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动态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他就找傅增湘先生帮助搞《淮南子》,为什么找傅增湘先生呢?这里有一个缘故,叔雅先生念书有个特点,就是很讲究版本,这是受刘师培、章太炎先生治学的影响."只要刘叔雅教授看的书都是好版本,不是好版本他不看."钱穆先生如是说.事实如此,即使在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发现好版本的书,哪怕借钱,他都要买到手中.我看过他手中收藏的方苞的手稿,有4个夹子,就是通过傅增湘先生介绍花了200块大洋买的.傅增湘先生是著名的藏书家,也是版本学家.藏书很多,而且版本也好.先生说:"没有傅先生不行,因为好多版本找不到."傅先生借书给他看,并且把《淮南子》的好多种版本都找来了,《永乐大典》原本都给他看过.还有像王念孙的手稿他也看过.所以他对傅先生很感激,说傅先生是他的版本学老师.他还爱抄笔记,搞校勘更是亲力亲为,抄了很多东西,像《文选》、《太平御览》、《治要》、《道藏》等书中凡引及《淮南子》原文或许(许慎)、高(高诱)旧注者,一字一句,都一一抄录.有人说先生是道家,其实不然,他是杂家.先生博览群书,而融会贯通应用于治学.  相似文献   

2.
徐茜 《传承》2010,(24):156-157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刘安及其宾客集体撰写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理论。《淮南子》的生态环境观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态环境保护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淮南子》对当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淮南子》中的生态环境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具有丰富的学习思想,对人类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认识.在道、儒思想的不同影响下,《淮南子》表现出两种既有交集、又相迥异的学习观.一方面,《淮南子》坚持黄老道家的基本立场,对儒家之“学”进行批评,凸显出尊道抑儒的理论倾向,而另一方面又试图从整体上调和与兼容这两种学习观.受道家心性思想熏染,《淮南子》从基本原则、根本目的与理想境界等三个方面阐发其“尊道养生”的“为己之学”,彰显出显著的生命美学意识,这既对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有所发展和丰富,也对现代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的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一部总结历史经验,兼蓄各家学术,探求治国之道的著作,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集以往之大成和富于实践性的重要特色。兹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而“道”落到政治层面和人生层面.形成了《淮南子》的无为论。《淮南子》以老学无为论为基本准则,吸纳其他各家的某些理论,将“因”的思想、“人为”的精神和“术”的理论契入其无为论,从而完成了对老学无为论的“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6.
黄健 《当代广西》2014,(23):54-56
正9月9日深夜时分,躺在床上刷微信看新闻,突然从微信群里得知汤一介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7岁。还有一天就是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先生没等到这一天,就离开了他心爱和钟情一生的北大,离开了朗润园,离开了他坚持编撰10年的《儒藏》。群里满是回忆和哀痛,学生们感念先生的一生,感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为了悼念汤一介先生,北京大学在人文学院1号楼108室设置了灵堂。9月12日下午,我与在北大工作的女儿,专程吊唁汤一介先生,表达敬意和缅怀。汤先生原定出席9月3日在北大举办的北  相似文献   

7.
慎守三关     
曹春荣 《人事管理》2000,(10):17-17
《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淮南子》把眼耳口称作三关,这是因为,对三者的运用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左右人们对各种问题处理的结局,甚至关乎事业的成败。所以,人们对于自己的眼耳口,一定要缜慎守诚。  相似文献   

