做的所有好事和坏事。在时下的中文互联网语境里,"塔西佗陷阱"常被用来形容组织或个人失去公信力后,说真话也好,辟谣也罢,都不再  相似文献   

7.
自从“一分为二”旗下的“坏事变好事”说问世以来,中国人就多了一件理论武器,坏事者就多了一件常胜法宝。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再就业中的若干关系董经纬再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十五大和九届一次人大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辩证地看,失业是坏事,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即通过再就业,使劳动力资源按照市场要求得到合理配置。再就业,贵在合理配置,难也难在合理配...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学生违纪现象,对此,善于借题发挥,则可比害为利。有一次我在讲课中,发现一位同学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世界知识》杂志,当时我正在讲解“矛盾双方的统~”。于是我便走近那位同学,面对大家说:“有的同学喜爱看《世界知识》杂志,了解时事,关心国事、天下事,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利用L课时间来看,则成了坏亨。好事变成了坏事,表明好与坏这对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当然,矛盾双方的转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要以时间、地与和条件为转移。体育锻炼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改革一直伴随着各种理论争论、政策争论以及思想争论。有这样的争论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样的争论是有意义的争论。毕竟中国经济改革已经经历了一代人的时间,我们自身需要一个基本的、历史的回顾、反思和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部分省市失业参战退役军人不断提出超出国家优待政策的各种诉求,市、区级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熟悉和把握相关政策,切忌以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困难之心轻易许诺超出国家政策规定的新口子,好心办成坏事(局部来看是好事,全局来看是坏事)。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到国外去留学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苦事还是乐事?许多同学和家长都想弄清楚这件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穆云大学毕业后外出留学并在美洲工作多年。她结识了一些低龄留学的少年朋友,我们请大家听听她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华政策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中美战略博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预计,未来10至15年将是中美关系困难而危险的时期。尽管如此,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轻装上阵,措施得当,就能将压力变成动力,把坏事变成好事,把握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很多事情,如果做得不是恰到好处,而是做过了头,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把好事变成坏事。合理密植,能使农作物增产,过分密植则必然减产;医生处方,剂量大小要恰当,如果用量超过限度,就会使病人中毒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清时期有位爱国历史学家谈迁,从29岁时开始撰写明代的编年史《国榷》,六易其稿,历经27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500万字的手稿。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手稿在一夜间被盗走,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此时,谈迁已经50多岁,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记忆力减退。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从头收集资料,经过9年的时间,终于第二次完成了《国榷》的手稿,前后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传世著作。那么,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挫折是一柄双刃剑,它们同世界上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是好事也是坏事。挫折是坏事,因为挫折给人身体、心理上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增强新闻报道的透明度,重大事情要让人民知道,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重大事情”有好事,也有坏事。近些年来,反映坏事的报道终于突破了新闻禁区。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人们的看法未必一致。这就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弄个明白,以便更顺利和更有效地开展必要的揭露性报道和批评性报道。  相似文献   

17.
肖德安 《前进》2011,(5):55-55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读了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有谁能不为他一辈子坚持不懈做好事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8.
好客不是坏事,但是过分就不能算好事.现在迎来送往的事情太多,也太破费.本来是省内、市内、县内同志的平常往来,也动辄陪同成群、车子成队,逢必"洗尘",往必"饯行",搞得那么隆重,实在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好事要办好     
近日从报上看到一则报道:某市民政局与村联合建“社会公墓”,在未经任何一级土地部门审批情况下,将7公顷耕地建为公墓,甚至不顾村民的极力反对,又将一片正在挂果的果林毁掉,以至于当地村民哭诉:“那是我们的养命田呀,这样下去,我们靠什么吃饭”。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读罢这则报道,已绪难平。兴建公墓是好事,但如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甚至成为千古罪人。对于世代为农的农民来说,土地是其命根子,是他们生存的依靠,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推一资产。吃的粮食,种的果树、药材,哪一样离得了土地。没了土地,…  相似文献   

20.
嘉庆皇帝曾说:"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怎么说话才算是"会说话"?说些什么话才能"占便宜"?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