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索贿受贿、生活腐化被依法逮捕,省会南昌刮起一阵“铲字风”。一些酒店、商场、汽车站、夜总会、药铺……近来都纷纷动了铲子往墙上的招牌上铲字儿,被铲去的字都是这位出了事的胡副省长题写的。这南昌人的“铲子”也动得够急的了。干嘛子这么急?只因为过去的胡省长裁倒  相似文献   

2.
《福建通讯》2000,(10):1-1
胡长清、成克杰等腐败分子被严惩,表明了我们党从严治党,重典惩腐的坚定决心。胡长清、成克杰的堕落,可惜、可恨;其结局可悲、可叹;其教训令人警觉、深省。“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剖析胡长清、成克杰等人的犯罪案件,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听说一位颇有权势的人给某单位题字,把一个常用的字写错了。当时他也有点疑惑,问周围陪同的人,个个都说“不错,可以这样写”。其实,他们都发现他写错了,但谁也不敢说出来。这样,这个错字就堂而皇之地被装饰  相似文献   

4.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在他的《手莫伸》一诗中写道:“谁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谁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但他紧接着又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咫尺之内有人民。”也就是说国家法律、社会道德约束得你不能去做。法律管得你不敢去做。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不就是在“权位高高耸山岳”、“爱河饮尽犹饥渴”之中泯灭了做人的良知,触犯了法律,成了千古罪人。古人对此也有说法:“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欲,可去乎?”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腐败     
2000年5月被执行死刑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生前除了显赫的官位以外,还冠有许许多多令人肃然起敬的称号和身份,如书法家、教授等等。然而,纵观其履历,人们不禁感到纳闷:一个当兵出身、连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的官员,是如何取得“教授“职称的?据新华社报道,胡长清“通过自己在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的关系,办了一套函授本科学历和法学学士证书,把这些假材料装入档案,籍此,胡被几所大学聘为教授,满足了要‘名’的欲望。“这则报道道出了天机,却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胡长清的材料并不是“假材料’,而是货真价实的“真材料“。在北京大学门口,常常聚集着一群贩卖真正的“假材料“的小贩,每当行人走过,他们便会像苍蝇一样围过来询问:“要毕业证、学位证吗?北京大学的和其他所有大学的,我们都能够提供。“跟  相似文献   

6.
陈静辑 《乡音》2014,(10):44-44
明末的一天,崇祯皇帝做服走在街上,看到有人拆字算命,于是想预卜一下国运。崇祯随意写了一个“友”字,拆字先生看后,皱着眉头说:“这‘友’字不好,它就是‘反’字出了头。如今李自成进了洛阳,杀了皇叔,不就是造反出了头吗?”崇祯自然不高兴,强压住怒火解释道:“我搞错了,其实我想拆的是‘有无’的‘有’。”  相似文献   

7.
秋雨 《今日海南》2007,(8):48-4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走上了不归路。郑筱萸是个正部级大员,但"刀快不怕脖子粗"!这是继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之后,第四个被杀头的省部级以上的贪官。近年来,我国崇尚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对死刑的判决更加慎重,经济犯罪不判死刑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8.
标准的高低     
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开幕式上 ,原国务院总理朱基发表了演讲。他说 :“我很少题字 ,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 ;但我却为我国三家会计学院题了四个字———‘不作假账’。”他还说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 ,他说朱基后边一段话很好 ,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 ,唯独对“不作假账”这一要求 ,其标准是否太低了?他的意见我同意一半儿 ,而对于“不作假账”他视之为低标准 ,则不敢苟同。我认为“高标准严要求”对很多行业和个人自律 ,毫无疑问是适用而且应该厉行的。唐太宗《帝范…  相似文献   

9.
诚实是金史书载,清代有个叫李沙庚的人,在南昌城内开了个点心店,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盈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其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写了“李沙庚点心店”六个大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是“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呀,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冷淡,正是因为‘心’少了一‘点’。”李沙庚醒悟了,知道了诚实待客的重要,从此痛改前非,重新赢得了人心,…  相似文献   

10.
<正> 成克杰如今已经是享誉全国的“名人”了。这样省级以上的“名人”,据《今日名流》杂志统计,近十几年来,共诞生了十九人之多,其中有江西省原省长倪献策,有原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有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这几位与成克杰的嗜好有相同之处,即除了贪赃枉法之外,还非常好色:都包养着“二奶”——情妇。据广西的朋友透露,成有一段时间老戴着茶色眼镜,原来是他作双眼皮手  相似文献   