8.
《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时间一方面是最具体、最现实的东西,一方面也是最抽象的东西:浪费物质的罪过,谁都看得见;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9.
西汉王室贵族淮南王刘安和他的一批门客,集体编著的《淮南鸿烈》一书,被后人归于子部,故又称《淮南子》。关于此书,汉高诱在注释《叙目》中说,刘安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以及儒生大山、小山等,“共讲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的《说文》研究中,校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说文》名家的钮树玉、严可均、段玉裁、王筠等无不倾力于此,然而他们的校勘颇有不同。清人的校勘表现出两种性质:一是以力求恢复《说文》原本为目标;一是以《说文》为基础,超越原书,进而实现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说文》为己志。理清清代《说文》校勘的性质,对《说文》学史、校勘学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罗氏三代人对彝语文事业的贡献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文笔先生翻译彝文古籍巨著《■文丛刻》到五、六十年代罗国义先生翻译彝文百科全书《西南彝志》,再到八十年代罗正仁先生为主整理翻译出版《彝文金石图录》,罗氏一家三代人在彝文战线上辛勤耕耘了数十年,在翻译、教学和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的美誉。本文试对其一家三代人的成就和贡献作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以引起业内人士对他们的历史功绩、学术思想等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进而促进彝语文事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法国记者吕西安·博达尔的"领事三部曲"《领事先生》《领事之子》《安娜·玛丽》之一《领事之子》,讲述的是他和父母在1920年前后在中国生活的往事。他的父亲曾是法国驻中国的一位领事,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任职。吕西安1914年在重庆出生,1924年离开中国回到巴黎,在云南生活时只有五六岁,所以他讲述的云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孩子童年的记忆。文中小标题由编者所加,选录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3.
钟周铭 《人民论坛》2023,(11):107-109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淮南子》一书继承了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庄的道论思想,并试图将社会政治活动中的人事与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中的天道相结合,强调“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将天和人的关系纳入到一个新的范畴之中。《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对于认识汉代思想文化乃至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心理,以及为当下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敬读了《探索与争鸣》2001年12期刊发的燕国材先生的《也谈名校扮演什么角色》一文,以及转发的《文汇报》记者王柏玲的报道“杨德广质疑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在高教大众化舞台上,名校扮演什么角色”(以下简称“名文”),深为杨先生直面现实,敢于质疑,勇于揭短的精神所折服。本着鸣一家之言、发一已之见、抛砖引玉之意,请教于杨先生与关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相关问题的读者。其一,“名文”认为:“像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名牌高校就不应再办专升本教育,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学上。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当年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有口皆碑。对当时北大的学术环境,稍做具体了解之后,让人感叹不已。当时的北大,学术巨子众多,其中包括信奉马克思主义者。学者群分新旧两派,还各办有刊物——《新潮》和《国故》。学者们授课各讲各的。课堂中可以批驳对方,但又一校共处。曾见一篇回忆文章有这样的记述:“有这么几天,看见校园内人们匆匆来去,在几个教室门前窗口,都挤满了人群。上前打听,方知一个教室是胡适在讲学,而另一个教室,则是梁漱溟先生的讲坛。好奇心的驱使,我也挤入人群,听先生讲道,中心  相似文献   

16.
唯一的规则     
《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是著名学者、北大教授李零先生的新作,这是他继《〈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和《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之后的又一本讨论《孙子兵法》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从20多岁到50岁,万方写了不少东西,长篇小说有《明明白白》、《幸福派》,中篇小说有《和天使一起飞翔》、《空镜子》,她还将其父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原野》改编成电影、歌剧。她得过不少奖,也获过很多荣誉。这些日子,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再次照亮了万方。万方说,一句话会点燃一个灵感,一个灵感会成长为一部小说,一部小说能回答自己的疑问。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因此她比别人更早就接触到舞台,接触到书本。曹禺先生曾说:在他的女儿当中,万方是比较像他的一个。所以万方成了一个写东西的人。  相似文献   

18.
浙江,原为江名,是省境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的古称。省因江而名,称浙江省。《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浙江出三夭子都。”后来,《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中,多次提到浙江。浙江作为省名,有一个历史演化过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  相似文献   

19.
汉初政治上的修养生息、无为而治直接促使宽松、自由学术氛围的形成 ,诸子各派都获得了继战国之后的又一次长足发展。帝国政治的大统一催促了思想的大融合。通过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及主体立场的几经转换 ,从《吕氏春秋》开始 ,中经《淮南子》,最终到董仲舒 ,汉初思想家对先秦尤其是百家争鸣时期各种思想资源的整合与吸纳方才完成 ,并在董仲舒这里开始了对儒学的全新打造。  相似文献   

20.
屈原《九章·橘颂》作于何时?历来都有争论。清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及近世郭沫若《屈原研究》、谭介甫《屈赋新编》等认为《桔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是:“这里找不出任何悲愤的情绪”,形式上“遵守着四字句的古调,其余的八篇气象和格调都迥然不同”。且根据“江陵千树桔”(《汉书·货殖传》),“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等),谓桔并非江南才有。诗中有“嗟尔幼志”、“年岁虽少”之句,这是屈原的“自喻”等等。我认为这些理由是不充足的。《桔颂》当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放逐后“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的途中所作。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