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战后,国际体系中的力量结构、秩序规范及互动模式均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力量正不断上升的大国,必定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从中国的周边外交看,中国的身份定位明确而丰富:在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变动中,做平等者而非支配者;在国际体系秩序变动中,做社会秩序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而非力量秩序的挑战者;在国际体系互动性变化中,做平等互利的合作者,而非只顾私利的"搭便车者"。  相似文献   

2.
以10年的尺度来衡量,直销作为一种异质的商业力量,是对于正在形成的中国商业社会的持续测试和考验。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1999,(11)
自本刊今年第9期发表《该反省了,梁晓声——从梁晓声对“第三者”的盲人摸象谈起》一文(已注明不代表本刊观点),并欢迎广大读者争鸣与讨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对此文及“第三者”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深入的探讨对我们正确认识“第三者”这个敏感话题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亚太甚至远到俄罗斯、中亚、中东和欧盟等地的经济力量都日益扩大,这越来越影响到中国的近邻和主要贸易伙伴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13%的年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料到,在下一个10年,中国将从购买力平价角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日本经济不能摆脱萧条,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经把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工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统一的商业体系和迅  相似文献   

5.
"第三者"侵害夫妻忠实关系,其行为本质上侵害合法配偶权,应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以婚姻合法性为前提,在保护无过错方配偶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隐私权。应填补第三者离婚损害赔偿法律空缺,不断建立和完善"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媒体     
《南风窗》2006,(10)
[看中国]中国商业并购的新面孔很难为中国的商业并购下个定义,在一些外国人满意而归的同时,另一些外国人却十分失望。但是仔细观察一番现有的并购案例后,乐观主义者对中国的并购活动充满信心。让乐观主义者对在中国的并购充满信心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工作不透明的现象正在逐步改进,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在防止国家经济命脉被外国人掌握的同时,中国继续扩大接受外国并购的行业数目。中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除了一些核心部门,如国防、能源等,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国有部门。目前,大约每年有4000~5000家国企被私人资本并购,剩余的国企…  相似文献   

7.
甄静慧  钟智 《南风窗》2013,(15):84-87
吴冲把商业领域的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带进公益机构,但"真爱梦想"不从项目经费中提取管理费的运作模式,在公益圈子里却有点"讨人嫌"。从繁荣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从逐利的商业到立德的慈善—吴冲带着21世纪的商业管理工具穿越回原始"蛮荒"的公益"丛林"了,有如一个"搅局者",既石破天惊,又难免令人心生疑虑。  相似文献   

8.
昨日,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拉开大幕。同期还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投资峰会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重要纪念活动。东盟10国经济多数复苏,中国急需贸易多元化,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全面牵手,已经势不可挡。时下,局面洞开,中国资本纵横全球的脚步且徐且疾,尚处于磨合准备期。东盟10国人口5亿,华人2000多万(占中国海外华人总数的80%),这些华人与中国人脉、文脉并通,形成商业基础,其中尤以马来西亚为胜。适逢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刚刚从马来西亚公务回身,茅先生以经济学者之目光对该国的全景扫描,常识之中见思想之软力量。  相似文献   