11.
杞人憂地     
偌大一個世界,还没有听说过哪位精明的‘總管家’來合計过这么几筆賬,却讓我这个‘杞人’來發一通‘憂天’之論。一筆賬是地球上生存过多少人?據說一位奥地利教授推算过,上溯人類歷史六十萬年得出的數字,大概共有三萬三千七百億人——五萬二千六百億人。折中算來,也有四萬多億人吧。第二筆賬是人類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值得深思:当年红极一时的先进人物禹作敏为什么一下子蜕变为罪犯?曾经号称儒商典范的牟其中为什么转 眼之间沦为囚徒?曾经以农民企业家的身份成为明星的周作亮,为什么一夜之间彻底垮台?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也曾靠所谓的“政绩”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为什么却在得意之时原形毕露,成为千古罪人?这些“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3.
蜜月后礼物     
他边走边问:“今天你妈又会给咱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微嗔:“什么?谁的妈妈?光我一个人的吗?那你干嘛跟着我走?” 他便笑:“瞧你!都说‘蜜月一过,老婆吆喝’……果不其然!” 她便伸手打他,他便躲,俩人嘻嘻哈哈地跑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朱子强关上手机,拎起桌子上的背包,正要出去,突然看到一位大妈眼神直勾勾地望着他。朱子强轻声问:“大妈,您找谁?”宁母激动地说:“请问,你就是那位写有关宁小玲文章的记者吗?”“是我,您请坐,找我有什么事吗?”朱子强拉给她一把椅子。宁母没有坐:“孩子,你们当记者的是不是只管把文章写得越邪乎越抓人?不知道缺德文章也可以杀人啊?!”朱子强有点窘:“大妈,您这是什么意思?”宁母的脸色在变:“谁告诉你我的女儿携款潜逃了?”“这是企业提供的消息啊,同时也从公安部门得到了证实。不过,您老注意到了吗?我在文章里写的只是‘怀疑’……”朱子强底气有点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中央、省委、宜昌市委要求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充分利用成克杰、胡长清、金鉴培、胡庆洋等重大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这是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成克杰、胡长清、金鉴培、胡庆洋等违法违纪案件表明,由于他们平时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结果逐步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在金钱、美色面前打了败仗,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些人用他们的自身经历写成…  相似文献   

16.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日前接受《百年潮》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有人可能会提出,既然讲‘三个代表’,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时期的共产党已经是‘全民党’了?”这样一个问题时,李君如说: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这里一个核心问题,是谁在实行“三个代表”?是谁有资格来实行“三个代表”?在中国,  相似文献   

17.
开颜集     
看评语学生打开作文本,对着老师写的评语看了又看,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字。便去问老师:‘您写的什么意思?’老师皱起眉头,看了许久,终于认出来了,读道:‘字迹太潦草,以后要注意!’学生说:‘怪不得,我看了半天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央、省、市、县关于警示教育的有关规定,近来,笔者重点观看了《胡长清案件警示录》、《9898-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透视》等电视片和《生死抉择》反腐电影,反复多次认真阅读了规定的学习内容,感触颇深颇多。胡长清、成克杰、罗凤群等人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给人的警示很多,但我以为,对他们监督不严、监督不到位,特别是对他们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是导致胡长清等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牛栏里关猫,进出自由”。这是胡长清在剖析自己犯罪根源时说的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仔细想想胡长清说的这句话,不…  相似文献   

19.
一位省级文学刊物编辑,也是一位诗人,在抗击非典高潮中倡议办一期诗歌专号,主题是“以生命的名义”。倡议得到编辑部同仁的支持,发出了约稿信。使她失望的是一些诗人大摇其头:“非典这种事情能写诗吗?诗不是用来干这个的!诗好不容易回到了诗本身、人本身!”这位编辑困惑地说:“‘诗本身’或者‘人本身’是什么样儿呢?”由此想到的下一个问题是:“诗本身”该什么样,谁说了算?常听一些文学理论家描述说,文学已经摆脱了政治、摆脱了意识形态、摆脱了经济建设、摆脱了写中心唱中心,回到人本身了……这样的一种“诗本身”论认为,诗用来载道是对诗…  相似文献   

20.
奢贪之辨     
古往今来,如果一个人"奢" 字当头,便会起贪心。按照"奢" 字的拆字法,"奢"字头上有"大", "大人"、"大官"、"大札"、"大著"…...既做了"大人"、"大官",手中便有了权力,怎能做到不贫呢?且不说早已臭名昭著的胡长清、成克杰之流,只说近年来各类新闻媒体频频曝光的一批涉贪的"大官"们就是明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