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组从1994年起,每年都收到关于安乐死立法要求的提案。随着大量当事人公开提出希望接受安乐死,安乐死的合法化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其正当性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此情况下,立法对于安乐死的合法性评价,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安乐死的以下法律问题:一、安乐死的法律定义,应当具有四个特有属性:二、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应当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三、安乐死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应当属于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四、安乐死的法律性质,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与故意杀人有着本质区别。并在上述探讨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被动安乐死、植物人,非自愿安乐死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安乐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安乐死"一词出现以来,伴随它的争议也不断激烈化,安乐死究竟该不该立法,也是众人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从安乐死的定义、我国的安乐死立法的争议及合理性,实施安乐死的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借鉴荷兰"婴儿安乐死"立法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紧我国"婴儿安乐死"的立法举措,以期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5.
龚茜 《法制与社会》2013,(3):286-28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度,身患绝症的病人可以利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将不能治愈转化为长时间地维持生命,这种维持通常并不会出现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伴随着极度的生理痛苦和精神折磨,而维持的后果仍然是死亡,此时,病人或其家属为了病人可以安详离世,主动要求"安乐死",放弃生命权,而由医生进行严格审查是否实施安乐死。这种案例虽然不多,但现实影响却颇为显著。例如陕西"王明成案"和美国"特丽法案"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对这一类特殊的生命权可否由患者自己或者其家人有效承诺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本文试图通过法理的角度来阐述安乐死的合理性以及生命权的可承诺性。  相似文献   

6.
安乐死是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科学化。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关安乐死的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热点。笔者从安乐死的定义、对象及安乐死的权利的归属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进而论证了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乐死是当今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存在争议最多、认识分歧最大的领域。本文围绕这个问题,从安乐死的概念、分类及其法律实践入手,提出安乐死的两种立法纷争,分析我国目前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对安乐死的立法构想提出了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     
安乐死,由来已久,源于西腊 Euthan-asia,含意是:苦于不治之症的病人,安然无痛苦地死去(easy and painless deathfor persons suffering from an incu-rable and painful disease)。最早的安乐死起于原始社会,是一种非自愿的强迫性安乐死(forced euthan-asia),古希腊、罗马、印度,抛弃老人和身  相似文献   

9.
汪哲民 《法制与社会》2010,(13):251-252
安乐死从诞生之时起就充满了争议,它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对其是否应合法化的问题争论非常激烈。本丈从安乐死的由来及历史的变迁出发,论述了安乐死自古到今,从世界到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发展现状;以便于更准确地进行安乐死在法律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最后,文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传统价值观出发,得出立法探究。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理论上争议较多的热点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不仅是人类对法律的挑战,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本文作者从安乐死的含义、性质和分类出发,对安乐死在国内外的由来、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有关这一问题所存在的不同争议均作了客观、全面的介绍,为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作者还对安乐死合法化争议较多的各种焦点问题和安乐死适用的条件保障问题作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应为“安乐死”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关于安乐死,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对313名不同人群的调查显示:93.6%的人赞成实施安乐死,其中医务人员赞成者为98.4%,法学界人士赞成者占90%,一般人群为90.1%。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非罪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安乐死在我国仍构成犯罪,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安乐死制度。有国家法律已回应对安乐死的需求。本文认为,实施安乐死不构成犯罪,应当对安乐死非犯罪化。安乐死非罪化的途径包括事实上的非犯罪化和法律上的非犯罪化。事实上的非犯罪化包括由法院颁发许可令、民政部门等政府部门事后对个别安乐死事实的认可、终止刑事追诉程序和不予定罪等;法律上的非犯罪化则是制定安乐死法律,规定安乐死实施的严格程序,使得人们有尊严的生也有尊严地死。  相似文献   

13.
黄烨 《法制与社会》2014,(32):285-286
安乐死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话题,国内外对于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具有很大的争议。本文立足国内外的各种学说,分析阐述安乐死立法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并对其观点进行评述。以法理学为基础,解释安乐死的概念、特征、价值等等,进一步阐述安乐死合法化的可行性、合理性。最后提出对安乐死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姚澜 《行政与法》2005,(9):66-67,69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死亡观越来越成熟。于是,安乐死这一观念也逐渐为人们所得知、理解与支持。面对我国安乐死呼声的日渐高涨,面对安乐死在实施中的混乱和滥用以及法律执行举步维艰的现实,本文呼吁应尽早立法,加快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用法律来规范我国的安乐死实践,以加大对生命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发生的安乐死事件,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大讨论,这是我国首次关于安乐死问题的思想启蒙.此后,安乐死事件屡发,其合法化问题一直争议不断.结合近年来身患绝症人数逐年增加的权威统计数据,以及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探讨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以期对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问题提...  相似文献   

16.
源于希腊文的“安乐死”,意思是“幸福的死亡”,也就是指对身患绝症、临近死亡且处于极度痛苦之中而无法救治的病人采取停止治疗或使用相关药物等方式,使之有尊严、无痛苦地迅速死去。目前在国际上对安乐死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安乐死必须符合多个条件,除病人患不治之症并已临近死期、极端痛苦而不堪忍受外,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的提出在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探究安乐死的实质,是人终结生命的一种处置行为,安乐死体现了死亡过程的文明化和科学化。它的立法也符合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本文指出从法律意义上讲,安乐死并不是故意杀人,也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不相违背,因此,在我国立法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赵鹏 《法制与社会》2015,(6):277-279
安乐死问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日益成为社会争议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焦点.因其本身的涉及领域广、界限不明确的特征,备受学术界学者们的热烈争论.而本文认为基于人权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安乐死合法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分析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的意义以及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安乐死问题,力求从伦理、法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就安乐死纷争的焦点:生命权与自由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学提出反对安乐死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及其权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应当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患有不治之症且濒临死亡者 ;正在遭受无法摆脱的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者。因此 ,植物人、无生存价值的新生儿不能成为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安乐死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 :选择死亡的权利 ;选择理想的死亡状态的权利。安乐死的权利属于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因此 ,所谓“非自愿安乐死”不属于安乐死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