9.
李刚用鲜血告诉人们,当业主的基本权利甚至基本生活需求被掌握在一个商业力量手中的时候,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的城市社区自治意愿必定爆发。他跟房地产商之间的抗争故事,将会以不同的版本在未来的中国城市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10.
读者     
《南风窗》2005,(4)
商业的根本力量就在于“可复制”——微观层面,产品由此获得市场规模;中观层面,经理人由此变为一个阶层;宏观层面,企业成败由此成为群体命题。而目前中国,这种可复制最多只到一个半层面,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王丰 《南风窗》2007,(8):63-64
好的商业故事总会任性地按照它自身的脉络前行。中国本土汽车力量的崛起期其实正在发生,再过10年,也许人们就会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主角或者嘘叹一声: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地成配角或局外人了呢?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初进入媒体视野以来,大陆和香港两地传媒,在四波接力式报道浪潮中,为嘉利来案从商业纠纷转变为公共事件缔造了“公共空间”。媒体的曝光,学者的评说,社会名流的参与,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新兴力量和传统力量的合流,将一起普通的商业纠纷急速演进为焦点话题。从“嘉利来大坑”到“北京门事件”,媒体并非唯一的力量,以法学家为主导的学术界,是促使嘉利来案迅速公共化的催化剂。抛却嘉利来案本身的是非曲直不论,仅看两个阵营的力量对比,堪称势均力敌。但是,因为大多数媒体和学术界的加盟,舆论的天平最终倒向嘉利来。这样的结果或许并不公正,可它并不影响我们对“商业纠纷何以转变为政治事件”这一现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日前,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有关规定,中国商业名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正式认定2001年中国商业名牌。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西单商场的“三实”(实实在在的商品、实实在在的价格、实实在在的服务)服务品牌被认定为“中国商业服务名牌”。.(栏目主持人王丽葛文龙)西单商场荣获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建交到2018年经贸摩擦升级为"贸易战",中美关系经历了40年变迁。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华认知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国内利益集团推波助澜,急于寻找竞争对手。特朗普本人及其执政团队的保守主义倾向加快了美对华示强的步伐,将中国定性为"修正主义者"和"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要与中国进行"全政府""全社会"竞争。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调整导致中美关系遭遇建交以来的艰难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从美国战略目标和实力匹配度、中美力量再平衡、两国相互依存度及大国关系等方面看,在构建新的力量平衡过程中,中美关系会有起伏和波动,但总体可控,两国关系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力量下降、思想彷徨、探索艰难时期开始进入信念重启、目标重建、力量重兴的新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必将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能实现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世界左翼力量有着巨大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和强盛,必然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形成了以间谍卫星、侦察飞机、电子测控船以及星罗棋布的监听站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式侦察系统,能够对中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每逢中国发生重大事件,美国还会相应地增加侦察力量。神舟六号的发射被美国情报界认为是了解中国科技水平的绝佳机会,因此,美国整合情报力量,试图从太空到海洋、从天空到陆地,实现对神舟六号的全面监视。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15日至30日,广交会将迎来它创办50周年、第100届盛会。广交会从改革开放前中国唯一的外贸渠道,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其市场可以分割、其模式可以复制的贸易平台,可以说见证了中国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商业文明扩展的历史。商业自古就有,商业文明则是“进步”的产物,而商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相互改变和型塑,更是任何一个伟大民族迟早面临的考验。商业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互动商业与政治,看似关系很远实则关系很近。早在古希腊时期,当时的雅典是与斯巴达相对立的强大的海上强国,同时也是一直被后世称道的高度发达的民主城邦,伯里克利的演说至…  相似文献   

18.
本土企业价值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告别2004年之际,创维黄宏生与中航油陈久霖,民企与国企的两个明星代表,在海外资本市场上使中国企业的价值再次蒙羞。2004年以来,转型社会空前爆发的社会压力与大国企强势崛起的挤压,加之跨国公司的战略深入,使真正本土的企业力量,围绕基本的生存与发展,被迫要同时在三个方向寻求企业价值的重建:在全球竞争中,寻求突破被挤压在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命运;在剧烈转型社会,寻求主流的价值认同;在内外突围中,建立清晰的商业伦理。这成为未来最重大的趋势。改革就是缔造出一幅商业成为一个国家创造力的重心的蓝图,企业的缔造者和强大者,将在中国崛起的历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剧烈的社会转型中所蕴含的利益与价值分裂,正在撕裂这个蓝本的草图。企业价值,陷入了危机的漩涡。  相似文献   

19.
《商业周刊》国际部亚洲版的编辑安彼德先生多年前在《商业周刊》亚洲版工作。他在香港生活了7年,多次进入中国内地撰写有关报道,回到美国后,他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度关注。7月9日,在美国纽约《商业周刊》总部,这位坦诚的资深经济编辑向记者陈述了他对于中国经济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中国的经济经常使我们很困惑。从数据上看很乐观,但有些数据不大可靠。在中国的大城市能够感到中国比较好,但是内地比较萧条,在北方的工业地区显得格  相似文献   

20.
雷墨 《南风窗》2014,(25):22-24
<正>中美日关系本质上都是双边运行,但三国中一直存在着"超级第三者"。也就是说,中美日三国中,一方总在另两方的双边关系中充当"超级第三者"角色,对双边关系起着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北京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实现了握手,给近年来紧张的中日关系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曙光。随后中美首脑会晤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也使不太顺畅的中美关系出现了良性互动的迹象。但这种"乐观"局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今年年底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