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为人刚正不阿,办事刚毅果断,在用人上更是坚持唯才是举,不因皇帝的好恶而放弃任人唯贤的标准。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任用某人为官,未得准许。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那份奏章捧了上去,赵匡胤还是不同意。第三天,赵匡胤接过赵普的奏章一看,还是前天那件事,不由大怒,把奏章一撕,扔在地上。赵普却不生气,慢慢拣起奏章,糊好又捧了上去。赵匡胤恍然大悟,赵普是忠诚为国荐贤啊,即降诏任用那人为官。以后,那位官员在任职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一次,有一位军官立了军功,按规定应该升官奖励。于是,赵普就向赵匡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9日,《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发微博:"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此条微博被网友频繁转发,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随后不久,赵普就删除了相关微博,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明胶和食品安全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至4月15日中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爆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引发全国关注。这时,不由得想起点燃"导火索"的赵普,可赵普却似乎"消失"了,再也没有在《晚间新闻》中出镜,他最近一次主持该节目是4月8日。自  相似文献   

3.
有宋一代,宰相众多,但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过十几人而已。真宗朝的宰相王旦,论声望之隆,固然不能与赵普、司马先、王安石、吕蒙正、韩琦、李纲、文天祥等宰相相提并论.但与丁谓、丁大全、王钦若、蔡京、秦桧、汤思退等人相比,却也不可同日而语。王旦是政绩卓著但  相似文献   

4.
赵普之奸(上) 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边报传契丹、北汉联军南侵。朝廷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陈桥驿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顺水推舟地接受后周幼主的所谓“禅位”.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这段史实,都认为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是被动的.他是被将士们拥戴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相似文献   

5.
开卷有益     
《中国保安》2012,(13):3-3
“开卷有益”一词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乏。”据记载,太宗不仅自己践行“开卷有益”,更引领了大宋朝开卷之风尚,就连平素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闭门研读《论语》,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此段是否乃颂圣之辞,无从考证,但其表述的观点却毋庸置疑:只要翻开书本,总会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6.
一切正直的好人,也许不可能都有她那样的学识,但应当都有她那样的坚忍与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7.
俞德友 《现代领导》2009,(10):17-18
青山绿水的小城——溧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翟中秋、青年才俊董衍、凌飞翔、王渝迪等皆出自溧阳……在改革的潮流中.溧阳人走出家乡,用他们的非凡智慧、广博学识和辛勤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上海天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法忠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劳斌同志:关于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我们初步接触了信念、品性、学识这三个方面,按原定构思,现在该谈谈有关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了。我觉得,能力确实应当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能力很差,或者没有什么能力,那么即使信念再强,品性再好,学识再高,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我们能否在这方面再作些探讨?李今李今同志:你的话有一定道理。的确,人的能力对于人的素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简直就可以说:提高人的能力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关键。一般地说,如果真有信念、品性和学识,就不可能完全没有能力。一个真正具有坚强…  相似文献   

9.
非权力性影响赖以形成的动力所谓非权力性影响,是指领导干部的人格、品德、学识、才能、作风、业绩等自身因素而产生的影响,是领导干部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权力性影响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动力:1.优秀的品德。一个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自然会得到下属的敬重,对下属的品德修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品行恶劣、道德低下、庸俗无聊的领导干部无疑会被下属鄙视,自然难以在下属心目中树立应有的权威。2.渊博的知识。领导干部渊博的学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下属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2,(12):19-22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孔子、朱子伦比,他们“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孔子确实为当今社会留下了“莫大影响”,特别是宋初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为对孔子学说最经典的评述,也是当今人们对孔子学说极为热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茜 《求索》2011,(11):74-75
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一生非常注重学识素质的修为。学习是他前进的动力、智慧的源泉,是他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他的博学专精,学以致用、学以履职的学识观值得研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公安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学员英语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方法滞后,学习兴趣不高。改变这种现状,应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其兴趣,教师应学识广博、精益求精,增设英语口语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09,(2):27-27
政协委员参加涉外活动.除了应当掌握基本的礼仪原则外.还应当具备一些社交礼仪常识.特别是一些细节不可忽视。 仪态得体,在对外交往中体现个人修养、礼貌和学识,落落大方。  相似文献   

14.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24):55-55
地球表面有崇山也有深谷,世上的生物不可能一律平等,人生更不可能事事得到公平对待。天下事,往上比,心烦意乱,假如往下比,就会心满意足。人在世上,不可能不比,要看比什么。道德学识,应向上比,才能不做混蛋;财产职位,须向下比,才能戒除贪心。小人总是与人比金钱,比地位;君子总是与人比学问,比道德。  相似文献   

15.
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源于职业的自尊。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的基石,教师的学识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之源泉,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职业自尊,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态,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优质教育能否实现,关系到教育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陆永康,“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 陆永康,充满人格魅力的师表! 师表,这个词汇我知之甚早。印象中,不管是小学教师、中学老师还是大学教授,年轻的大多学识丰富风度翩翩,年长的大多鹤发童颜满腹经纶,于是,师表形象于心,便是潇洒的外表加渊博的学识。后来学会思考,才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获知师表二字之涵义: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吴迪 《文明大观》2003,(1):30-31
北京“的哥”没边没际的“京侃”习惯可谓全国扬名。所谓“京侃”就是不负责地,信口开河地东拉西扯。把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景的“小道消息”夸大一番来炫耀自己的“学识”,尤其是对外地来京人员,“的哥”们“侃”得更肆无忌惮,令乘客们非常反感。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单位的党委班子来说.团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真正的团结是在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在齐心协力抓落实、同心同德谋进取的道路中建设出来的.我们所讲的团结.是能够形成坚强领导的团结.是能够保证军令、政令畅通的团结,是党委班子围绕中心抓建设谋发展的团结。班子成员由丁任职经历工作经验各不相同.学识有差异、能力素质有强弱,有的懂组织,有的善协调.有的能参会谋.有的执行力强.有的业务精.关键是如何在差异中形成合力、凝聚力量.达到人尽其能,充分发挥合力效应.提升班子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选人用人,历来注重德才兼备。德对用人来说极为重要,必须予以强调。那么德在政治合格的前提下,如何选才?笔者以为当重“三识”,即学识、见识和胆识。如若“三识”兼有,必得良才高手。学识,一般指一个人在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干部“四化”中的“知识化”也就是对学...  相似文献   

20.
林峰 《今日浙江》2010,(13):62-62
“小人”一词流传甚为久远,古时专指社会地位卑贱或奴仆者为“小人”,现今则已成为一个特定涵义的词语,一般用于“无德者”的代称,它与“君子”相对应。“小人”由其心理特征所决定,与他是否富贵贫贱或学识多少无关,因此,“小人”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当中。“小人”气量小、心胸狭窄.爱患红眼病,嫉妒心强,或阳奉阴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