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发展与社会主义良性互动的精神实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林坚  张宝根 《唯实》2009,(12):47-51
社会主义包括理想、学说、运动和制度等方面。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实践的重要问题。还要了解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以及具体实践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军 《求实》2002,(1):11-1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予了进一步界定 ,明确了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长期建设过程 ,以及初级阶段任务完成后 ,党的奋斗目标依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明晰理论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0,(5):1-1
张闻天的一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是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与探索的艰辛历程和理论成果,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有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生活(河南)》2007,(10):17-18,3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胡乔木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胡乔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强大动力,是相互内在、互为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关系到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件大事。本文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现实基础和今后的立法任务,以及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但他从1956年开始的对走中国自己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的贡献,使他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早开拓者。探讨和研究毛泽东在这方面的历史成就,对加深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能否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关系到正确判断我国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正确规定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用心地研究了社会  相似文献   

12.
舒刚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文中,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它们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贾建芳 《红旗文稿》2012,(24):11-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扩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从纵横两个角度规范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以及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以"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更明确地揭示了各阶段探索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等具体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已经彻底告别改革开放以前那种政治建设的整体挫折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1975年经济整顿在党的经济工作史上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整顿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推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探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试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16.
文化建设的全面性与协调性○张世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方针和政策。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深刻体会这些论述,应特别领会其中关于全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要...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许多讲话和谈话中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以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以来,党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外交工作、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这些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理论根基,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得以创立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证,根据党中央有关文献的精神及理论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论述;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通,正是这些原则和理论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心一  刘爱莲 《求实》2012,(9):15-18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改革开放是"中国道路"之"中国"的特质所在。"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终极价值目标、产生基础以及具体层面相契合。物化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影响力的削弱,是"中国道路"面临挑战的价值原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建设,是从价值层面应对"中国道路"面临挑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