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印度是世界主要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重大革命的国家,同时也由于西方殖民教育渗透的局限性,导致印度社会依然完好保存了前现代的权力结构、文化观念与思想意识,其中也包括对于妇女的剥削和压迫。虽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当今印度妇女的地位与印度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关系,但实际上学界对于印度古代妇女的生存状况与历史经验所知甚少,这是因为古代印度人没有历史记载的习惯,我们现在对于古代印度妇女的了解,大多只能借助文学典籍。  相似文献   

2.
论“青庐”之制的源流与演变李晖这里所要论述的“青庐”之制,实际上是一种古代的婚礼仪式,也可以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婚姻习俗。对于民俗民风的研究者来说,尤其是对婚姻风俗史的研究者来说,是婚俗,就有义务和责任对它进行研究,得告诉人们:这种古老的婚姻习俗,产生...  相似文献   

3.
秦小珊 《湖湘论坛》2009,22(4):51-55
中国古代辩学与印度古代因明虽然在理论体系上各有特点,但由于共同的论辩性质所决定,在一些具体研究内容上,又有着某种相似性、互通性,二者都强调概念的明确,注重立论的理由、论辩的说服力以及思维不矛盾法则在论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彭林 《传承》2012,(17):45-47
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的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的,因而人们用"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称呼加以区别。中国文明是迄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古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保持中华文明发展的势头,再造辉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婚姻质量:国内研究成果回顾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中国婚姻质量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了婚姻质量的定义、婚姻质量的测量、婚姻质量的评估、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婚姻质量对其他“社会事实”的影响及特定人群的婚姻质量等六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并总结了我国婚姻质量研究的主要长处与不足,以期对我国今后的婚姻质量研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柯玉萍  刘军 《思想战线》2013,(Z1):224-226
关于古代中国及印度对于东南亚的影响是许多学者已经经讨论过的问题,如李谋等学者。本文欲就印度对马来亚①在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印度文化对马来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并非全盘接受,其中加入了许多马来人的创造;宗教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从结果来看,几乎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从传播过程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马来亚为解决自身危机或利益而选择其作为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7.
贝叶档案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叶档案是一种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文字遗存.在古代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一些国家,都广泛使用贝叶来书写文件.贝叶档案多为贝叶经书稿档案,以巴利文和梵文书写的佛经原件都是以贝叶为载体,贝叶经是中华佛教典籍的原本.小乘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后,贝叶又成为傣族人民的主要书写材料.贝叶档案对保存灿烂的古代文化,载录历史,弘扬佛教,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哭嫁习俗起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哭嫁”是土家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做为一种婚俗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传承的社会基础。本文试就此略述管见,求教于诸位行家同仁。 一 关于哭嫁习俗之起源,我国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主要观点有掠夺婚姻说和过渡婚姻说。前者认为哭嫁习俗起源于古代抢掠妇女时的哭喊挣扎;后者则认为哭嫁习俗起源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妇女对从夫居婚的抵制反抗。此外,还有原始残余婚姻说、奴隶买卖婚姻说和封建包办婚姻说等等。笔者认为,任何习俗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往往受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我国的近邻,是古代东方大国,有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印两国人民就有传统的交往。建国三十多年来,国内史学界对印度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基本处于停停进进状态。近年来对印度史的研究又逐渐展开,并取得了某些新的有意义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关于古代印度的村社制度一些学者提出,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这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这种村社制度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并至今在印度很大一部分农村中顽强地残留着。有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村社制度在历史上长期存在,是印度社会一个突出的特点。村社的存在,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印度史籍中,有关村社的记载十分简略,根据现有资料,即使要勾画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也有困难。对古代印度村社性质的认识,看法分歧,众说纷纭。村社制度是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引言早在古代,世界上不少民族都用海贝来作商品交换的媒介,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贝币的情况更为普遍。据我国古代史籍记载,今印度、缅甸、孟加拉、泰国、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诸国,历史上都曾经以海贝作货币,“流通行使”。据国外报纸报道,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劳拉齐小岛上的土著居民,许多世纪以来,都用贝壳作货币,至今仍沿而未改。我国古代的殷周时期,也曾经用贝壳作货币,这不仅在《史记》、《诗经》等文献里有明确的记载,而且也为考古发现所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调查(CGSS)家庭卷数据,采用社会定量模型,结合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已婚夫妇婚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婚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较高,婚姻满意度受个体人口学特征、子女数量、婚前同居经历、双方交流及配偶替代意愿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中婚姻成本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幸福体验及理想追求。婚姻成本是一个考察婚姻活动中由当事人所付出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本总和,包含了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文化成本、政治成本等。通过对浙江的调查,分析发现婚姻成本中经济成本负担最重,但其它三大成本也在通过形塑婚姻当事人的思想和观念,影响个体的婚姻行为。制度主义是分析婚姻成本飙涨原因的重要理论工具,它对婚姻成本的分析聚焦于婚姻制度与婚姻行动者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无论婚姻制度中的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对婚姻行动者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导致了婚姻成本的攀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对于传统哲学体系的研究仍然是印度哲学的主要内容。进入十九世纪后,诞生了一个宣扬社会平等的一神论者团体。它是西方思想与印度教密宗传统结合的成果,表明哲学开始研究现时代。拉莫罕·罗伊的译著《优波尼沙土》,对于渐渐传入的新观念和一神论教以及对进步思想与科学成就相结合的解释,可以认为是现代印度哲学的起点。从那时起,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了。一些哲学家以古代传统哲学中的某些因素与西力观念结合,形成宗教——社会哲学,它确认了传统精神的崇高以及国家自由、社会公正与平等这些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15.
童放 《前沿》2012,(9):118-119
本研究探讨了北方中小城镇青年夫妻婚姻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使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调查了218对结婚10年以内的北方中小城镇青年夫妻。结果北方城镇青年夫妻婚姻质量总体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孩子情况的夫妻在婚姻质量总分差异显著,不同婚龄夫妻婚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我国东北地区城镇特有的地域文化、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东北地区城镇青年夫妇婚姻质量进行研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探讨,得出了影响东北地区城镇青年夫妇婚姻质量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大龄青年婚姻失配现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龄青年婚姻失配即年龄在25~35周岁的男青年无法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寻求婚配对象的现象,它普遍存在于落后、贫困的地区并呈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及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就目前而言,贫困地区大龄青年婚姻失配现象是当前家庭婚姻研究的盲点所在。本文力图从经济因素、人格特征、情感因素这三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究,以及对婚姻失配之负面影响和对策进行初步思索。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家的稳定被视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基础。由此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离婚是不被提倡的。那时在主流的社会观念中,女人改嫁也好,男人出妻也好,都被视为不道德、没品行的表现,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婚姻这事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9.
婚姻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其他民族一样,新疆维吾尔族人们也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婚姻心理及其特点,这些心理的形成受诸多文化因子——居住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的婚姻心理,探讨了维吾尔族婚姻心理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的商业交流柏铮就在古希腊、罗马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东方也出现了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发达的古代国家。其中,中国的社会发展更为全面和典型。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尽管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并不逊色于希腊、罗马,但其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