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结束50多年来,泰国经济在泰国政府的引导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不仅以每年平均7—8%的高速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进入世界前30位行列,而且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3年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首次超过农业.1985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又首次超过农业产品的出口.1992年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6.1%.在第八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泰国政府又出台了许多鼓励措施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并计划制造业的增长率为11.6%左右.也就是说泰国的制造业在今后的时期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地位的钟表业,自1968年在泰国兴起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钟表成品及部件的出口值迅速增加,从1988年的13.63亿铁增加到1994年的98.27亿铢,平均年增长率是40%;同时,相关产品的进口则日趋下降,形成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顺差.尽管1995年出口速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可观的出口值,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钟表业在泰国的国民经济中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早在1954年泰国就颁施鼓励社会投资条例,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但因政局不稳,社会动荡,进展缓慢。1961年开始实行经济发展计划,并修订鼓励投资条例,因此人们把1961年当作泰国工业化的起始时间,许多统计数字也从1961年开始。30年来泰国工业有很大发展,行业从70多个增加为2000多个,按当年价格计算,制造业产值从1960年的  相似文献   

3.
越共“八大”通过了《关于1996一2000年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任务、计划的报告》。为了贯彻和落实《报告》精神,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根据1996-2000年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制定以下十一项具体计划:1、工业发展计划。着重研究和提出各项解决措施以促进生产企业技术改革,促进各个优势领域和部门的发展,在粮食食品加工业上发展拳头工业产品。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发展电子工业、电信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形成各个工业网络(包括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领域),为建设新的工业基础创造有利条件。加速发展农村和城效工业,尤其注…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产业地理集中度等统计模型,以1998年到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东北三省与江浙沪制造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明显低于江浙沪的制造业发展层级,规模优势仍然集中在传统重化工业上,依靠能源、资源的优势发展了自己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尽管发展程度落后于江浙沪等省市,但从数据的分析中也看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生产与深加工方面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在新型制造业领域也逐渐赢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今后东北三省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第六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泰国开始执行第六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下简称第六个五年计划),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的,有那些特点?一从1961年到1986年期间泰国共实施了五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十八倍,从1961年的549亿铢增加到1985年的10,475亿铢,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到1965年已达19.8%,超过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总成就在1979年年中开展的经济重组计划已经显示了积极的效果。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已由1979年的9.3%增至1980年的10.2%。1981年对新加坡的经济来说又是一个好年景。同西方萧条的经济状况相反,新加坡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令人称赞的9.9%逐年增长。对此种增长作出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私人方面加速对设备和装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8.
1980年是印尼政府实施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射(1979年—1983年)的第二年。这一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如:重视农业的发展;继续推行工业化计划(其中包括: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和发展炼油业、大力开发天然气和煤、积极发展加工制造业、加紧兴建水力、地热和火力发电中心);继续促进非石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由于油价急剧上涨,对外贸易收支盈余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1980年印尼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新加坡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1987年的统计,制造业产值占新加坡国内总产值的27%,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以雇员为准)占总劳力的26.7%。这两个几乎一样的数字在新加坡这一年各个产业的对应比重中都是最高的。这充分显示出制造业的强有力地位和雄厚实力。制造业产值比重之高靠什么支撑?换言之,在制造业内部,哪个(哪些)部门是其发展支柱?我们可从1990、1991两年各部门的附加值份额来阐析这一问题。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统计,这两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泰国制造工业非常落后,外国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也就微不足道:投资规模小,1954年制造业仅占外资额的7%左右。投资行业也很有限,不外是若干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投资者也几乎为英国所囊括,1954年占外资额的80%以上。六十年代以来,泰国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同时泰国政府也实施了奖励外国投资的法令,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对制造业投资的规模明显扩大,1986年泰国投资局批准的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申请额为28.84亿铢,占外国直接投  相似文献   

11.
印度国内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总的来看持疑虑、排斥和警惕的态度,致使印度政府至今未能给予明确支持。针对印度的认知和反应,中国应对印度的合作持有坚定信心,明确提出"丝路文化交流"方案以对接印度的"季风计划",深化双方经济合作和力求在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强双方知识界和媒体交流,避免误判,并争取印度周边国家的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国内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总的来看持疑虑、排斥和警惕的态度,致使印度政府至今未能给予明确支持。针对印度的认知和反应,中国应对印度的合作持有坚定信心,明确提出"丝路文化交流"方案以对接印度的"季风计划",深化双方经济合作和力求在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强双方知识界和媒体交流,避免误判,并争取印度周边国家的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东盟五国制造业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对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不同,新兴制造业兴起;制造业结构相似度低,优势产品不同;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高级化,附加值仍较低。最后,探讨影响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竞选时要"变革"美国的重要战略,但5年多过去了,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仍然外移,制造业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比重在加大;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增加,GDP中制造业的产值在相对下降;制造业带来的就业在美国总就业中的比重没有增加,相对有所下滑;美国制造业的进出口的逆差仍在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在美国总出口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变化都不大等等。因此,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从目前看,成效不彰。  相似文献   

15.
印度制造业发展潜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佳 《亚非纵横》2010,(1):9-15
自2004年印度政府提出制造业发展战略以来,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印制造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印政府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印制造业增长虽放缓,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会提高。然而,印制造业的崛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汽车是泰国重要的运输工具。它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61年至1966年泰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泰国政府投资修筑了多条公路,其中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从而促进了汽车装配和制造业的兴旺。加上泰国的地理条件和交通特点,汽车运输比火车、轮船等其它方式的运输方便、迅速、及时、服务范围广,并可以直接运到目的地,无须作多次搬运,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经济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按197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拉美十九个国家制造业产值在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950年为20%,1978年已上升到  相似文献   

18.
截至1985年,巴西累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约二百三十亿美元,主要为美国资本, 约四百家跨国公司在巴西设有子公司。近年来,每年进入巴西的外国直接投资约十亿美元左右。巴西引进外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而且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五十年代末,巴西引进外资的重点是修筑公路、铁路、桥梁,建设港口、码头、矿山等基础设施,同时开始引进汽车和船舶制造技术。六十年代以后,重点转向制造业领域,开始主要是引进消费性产品制造技术,生产电视机、冰箱等高档消费品,以替代进口;六十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发展石油、钢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2月28日巴西政府颁布“稳定经济计划”(克鲁扎多计划)至今,已有两年的历程。国内外经济界对巴西这一计划的成败得失褒贬不一。对一项经济计划的成败得失须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计划完成情况及近期效果;二是计划对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即远期效果。此外,对一项经济计划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不能只论一点不及其余。对萨尔内政府以稳定经济、降低通货膨胀为目标,以冻结物价为主要手段的克鲁扎多计划进行一些回顾与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马来西亚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生产方面的现状加以分析并对其今后进行展望。以下首先概括一下宏观经济,并就1990年以后的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加以分析。接着阐述一下7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发展及其政策。进而就目前马来西亚经济所面临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和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