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小霞 《长白学刊》2011,(5):102-107
为保障被拆迁人在司法强制拆迁中的合法权利,有必要针对我国现行司法强制拆迁制度存在的困境,从完善司法强制拆迁制度必须明确两个基本前提出发,到实体上和程序上完善我国司法强制拆迁制度探索一些有益的改善途径,从而实现国家的依法而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2004,(3):76-77
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建设部制定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为当事人进行行政裁决提供了法律依据,下面根据当事人特别是被拆迁人因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原因达不成协议,并申请裁决而需要了解的有关程序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3.
浅析拆迁补偿中对被拆迁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月 《前沿》2004,(1):121-122
房屋拆迁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 ,作为弱势群体一方的被拆迁人的利益尤其容易受到损害。2 0 0 1年新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加大了对被拆迁人的保护力度。拆迁补偿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不仅明确了拆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 ,而且在拆迁补偿的标准和方式上也有了很大变化 ,体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解决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矛盾,完善相关的立法是途径之一.制定一部完整系统的调整和规范城市房屋拆迁方面的民事基本法律,严格区分公共利益的拆迁和商业性拆迁,根据其性质不同适用不同的处理原则;完善拆迁安置补偿规定,增加对被拆迁人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从而保护被拆迁人完整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5.
穗国房字[2007]951号各区分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根据《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城市住宅房屋拆迁最低补偿标准、搬迁补助费标准、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强制拆迁是近些年来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在于其所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存在缺陷.我国应废除涉嫌违宪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 ,在立法中明确强制拆迁的概念、内容,严格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为强制拆迁设计切实可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肖仕刚 《人民论坛》2014,(1):126-128
行政审判是遵循“合法性审查”还是“合理性审查”一直是法律工作中的难题,严格依照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规则之治”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比如行政拆迁裁决应在坚持合理性原则之上,尽可能涵盖对建筑面积的认定应兼顾历史和实际情况;拆迁补偿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大力保障被拆迁人的选择权等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房屋拆迁的社会公共利益目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和诸多的社会纠纷,而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是国家对公民土地使用权的征用。公权力干预私权利的合法性根据应该而且只能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目的。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法律必须有明确的界定,以防止拆迁人滥用拆迁权损害广大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从实体方面来看,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基于公共目的与公共使用;从程序方面来看,对于社会公共利益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予以客观公正地认定。  相似文献   

9.
城市拆迁的制度性问题及政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小兵 《求索》2007,(4):46-48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对实践中城市拆迁案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拆迁纠纷和拆迁违法事件的发生,与我国城市拆迁存在制度性缺陷密切相关。文章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拆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些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制度性缺陷,重新设计出我国城市拆迁中政府有效约束自身、拆迁人和被拆迁人行为和规范城市拆迁市场的政策机制框架,提出规范城市拆迁管理运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行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拆迁已成为引发社会极端事件、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主要原因。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应明确界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司法救济渠道的畅通,对城市拆迁中政府的强制行政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依法行使,依规范程序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