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十七年科技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发展科学事业、奖励科学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七年科技法制建设以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规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苏联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十七年科技法律制度的运行,不仅贯穿于建国初期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而且蕴蓄于中国共产党人立法、司法和守法的法律意识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和铸就的红都精神,是我们革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光彩夺目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新世纪新阶段,深刻认识和挖掘红都精神的基本内涵,彰显其时代意义,对于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着自己的科学思想,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再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一条开放而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链,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正是循着邓小平这样的思想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现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本观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主要有: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现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有了新阐释、理论内容上有了新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新拓展;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等.  相似文献   

6.
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型军事领导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之源、之本、之基。它萌芽于大革命,形成于土地革命,成熟于抗日战争,发展于解放战争。在大革命中萌芽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第2期发表《造国论》,倡议"组织真正的国民军"。所谓"真正的国民军",就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军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建  相似文献   

7.
杨增岽 《前线》2023,(11):4-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大历史观视野下的理论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具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深刻转变。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所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是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待人类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中国应当如何作为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萌芽于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形成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前 ,成熟于党的延安整风时期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为它是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进行、集体完成的 ;这个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奋斗、集体创造出来的。从我们党的一大至六大有关党的建设的决议、规定 ,都对它的成熟作出过重要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说 :“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根本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0.
桑蕾 《世纪桥》2010,(3):35-36
中华民族精神自中华民族形成之始便激励中华民族奋进拼搏,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体系,激励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本文试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梳理,浅探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兵团工运》2021,(4):4-8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12.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贯主张和必然选择.邓小平在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特征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内涵丰富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考察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私营经济的看法和认识,对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等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7,(47):77-77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21,(8):16-19
中国共产党,为何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为何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回望巨轮启航之时: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犹如一块基石,支撑起100年来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巍巍大厦,成为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精神标识.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历史起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整个历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思想力量。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丰富的历史内涵,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力量,推进党在新的百年征程里继续引领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7.
<正>在"十二五"的开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石河子大学乘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东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谋深化改革之篇、布科学发展之局,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培育催生的政党.以"大同思想"、"民本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基因,马克思主义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外来科学理论.文章立足于文化抉择的背景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先进文化、必然维护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强调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具有鲜明自身特点的学习观。这是我们党90年来应对各方面挑战,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