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范军  王瑶 《行政法制》2005,(1):10-11,15
一、对传统宪法概论的介绍与分析,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概念的界定表述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3、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4、宪法是分配法权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5、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6、宪法乃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李成日 《法制与社会》2011,(18):294-294
宪法是近代民主制度的产物,它是法治及宪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制定过四部宪法,目前实施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该宪法经历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正。宪法的每次变动直接反映着国情的变化,包括统治理念及方式、国家义务及国家目标、各阶层力量、国家各机构权责、公民的权利义务的变化等。虽然宪法对国家的命运、政府的运作、公民权利的保护方面都极为重要,但因其很少直接地约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很多公民对宪法的知之甚少,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个别人认为宪法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本文要通过论述当今宪法的作用,提高民众(包括我们法律人)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刊发了《宪法课》的长文,宪法学者王人博指出,“宪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分权保持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而限权的最终目的则是保障每个老百姓的公民权利”。乇人博还说:“校园里需要宪法课,我们的社会当然也需要一堂宪法课。”每天耳濡目染,大家自然会认为宪法就是约束政府行为的。王人博新书中有句话:“宪法像毕业证,它记载了学业的结果。拿在手里若有一种沉甸甸感,那这个民族就毕业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律价值的组成部分或特殊表现的宪法价值,就是蕴含着主体价值需要(或价值预期)的宪法在与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主体发生的效应。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宪法作为人的价值需要的对象化产物,本身蕴含着应然价值;另一方面,宪法反过来对主体发生效应,以促使应然价值转化为实然价值。宪法价值是在宪法价值关系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宪法价值关系就是主体为创造和实现宪法价值而与客体发生的关系。宪法价值关系是揭示宪法价值的一把钥匙,而要弄清宪法价值关系,首先就要对宪法价值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和中介进行科学的分…  相似文献   

5.
生命权集中体现了人的价值与尊严,构成了宪法价值的基础和核心。生命权的宪法化体现了生命权是国家与社会的最高价值,在任何情况下国家不能把人的生命权作为实施统治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生命权的宪法确认则意味着国家或政府负有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命权的道德的、法律义务,使生命权成为社会共同体价值体系的基础。21世纪的社会发展对生命权的宪法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主动、积极地寻求扩大生命权价值的有效形式,强化生命权的宪法保障,为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知识、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宪法部分内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宪法是建国以来较好的一部宪法。但由于受时代发展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宪法中的某些条款已难以适应今天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现实,虽然1988年、1993年先后两次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闭幕不久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但笔者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仍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必要,作为一家之言,笔者愿意大胆提出,与大家共商榷。一、关于公民的财产权财产权是公民重要权利之一,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是当今各国宪法的通例。同前几部宪法相比,现行宪法将公民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纳入宪法的保护范围内,九届人大…  相似文献   

7.
人权,通俗来说,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的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程度,体现了这个国家实行民主宪政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8.
变迁与比较:宪法文本描绘的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宪法的变迁,宪法描绘的人的形象也随之变迁。特定社会与时代关于人的想像,既支配了宪法文本中人的形象,也支配了宪法本身的精神与风格。从历史上看,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最初的宪法所规定的人,主要是"身份的人",此可谓第一阶段宪法的人的形象。第二阶段的宪法,塑造了"平等而自由的人"。第三阶段的宪法,在继续塑造"平等而自由的人"的同时,还刻画了一种新的形象——"处于弱势而需要帮助的人"。至于中国共产党主持制定的宪法,由于主持者长期恪守革命党的角色,因此宪法规定的人的形象,长期呈现出相互对抗的敌我关系。随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向执政党的转型,特别是1982年以后,宪法描述的人才开始走出敌我二元划分,塑造了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形象与作为个体的公民形象。  相似文献   

9.
宋新 《新法规月刊》2016,(6):124-1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将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作为宪法的基础和最高价值,不仅基于对历史的深刻反省,而且与基督教传统和康德哲学有密切联系。神和人的理性都认同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如果国家把个人当作客体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使个人失去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的形象时,就侵犯了人的尊严。德国宪法上的人的尊严涵盖个人自决、身体和私生活领域不受侵犯、最低生存保障等方面。我国宪法第38条侧重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与人的尊严尚有距离,思想基础也未集中于人是目的。德国的客体公式及目的工具理论具有参考价值,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炼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格尊严理论。  相似文献   

