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科学地评价周恩来,努力研究和继承周恩来的精神遗产○李琦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工作,是在周恩来逝世以后一步步开展起来的。21年来,周恩来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回顾、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编辑出版了《...  相似文献   

2.
研究工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成果主要表现在: ①整理出版周恩来著作和研究资料,为深入推进研究提供了一大批文献,最重要的有《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周思来统一战线文选》、《周恩来教育文选》、《周思来论文艺》、《周恩来同志旅欧文集》等。②出版了多种研究周恩来的专著以及传记、大事记、年谱和图片集。近几年共出专著8种,传记2种,年谱、大事记4种,图片集3种。③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召开了各种专题  相似文献   

3.
人民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同志于2012年6月28日以94岁高龄在上海仙逝了。张瑞芳于20世纪30年代在重庆入党后,其单线联系人就是周恩来,之后风风雨雨几十年,张瑞芳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我从事周恩来的研究工作,从征集史料和一些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中,有机会接触到张瑞芳这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从1997年的第一次相见到后来的书信往来,张瑞芳老师的音容笑貌常常恍若影屏,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4.
人民表演艺术家张瑞芳于2012年6月28日以94岁高龄在上海仙逝了。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张瑞芳在重庆人党后其单线联系人就是周恩来,之后风风雨雨几十年,张瑞芳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笔者从事伟人周恩来的研究工作,在征集史料或是在有关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中,都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张瑞芳这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在周恩来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金冲及对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工作,大体说来,是在周恩来逝世后这20年中一步一步开展起来的。总理在世时,他的功绩、智慧和人品,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在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生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周恩来从战争年代养成了在夜里办公的习惯。周恩来常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晚报到他这儿,他夜里批了,第二天一早下面的同志就执行。不耽误事。1974年他已76岁高龄,患癌症已经两年,每天还工作十几个小时。华国锋和国务院的其他同志经常在夜里被叫到周恩来那里开会或研究工作,大家都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7.
博览之窗     
李达结束“守寡”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党,但他一直在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1939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托李达的学生、历史学家吕振羽看望并征求李达的意见:是否愿去延安。李达当即表示:“只要有一碗饭吃,我就愿意去。”由于周恩来出国治病,吕振羽便将此话告诉了中共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去世 2 0多年来 ,国内外对他的评价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国内的评价和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1 976年逝世悼念期间 ,中央讣告、悼词以及人民群众的评说。二、 1 981年《历史决议》通过前后 ,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评说及其对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三、 1 988年周恩来诞辰 90周年前后 ,是评价和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四、 1 998年周恩来诞辰 1 0 0周年前后 ,是评价和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海外各界人士的评说 ,主要集中在周恩来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文艺思想研究○王凤胜一、研究状况的简要回顾近20年来,在我国文艺界、文艺研究界,由于拨乱反正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进行,由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新文艺的迫切需要,周恩来文艺思想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才逐渐放射出固有的熠熠光彩。其研究工作,也逐渐...  相似文献   

10.
这次研讨会,在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究工作中,是一次盛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对刘少奇的研究工作起步比较迟,大体上是从1980年他的冤案得到平反开始的。最初,这方面的文章更多地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在批判林...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问题,主持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工作。在周恩来的重视下,电子计算机研制被列入了科学规划,国家加大了对计算机学科建设的投入。随着对计算机等新技术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周恩来又感到发展计算机等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急的任务,提出和确定了四项"紧急措施",大力加紧发展计算机、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研究工作。"紧急措施"将新技术从科学领域扩展到工业和国防领域,使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电子产业成为国家重器,保障了"两弹一星"事业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军事思想研究的方方面面显示出这样的突出特点:回忆怀念和纪实性作品始终占有较大比重;军事生涯及贡献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总体发展看,已从感性认识阶段进入自觉的理性研究阶段,从单一角度研究开始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今后需进一步深化总体研究,拓展他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比较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研究队伍,以使得周恩来军事思想的研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徐行  陈晓辰 《党的文献》2019,(1):111-116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南开大学主办了第五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共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学者们围绕周恩来的历史功绩和品格风范、周恩来与中国政党和中国政治、周恩来的人际世界和统一战线、周恩来早期史实考证及民主革命时期生平思想、周恩来与新中国建设、周恩来外交思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看出,当前中外学者对周恩来研究热度不减,对其历史地位予以充分肯定。传统研究热点仍在,但研究方向已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少学者利用了新史料,采用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深化了周恩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周恩来的各类著作到 2 0 0 0年已经有2 0 0余部。国内外的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恩来这一历史伟人进行评说。 2 0 0 1年 1 0月 ,刘济生教授《解读周恩来》又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周恩来作了研究 ,读来颇感新鲜。第一 ,研究了周恩来和传统文化的关系。2 0多年来 ,许多学者谈到了周恩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但对这一问题都略而述之。《解读周恩来》一书则用很大篇幅论述了周恩来和儒家、道家、佛家、侠家的关系 ,且都是分别论述 ,也有很强的学理性。作者认为幼年、少年的周恩来受到儒、道、释、侠的浓厚影响 ,五四运动之后 ,周恩来才逐步…  相似文献   

15.
李玉勤 《党史纵横》2012,(11):18-19,17
1974年,76岁高龄的周恩来患癌症已经两年,但他依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华国锋和国务院的其他同志经常在夜里被叫到他那儿开会或研究工作,大家习以为常。这年4月18日凌晨2点半,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厅找华国锋谈话,要华国锋复查贺龙的案子。贺龙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文革"爆发后,与贺龙一起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罗瑞卿被打倒。随即,林彪把矛头又对准了贺龙,从1966年8月起散布贺龙"到处插手"、"夺权"的谣言。中央文革积极配合,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诬蔑说:贺龙和彭真搞"二月兵变"。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海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就特别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当时在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下面,专门设置了组织台籍同胞进行革命活动的台湾区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主持和筹划了我们党的对台工作。1975年底,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体温高达39℃的情况下,仍然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和对台领导小组负责人谈对台工作,询问台湾近况和在台老朋友的情况。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周恩来为了台湾回归祖国,贡献了毕生的心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全国翠人运动的中心。瞿秋白、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党中央领导都曾亲自参加领导上海工人运动,有的还深入到一些主要的工厂企业开展工作。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有着艰苦奋斗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上海党史和工运史是整个中共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当时党在白区城市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留下的历史文献资料屈指可数,因而给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多次到闽西,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党、政、军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缅怀周恩来在闽西的丰功伟绩,本文试图从周恩来率南昌起义军入闽、周恩来与古田会议、周恩来与闽西“肃社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就特别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当时在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下面,专门设置了组织台籍同胞进行革命活动的台湾区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主持和筹划了我们党的对台工作。1975年底,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体温高达38.7℃,躺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的情况下,约对台领导小组的负责人罗青长谈对台工作,询问台湾近况和在台老朋友的情况。这是他最后一次找部门领导人谈话。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生前的意愿,把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周恩来为了台湾回归祖国,贡献了毕生的心力。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6,(3)
正(接上期)韩宗琦担负起晚辈的责任。为周恩来理了20余年发的北京饭店的朱师傅,为周恩来理完了最后一次发后,悄悄地将一缕灰白头发保存了下来1976年1月8日中午,送周恩来遗体的车队从北门开进了北京医院。周恩来遗体运到北京医院太平间后,医护人员和警卫、秘书兵分两路,分头处理后事:第一路即医护人员对周恩来的遗体进行解剖;第二路即身边人员去为周恩来准备寿衣与骨灰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