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是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新升华。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是维系虚拟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是适应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是改变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状况的迫切要求。建立加强党的领导,创新管理理念;加大网络管理立法力度,规范虚拟社会管理秩序;发挥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模式和强化社会协同,引导公众参与综合管理格局是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作为一种交互性很强的媒体形式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理论视角,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看,虚拟社会的政府的政治走向是增强社会团结敏感度和提振政府公信力.政府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实践创新机制是建立网络舆论分析机制:创新网络政务工作机制;推动政府公众互动机制:统筹政策制度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了与现实社会在地域空间意义上完全不同的虚拟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以往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模式和安全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虚拟社会法制;以人为本,改变虚拟社会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人员在虚拟社会中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会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共治,达成善治。受传统管制思维的影响,当前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管理理念偏狭、体制不畅、方式守旧等问题。要将虚拟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须从操作性较强的细部入手,由此,微博问政成为一种可期的选择。通过发展政务微博,通达民情;利用微博观测舆情,疏导民意;引进民间微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促进共治等,可搭建虚拟社会管理与微博问政之间的有效链接路径,推动两者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这方面已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笔者选择"微博"作为切入点,对深圳、成都、重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管理是信息时代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虚拟社会治理成为政府管理的新挑战和新课题。互联网络无边界,超越时空限制,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较为充分的信息自由权,因而改变了社会控制的格局。目前国外互联网治理普遍采用政策法规、经济手段、行政监督、技术控制和自律手段等多管齐下,进行间接规制。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公平是当代各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诉求,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迫切要求.重塑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平理念、调整社会管理的基本结构和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功能、构建政府社会管理的长效利益机制、把握政府社会管理的四个重要维度,是公平视域中政府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伴随当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迅速发展,加之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终端的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与建立健全,一个内涵丰富与影响深远的全新数字空间即"虚拟社会"也应运而生。以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选择,可以为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钢  陈诺 《理论视野》2011,(9):35-38
虚拟社会的崛起和勃兴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它的诞生在给传统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延展和虚拟社会的特殊性,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陷入两难抉择。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原理揭示了虚拟社会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提出柔性管理是走出当前虚拟社会管理困境的制胜之道,是优化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回应性是现代政府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面对社会现状不稳与失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是政府回应性的具体体现和突破社会管理困境的有益选择。实现社会管理创新路径选择在于实现社会与政府的双重建构,政府重构的重心在于提升政府的回应性,社会重构的关键在于增强自身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理论界和实践界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从社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在本质上应该是社会自我管理。社会管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是服务性管理,也是非强制性管理。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参与管理的过程,社会管理要实现由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当前社会转型逐步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范围以及政府如何全面正确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并随社会变化适时进行创新,对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并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本期"虚拟社会管理"专题的3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手机媒体舆论管理研究》一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在近年来发生的社会事件中的表现,总结了手机媒体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及特点,提出了手机媒体的舆论管理对策。《警惕国家性网络暴力工具》一文通过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关于"互联网自由"演讲的分析,揭露出美国互联网战略的实质是开启"网络冷战",提出我国应采取多项措施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4.
各级政府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履行主体。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这些社会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是要以问题为突破口,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调节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完成社会管理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那么,在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政府应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和以怎样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去履行这些职能?这些问题,既是公共管理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政府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比较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刊发辜胜阻、李华撰写的题为《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于各级政府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领导干部不学会正确利用网络来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学会网络时代的应急管理,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如何处理好政社关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指标。政社关系应有不同的形态,必然影响到国家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存在政府主导型、社会组织自我管理与服务型、独立机构管理与服务三种模式。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自己的行动目标和逻辑,由此决定行动策略,进而影响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第三部门与社会管理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的唯一和最好主体 ,文章阐述了第三部门参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具有的功能、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原则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当代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重塑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平理念、调整社会管理的基本结构和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功能、构建政府社会管理的长效利益机制、把握政府社会管理的四个重要维度,是公平视阈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相关.一方面,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准则,社会公正对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和引领功能;另一方面,社会公正的实现必须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为基本依托和重要条件.当前,社会公正视野下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制度不公、社会权利贫困和公共权力腐败.应对这些挑战,政府需从保证社会分配的正义、确保社会制度的公正、保障社会权利的平等和实现公共权力的合法等方面变革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