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拜读《政策》是我在华中理工大学访友时。 我是一名理科生,平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主要是读《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此次来华中理工大学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读到了第5期《政策》,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多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受益匪浅,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我觉得,《政策》杂志是很有特点、很有品位的杂志,忍不住提笔写几句,算是一种读后感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与党校建设———读《邓小平文选》札记□周大仁一邓小平同志和毛泽东、刘少奇同志一样,亲自到党校讲课作报告,把党校作为培养教育干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收入《邓小平文选》的文章中就有两篇是他在党校的重要讲话。一篇是《在北方局...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杂志是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的权威时政刊物,它贴近实际、内容丰富,受到基层对台工作者的喜爱.我自从2000年担任江西省泰和县台办副主任以来,就一直分管对台宣传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两岸关系》杂志的征订.  相似文献   

4.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8月24日召开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把党报党刊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我们今天的《政策》杂志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就体现了这一精神,抓得早,抓得好。在这里,我主要强调以下三点。 一、《政策》是省委主办的机关刊物。《政策》杂志是省委主办的机关刊物,是中央、省委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省委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她以宣传政策、研究政策、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为宗旨,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与读“红楼”有相同感觉的,是读《铁木前传》。我19岁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麦花香》。23岁,头顶一脑袋高粱花子走进天津日报社做文艺记者。有前辈编辑问,你写东西是不是受《铁木前传》影响?我如实回答:我不知道有一部书叫《铁木前传》。在文学荒漠的年代,在我那冀中平原的土炕上,能读到的唯一小说是《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6.
《政策》自1993年创刊以来,我就一直是她的热心读者。每当她一到我的手中,不管多忙,我总要先粗略翻翻,览其整貌,然后再对若干篇章分别细加品味。在必要时,还给以圈点,给以评议,从中引出反思。 读了几年,我渐渐地产生了一个印象,《政策》确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保安员。最近公司聘请了几名通讯员,我作为一名通讯员,必须懂得保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保安行业的信息。而《中国保安》恰恰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保安行业的方针、政策,交流保安服务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保安行业信息的重要载体。可是我们却很少看到《中国保安》,有的甚至根本看不到,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这不是小事情,它给基层保安队伍建设带来的损失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   我们工作在基层的通讯员,还担负着向客户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保安行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中国保安…  相似文献   

8.
<正>我和妻子是在民营企业上班,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杂志。妻子爱看时尚类杂志,我除了喜欢看军事杂志之外,也爱读《公民导刊》。每个月我都会到重庆图书馆借《公民导刊》回家阅读。有次,妻子拿过《公民导刊》翻了两页,说这种杂志政策理论性强,你读起来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是从事民政工作多年的老兵,也是民政报刊的忠实读者,当我每天收到报纸杂志,首先拜读的是民政报刊,受益匪浅。近两年来,我还写了六十多篇稿子,大部分被《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和地方报刊采用。我在坚持业余写稿中有以下一些体会:一、充分认识在新时期搞好民政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为发展民政事业,搞好民政工作多写稿、写好稿。作为民政战线的一员,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政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民政理论动态,谁歌民政战线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民政理…  相似文献   

10.
良师三赞     
说来也巧,我从大召中学调到南宫市教研室任政治教研员是在1981年春,《思想政治课教学》创刊也是1981年春。九年来,我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我政治思想上的导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积极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态度而受到广大政治教师和教研员的爱戴和信赖。她对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如饥似渴般的感受编辑部:《人民公安》是我最喜爱的刊物。每次收到此刊,我都爱不释手地读啊读。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了25个春秋,酷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人民公安》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因此,读《人民公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读了这期盼下期,总觉得它太短、太薄,还未等你尽兴,就已读完了。有时我还会把过去的已装订成册的《人民公安》拿出来再翻翻,总想从中找出点什么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想与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加强《法博士信箱》这个栏目,基层民警很愿意看这个栏目,它对基层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12.
4月29日早晨7点26分,我把《白鹿原》这本书装进了文件夹,上了摄制组的车,和他们一起回乡拍片.当时,辽宁文学院正拍摄宣传我事迹的微电影,如果不带着《白鹿原》这书,是说不清改变我命运的因由的,而且在剧本中,还专门标注要把我读《白鹿原》的镜头做特写处理.  相似文献   

13.
小寒 《中国妇运》2000,(11):43-44
自从踏上妇联这个工作岗位,我便与《中国妇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刊龄比我年龄还要大,所以说,她有时像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高瞻远瞩,循循善诱;有时又像一个知心的姐妹,同我分享生活、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有时更像我们广大姐妹的良师益友,为我们解疑释惑,指明方向。 读《中国妇运》,便多了一份自尊、一份自信。面对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烈竞争面前,《中国妇运》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列举许多鲜活事例,引导广大女性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掌握科学技术,具备驾驭…  相似文献   

14.
有些著作,宣传甚多,似乎名气很大,读时满怀热情,然而,读完之后,不过尔尔,大有失望之感;有的著作,读前研究不多,担心不易理解,难以读完。可是,翻阅之后,越读兴趣越高,越嚼味道越浓,叫你放不下手,读完后有意犹未尽之感。最近读张文勋同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就是后一种心情。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理论遗产。著作、资料浩如烟海。其中有《文心雕龙》、《诗品》这样的大部专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3,(5):41-41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南平市多举措、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医保政策宣传,与市民进行良好沟通,加深市民对医保政策的了解:一是通过报刊开展宣传。《闽北日报》2013年1月2日头版刊登《鼓励职工连续缴费加强异地就医管理》,提高了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编印宣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编辑部:读了寄来的几期贵刊,笔者相见恨晚,爱不释手。能有缘与贵刊相识,学习贵刊知识,感到是幸运,是一份福。人生难得良师益友,《人大研究》就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从仅读到的这几期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感到贵刊对人大工作的指导性相当强。篇篇文章都有深度、深意,都是人大工作人员的最好精神食粮。二是感到贵刊办刊视野开阔,整体质量相当高,不愧是全国人大界的知名刊物、权威刊物。三是理论研究创新性相当强。我认为她应列入全国各级各地人大必订刊物,应作为全国县以上人大工作人员必读刊物,应列入各级各地党…  相似文献   

18.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读《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李新华《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是朱学勤政治思想史的专著。就我视野而言,我还从未看到过如此情怀激烈的、因而也就是不符“学术规范”的博士论文燃而《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却有值得一读的理由。这不仅是因为它强烈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有些书,一抓在手上就觉得是一本好书,有意思的书,值得向朋友推荐的书。可惜,这样的书,并不太多,而且似乎越来越少了。但黄集伟的《请读我唇》倒象是这样的一本书。比我更早见到《请读我唇》的朋友对我说:此书很好。这样,《请读我唇》就落到我的掌心。读完后,我接  相似文献   

20.
<正>利用长假,读一些经典,写一些文章,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过节方式和行为习惯。2017年春节长假,除了和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之外,我重温了我国的古代经典名著《论语》。这是我第6次全文通读《论语》。重温经典,感触很多,尤其是《论语》中对从政为官之道的很多论述,我自己深以为然,颇受启迪。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叫:"半部《论语》治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