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是一个现实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现代市场经济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扎根结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命运如何,如何构建新文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研究课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从时间外延上看,大体可限定在“五四”运动以前;从内容蕴涵上看,指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精神意识观念.其特质是以个体的小农经济为生产力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影、以儒家伦理为正统和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必然伴随而来的是某种程度的道德无序和迷失,那末对具有独特文化道德背景的中国来说,这种无序和迷失在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无疑也是一条无可规避的道德“卡夫丁峡谷”,而且可能显得更为突出和深重。   首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完全拒斥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以重义轻利为价值取向的儒家传统伦理文化,对以利益原则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戒惧和拒斥。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在其植入中国之时,与我们既有的思想道德之间存在着严…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探索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深刻认识公众人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道德使命,充分发挥公众人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道德引领、社会凝聚等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等的求索--儒家与自由主义平等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心 《理论学刊》2004,3(5):100-101
平等,是一个对人类充满了诱惑的字眼,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之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对平等的不同设计,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平等理念。儒家学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今仍旧在各个层面对我们发生着深刻影响,而自由主义作为现当代西方的一大思想流派,也吸引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平等思想在儒家和西方自由主义那里,有着不同的诉求和表达。本文将试着对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平等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姬立玲 《求实》2006,(Z2):11-12
(一) 从炎黄时代起,中华民族就有一种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奋斗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论渊源于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十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积极进取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总纲.  相似文献   

6.
郑少翀 《唯实》2008,(8):31-35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既需要使权力政治、法治思想发扬光大,又必须积极回归于公益政治、共和精神的传统之中,因而也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无法也不应摆脱的儒家道德政治哲学——儒家社群主义,还是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尽管儒家政治哲学天然地契近于社群主义,也同时包含着新儒家认为的可以开出“外王”的自由主义因素,然而,这种从“文化文化”的二元模式导致的实践层面的苍白只能使人们陷入逻辑困境。新的政治传统的形成在于情境化的历史中的人的自由选择,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在于从实践中从传统走向新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1,(Z1):80
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张明 《理论学刊》2022,(1):64-71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釜底抽薪式的清算,一大批激进学者如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纷纷加入到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批判当中。然而,在对孔子儒学的一片讨伐声中,曾开五四时期创造风气之先的郭沫若却逆势而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学说的强烈认同。郭沫若的这种文化认同并未仅仅停留在精神思辨的层面,而是转化成了一种政治实践行为,成为他投身救亡图存革命活动的强大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认同还成为郭沫若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作为这个命题的较早提出者,郭沫若的这种探索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的制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法文化条件。民法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而我国的传统社会却严重缺失这种特质。这样,如何在民法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借鉴西欧真正意义上的民法文化,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传统儒家基于现世道德实践与体验而非宗教超验来定义理想社会的范型,因此"仁"或"良心"为协调社会的枢轴。这种时刻发挥作用的"传统",在当代具有克服现代性或曰理性化困境的价值,而在具体的政策领域,应可提供现实制度改革的伦理与道德本源。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学说本土化的探索,不可不慎思这些文化特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东玲  向绪伟 《求实》2012,(7):79-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吸收、改造了传统文化,同时,传统文化多元一体、一元主导的格局也为我们在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了文化生态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大同构想以及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的源动力来自于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和变通求新的特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耻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文化的建构中,如果说儒家是以伦理哲学见长的话,那么,道家的贡献则在于为我们的民族缔造了一种智慧哲学。它们在数千年的沧桑流变中两相辉映,互动互补,犹如双开的绚丽花朵,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点缀得异彩纷呈。道家的智慧哲学是围绕着对“道”的阐释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优秀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其内蕴的博大精深、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丰厚而独特的资源价值和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立德树人上的滋育作用、以文育人上的支持作用、时代语境上的相向作用、文化内涵上的涵养作用。发挥儒家优秀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资源作用,既要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方法论,也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切实有效的路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适宜融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整个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诞生以来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包括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在内的全人类经验的总结.这种基于深厚渊源之上的普遍性,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昔日的辉煌,而且使得她与后工业时代世界文化话语的转换之间具有了一种内在的逻辑.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历史赋予的良好机遇,以真诚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宽容的文化心态和有序的文化建构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谈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文化建设,应该打造包含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等层面在内的多重文化特质立体架构,其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确立核心价值体系为"经脉",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激发社会活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养分",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宽厚性来提高社会认同;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社会制度的科学性来保障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17.
史广全 《奋斗》2012,(9):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有许多东西可资我们进行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大国崛起和社会剧烈转型,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在剖析当代中国价值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客观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价值建设过程中吸纳自身传统文化的历史规律性,分析了对于传承传统价值观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寻找正在探索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主要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文化从产生到兴衰的历史嬗变,都与社会存在的变迁,人的生存、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需要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以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孝道文化,可以认为: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是传统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及社会需求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生命之源、存在之根.社会变革及社会存在的变化、儒家孝道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变革中的行为失当,是儒家孝道文化失落和断裂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利益博弈渗透到每个角落、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冲突的当代中国,守望孝道,弘扬儒家孝道文化,使孝道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而实现孝道文化的复兴或再生,必须使孝道理念与时代对接、与社会现实对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接,发展新孝道文化,必须注重新孝道文化的教育传播和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