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时代背景与政治任务不同,对党建目标的定位与表述也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党建主题、党建目标、党建侧重点的历史轨迹与发展变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标志着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与建设目标的认识到达新的历史高度.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是切实解决党建突出问题的目标指向与根本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党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以及改进当前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有许多新观点,新见解。系统梳理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如何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理念,提出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新布局,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执政党的新目标,突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领导党和国家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过程中,把握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形成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5.
张会刚 《湘潮》2013,(6):6-6
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目标,文章从服务型执政党的内涵,建设意义,以及如何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新定位,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把"三型"政党确立为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创新价值党的建设目标就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设计,它从来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作用就是从总体上规划党的建设方向,为党的建设定位。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看,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发展与政党建设模式对一个政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些西方国家政党选择了"选举型"的政党模式。工人阶级政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简称建设“三型”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的相关讲话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科学内涵、建设任务、理念原则、基本要求,初步勾画出建设“三型”政党基本框架和实践路径.它既传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学习服务创新的优秀思想成果,又有自己独立思考、创新思考、战略思考,把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学习、服务、创新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执政党建设理论有新的发展,主要是在党建总体布局上的一种理论深化和党建重点颔域措施的具体化: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执政党建设的六项基本经验,针对新形势下党建面临的六大问题部署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突出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新时期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目标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梁晓宇 《探索》2013,(1):36-4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和新目标,只有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其精髓实质,才能更好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要求坚持科学的制度规范,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贯穿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一条红线。江泽民同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荣臣 《理论学刊》2012,(6):25-30,127,128
党的建设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党的经验和传统。今天,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方位构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使党的建设理论着眼于回答现实问题、着眼于实践应用、力避过分学理化倾向等。要把党的建设放到历史的纬度来思考,不断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把党的建设放到现实的空间来审视,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把党的建设放到长期执政的战略层面来把握,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自我改造。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的建设目标新定位,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党建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党属性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转换必须保持革命本色永恒不变。党的建设布局新框架,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新增加的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制度建设不再与其它几方面建设并列而是贯穿其中,体现了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建设任务新指向,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纪律建设挺在前面。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在根治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时,必须把纪律建设挺在前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要更好地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建好执政党等重大问题。它还深刻分析了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目标,并全面部署了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建设的新任务,特别强调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纲要》紧紧围绕执政党建设这个主题,反复强调:“一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相似文献   

16.
左吉祥 《学习论坛》2008,24(9):17-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卓越贡献.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科学化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厘清了思路、提供了新的坐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新要求的主动调适和积极回应,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自觉运用,是建设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战略抉择。"科学化"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了方向,科学化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形成和提出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这一战略思想,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了总体部署,这一部署包括目标建设、根本建设和具体建设三个层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表明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科学化重大命题,蕴含着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空间。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质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主观性、片面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实践催生的新命题;要以世界眼光认识政党执政活动的普遍规律;总结六十多年来中国执政党建设经验,从总体上把握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分析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把对规律的认识具体化;把握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韩久根 《新视野》2015,(3):5-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针对新的发展时期如何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价值尺度,引领着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新规范,不仅推动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