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大多数对内部行政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救助和司法救济,体现了司法最终救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分析,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行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可能性。因此,应对内部行政行为进行最低限度的程序制约,对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原则的内部行政行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
3.
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可诉原则。但有许多因素影响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可诉性的完整性,有理念层面的,也有制度层面的。从制度层面上看,有法律制度上的,也有队伍建设上的。从法律制度上看,有程序上的,也有实体上的。  相似文献   

6.
王瑛 《学理论》2012,(18):72-75
主动公开信息的行为具有有限的可诉性,应从程序上保障第三方救济的权利。被告在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举证应允许被告补充证据;对于信息不存在的证明,原告应该提供信息存在的初步线索。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可以借鉴美国的秘密审查模式,进行不公开单方审理。对于不予公开信息的司法认定,应基于法益判断进行利益衡量,以使申请人权利与第三方隐私权、商业秘密、国家保密权等权利达到相对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周一 《各界》2008,17(12)
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激增与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诉高校的案件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法益冲突问题明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具有可诉性,一直是学术界众说不一的热点问题,实践中的操作也较为混乱。根据行政法基本原理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通过分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行政确认行为,符合《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可诉具体行政行为要件的规定,并且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不矛盾,最后得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周兴芳 《学理论》2012,(35):98-100
长期以来,是否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特别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边界问题,学界和司法界均存在不同的认识。从加入WTO后我国法治改革的需要;法治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以及保护公民宪法性权益的必然三个方面来探讨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问题并进一步阐述其边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用人单位拒缴、欠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但是,如何处理此类争议却始终困扰着劳动者。本文拟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险费征缴问题的相关规定进行梳理,分析该类争议是否应属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即“可诉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的实体法既调整公共增量利益关系,又调整私人增量利益关系,因而经济法的程序法包括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方面的内容。经济法实体权利的可诉讼性则来源于其所确立的权利模式能否有效保障人们的剩余博弈权而使社会不断走向安全、公平、发展的方向。剩余博弈权具体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分配权,是劳动力权力的经济法权利转换模式,它在企业、市场、国家等经济治理机制中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2.
田亮  董颖 《理论导刊》2008,(5):89-91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高校学生诉学校的诉讼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教育法律法规的缺陷、高校学生处分权的设定和行使方面存在瑕疵,以及法律救济途径的不健全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应多管齐下,更好地利用法律来规范和协调学校的学生处分权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关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社会权利是人权中必不可少的权利.但由于其规范的模糊性和实现的艰难,多年来一直备受质疑.通过对《司法保障人权的限度--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问题研究》的研究,再次说明经济与社会权利的人权性质和它的可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予受理行政复议决定可诉性问题指的是:如果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是否可以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司法机关的态度似乎倾向于肯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复议法》)的实施,此类案件明显增多,这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中的问题便日益凸显,行政复议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意见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5.
16.
叶捷 《学理论》2013,(32):273-274
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当下我国高校传统中文教育更倾向于"守成"而非"创业",学习中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仅限于小部分文字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理念、精神和能力是高校教育,包括高校中文教育的关键。对高校中文教育实行创业性开发,转变大学生就业观,树立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理念,把握并深入领会创业性教育实施的必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培养出能够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杉 《学理论》2014,(5):181-18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80、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更加随意。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因为草率的婚前性行为导致的伤害个案也在不断地增加。尽管大学生在性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他们的性心理并不成熟。当前大学生们大胆开放的性行为与高校滞后的性知识、性文化教育导致了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为此高校开展广泛有效的性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我国高校不仅要加强性知识教育,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因素,更要加强性文化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以开启大学生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8.
强音 《学理论》2010,(11):113-114
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一直备受争议,考虑到新婚姻法第4条已将婚姻忠实义务上升到法律高度,忠诚协议的存在使夫妻忠实义务具体化,解决了忠实责任的抽象不可诉性,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杨改红 《学理论》2015,(2):190-191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是对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扬弃与重构。无论是从摆脱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需要出发,还是从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或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都有其必要性。在主体间性视阈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做到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26)
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重新树立人的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