10.
荆墨 《政府法制》2013,(30):39-39
美国的法律一直是很多人研究的对象,其中,美国法律的基础——宪法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2013年5月.美国著名女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一书中文版面世,为正在努力重塑法治精神的中国读者再现了美国宪法制定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国家的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其实不然。在我们国家,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长期破坏和践踏宪法,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能否贯彻执行,理所当然地表现了莫大的关心。另外,也有一些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有极少数人甚至认为,违反宪法不算违法,不能依法予以制裁。因此,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宪法理论问题,而且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决定对现行宪法进行全面的修改,并把它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宪法在我们国家生活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仅就如何保证充分发挥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问题,着重从理论上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宪法的人类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华 《法学评论》2007,25(5):3-14
人是宪法的起点,也是宪法的归宿。宪法与人一样,都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人类正是在营造环境的过程之中创造了诸种法则。与所有法则之存在一样,宪法的存在也以人之存在为条件,但这种以人为条件的存在,又以其特有的方式渗入人的存在,成为人之存在的有机成分。如果说,人之存在的创造性本能构成了宪法制度得以优化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宪法之存在的规范性本质则构成了人类有组织之存在得以续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11,(12):8-9
选举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统称,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除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011年至2012年,  相似文献   

14.
从人、共同体、宪法三者的逻辑关联和互动出发,宪法权利是人参与共同体各种社会关系的资格和凭此获得的利益,据此人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宪法权利体系提供了一种基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体系法则。遵循这一法则,宪法权利体系可以视为"宪法权利价值体系"、"宪法权利规范体系"、"宪法义务体系"与"宪法权利运行体系"四者的有机构成。宪法权利体系理论摆脱了先验性和无逻辑的指控,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有关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预设及由此引发的现代权利困境,有助于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利理论,据此可有效指引转型期中国宪法权利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15.
3月18日,中国法学会举行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修宪意义重大,它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宪法依据,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抓住这个契机,加大对宪法宣传的力度,兴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立政关系法:宪法概念的新定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传统的宪法定义未能揭示它的本质属性,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宪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因而它的定义为“宪法是调整狭义政治关系即人们在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作者认为这个定义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很不完善,可以用“立政”一词来表示人们参与、组织、争夺国家政权的行为和活动,相应的社会关系便是“立政关系”。“立政”作为表示宪法中心内涵的一个重要概念,必然引出“立政关系”、“立政主体”、“立政权”、“立政方式”和“立政程序”等一系列相关的新概念。于是,作者将上述宪法定义进一步改为:“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文章认为宪法定义为“立政法和立政关系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变更,将在整体上对我国宪法学理论体系带来一些有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不成文宪法本是个宪法文化类型的概念,不是宪法渊源的概念。只有规范与牵制权力运行的规范才可能是不成文宪法。任何宪法的精神都当是人的自由与解放,侵犯人的尊严的规范不可能是不成文宪法。判断不成文宪法当遵守三大标准:符合宪法精神、不违反宪法典、具有宪法位阶。不成文宪法的存在依赖不成文宪政,而世界上不存在任何违反宪法文本的宪政。不成文宪法的学理基础不能仅仅来源于经验性事实,它必须同时源于价值预设。中国是否存在不成文宪法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任何权力扩张行为及其规范都当排除在外,强权≠宪法当是宪法学的金科玉律。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宪法的价值基础。作为一般性的普遍规则,宪法必须遵循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则,这些法则构成宪法的合法性标准。宪法的道德价值不可避免地与理性价值相结合,宪法的道德思维是助就这种结合的内在因素。作为规则,宪法必须被解读,任何宪法的解读都是人的解读,因而都是道德的解读,因为人都是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他在法学,特别是在宪法学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本文即对周恩来的宪法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周恩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通过分析宪法的产生,科学揭示了宪法的内涵。他认为,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社会革命的结晶,是“国家的根本法律”。①这表明,宪法首先是法律,它具有与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其他一般法律相同的特性,即它们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但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于1987年11月25日至2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到会的全国宪法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140余人。与会同志就宪法与体制改革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