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9,(24):111-112
生命权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作为最严厉的刑罚,死刑制度的存留一直是讨论的焦点。目前,国际社会上已有不少国家废除了死刑,保留死刑的国家对死刑的适用也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本文从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历史,支持者和反对者所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得出就我国国情应当保留死刑的结论及其理由。  相似文献   

2.
陈丹 《法制博览》2013,(7):23-24,4
早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一些犯罪中死刑的存废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毒品犯罪中的死刑规定是否应该废除的问题也有众多见解,部分学者认为诸如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应当废除死刑的适用,也有部分反对这一观点。他们或从死刑废除运动的角度或从罪行相当的角度或从死刑的利弊角度来讨论是否应当废除毒品犯罪中的死刑,但似乎这些观点并未被采纳,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死刑罪名中并不包含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那么毒品犯罪中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又为何保留原来的规定,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的得到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论死刑存废     
从1764年意大利贝卡利亚先生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死刑的存废之争已经持续了二百多年,我国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也持续了20年左右。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针对死刑存废的声音,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议200多年间从未停止过。在当前世界人权运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死刑存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死刑废除论的起源、死刑存废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于死刑存废之争由来已久,本文我将深入分析死刑仍然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当下的国情阐明死刑制度仍需存在一定的时间,但需要不断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死刑是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刑罚手段,它剥夺的是一个自然人最重要的权利—生命权。本文结合功利主义刑罚观,阐述死刑在我国的保留适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死刑的现实应用,并对我国在未来适用死刑问题的发展路径进行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包括早期的吴英案一直到曾成杰案件,我国法学界对于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废止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一直处于争议热点中的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废止之争,包括死刑保留论和死刑废除论,随后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废除集资诈骗罪死刑是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要求,从死刑废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一个长期被世界各国立法或民意机构所讨论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化、伦理、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被反复讨论的焦点,除了顺应国际人道主义之外,还在于死刑这一制度是否违背了宪法对公民生命权和人性尊严的保护。而且对于一国的刑罚政策的讨论,必定是无法绕过宪法的,所以从宪法学的角度下思考死刑的存废问题则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就死刑存续阶段的犯罪情况来看,死刑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威慑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死刑并没有降低犯罪事件发生率,死刑的存续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死刑缓期制度是中国刑事立法所独创的一项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我国死刑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状况和现实条件,使得我国暂且不可以废除死刑立即执行制度。这也是目前我国加大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运用的原因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相应产生的现实问题不容小觑。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完善立法,并将死刑缓期执行作为判处死刑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10.
死刑存废与否,学术界的讨论从未停止,死刑往往牵动着普通民众的心,司法工作人员在此类案件中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我国应否废除死刑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法治及刑罚的最终目的,其次是要基于中国之现实,最后还应当看到中外间、地区间的差异。中国死刑存废问题不能被所谓的废除死刑潮流牵制,无原则的去迎合这种所谓的潮流,中国的死刑存废必须根据中国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死刑是一种剥夺生命的极刑。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死刑存在的价值越来越被各国人民所怀疑。根据刑罚自古以来的演变进程及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难看出死刑制度被废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摆脱改革死刑的僵局,真正踏上废止死刑之路,要从各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本刊2011年第5期杜兆勇先生的大作“废除死刑需要观念先行”,激发了笔者的另类思考并望求教于杜先生及同仁:曾几何时,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废除死刑和保留死刑之争已演变成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辨。  相似文献   

13.
王长鹏 《法制博览》2015,(5):121-122
2013年,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75个国家和地区保留死刑;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仅有58个国家宣判了死刑;且在宣判死刑的国家中,仅有22个国家执行了死刑,在全球来看,仅有少数国家尚保留死刑。基于我国特殊国情,目前尚不具备在立法上即刻废止死刑的各种条件,然而从《刑法修正案(八)》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我国正努力缩减死刑适用范围的事实已是有目共睹。本文将从全球死刑废除的趋势出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再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对我国逐步废止死刑的路径选择予以探究,以期对我国死刑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徐瑛 《法制博览》2015,(5):133-134
死刑作为刑罚的一种,具有其独特性,与其他的刑罚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严厉性。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权问题,死刑的存在与人权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生命权,似乎显得极其不和谐。其实不然,本文作者认为我国死刑的存废都是站在人权保障的立场上加以考虑,都是以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吴勇太 《法制博览》2015,(8):215-216
死刑赦免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履行我国国际义务,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纠正死刑案件的错判、误判,维护我国法律的公正、正义。完善我国死刑赦免制度应该从主体机关、适用范围、赦免程序和实质性条件等方面着手改革,使死刑赦免符合社会新形势的改革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法制博览》2016,(33):77-78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历史上遭受到这种严酷的被剥夺生命的刑罚单位往往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人。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随着当今世界越来越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保障人权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废除死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有很多国家彻底废除了死刑,还有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明文废除死刑,但在过去的10年内从未再执行过死刑,也可以视为事实上废除了死刑。直至2014年,没有废除该刑罚的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和亚洲地区。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有枪决、绞刑、斩首、电刑、毒气、石刑、注射等。死刑的存废,成为近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将从死刑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发展现状结合案例来论述死刑的存废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人类法治社会的发展而言,死刑曾经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为,而如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死刑的关注与讨论。当前,全球部分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而考虑到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死刑依旧被保留了下来,而本文则针对我国死刑制度中的相关问题做出了部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许赢 《法制博览》2013,(2):86+85
老年人刑罚免除死刑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这一做法不仅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刑事政策和历史发展规律,而且顺应了当代法律的发展趋势,并对其现实的法律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刘丹 《法制博览》2013,(9):100+99
死刑是以剥夺生命的形式来惩罚犯罪的严厉刑罚,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探讨在人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死刑的存废与发展问题,对于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甚而社会主义法治的长足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外死刑制度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的对比思索,探讨死刑制度在当前的中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如果存在应该如何改善发展的问题,从而对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死刑制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