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 ,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负面作用 ,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 ,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园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 ,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 ,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 ,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 ,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 ,是否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 ,防治校园暴力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传统性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因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防治校园暴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议这类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公安机关是处置校园暴力的重要机关,但它通常的干预手段就是调节、行政及刑事处罚,而且在治理中也存在着思想僵化、处理不及时、警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程序化的处理方案、有效的联动和处理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薄弱的结果。因此,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数量递增,形势日益严重。对云南省呈贡大学城三所高校的学生随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特点:校园暴力主要发生于学生之间,其次是师生之间;暴力事件主要发生于校内,其次是学校周围200米内;较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受到侵害和再次伤害;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突出等等。因此,学校应严格执行安保制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定期组织安全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训练学生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数量递增,形势日益严重。对云南省呈贡大学城三所高校的学生随机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特点:校园暴力主要发生于学生之间,其次是师生之间;暴力事件主要发生于校内,其次是学校周围200米内;较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受到侵害和再次伤害;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突出等等。因此,学校应严格执行安保制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定期组织安全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训练学生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校园暴力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就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薄弱的结果.因此,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8.
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校园暴力现象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校园暴力这一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目前对校园暴力界定的各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两种.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2015-2017年互联网报道的284起校园暴力案件的统计分析显示,当前校园暴力涉案主体以中学生为主,女生参与率高于男生;暴力发生起因以言语不合与小过节小纠纷为多;校园暴力现场多在封闭的学校内部并拍摄上传网络,校园暴力与网络暴力交织;有近一半的暴力事件报了警,包括当事人报警、目击者报警和学校报警,最终处理以警方调查和学校主导处理居多。治理校园暴力的根本在学校,建议设立校警制度、心理咨询师和教育社工驻校制度,以及考虑降低青少年行政拘留和刑事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门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学的交叉学科。其服务对象和工作模式不仅包括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而且还包括家庭、社区和其他教育服务机构,工作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一些发达城市里,学校社会工作也开始起动,很多学校都拥有了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然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却常常陷入种种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近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建立完善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预防系统以防治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点。鉴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要充分发挥党校的职能作用,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的教学科研、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校风学风,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国中小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此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目前 ,我国对于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包括责任分配、赔偿数额及处理程序等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及有效的解决机制。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我国学校事故引发理论纠纷和实践困惑的几个问题 ,并探讨了学校承担的是一种什么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是浙江省团校求生存谋发展的三十年.我在团校时期,正值世纪交替、社会转型时期,实践证明,只有踩着时代步伐.与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奋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放办学,学校事业才能科学发展,铸就辉煌.  相似文献   

16.
规训权力是介于法律规制和道德规制之间的微观权力,是维持现代社会秩序的特殊机制.现代监狱和学校通过规训机制完成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目标,两者在建筑、规训权力作用点、惩罚权力和规训机制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可被视作特殊的社区,这类社区具有社会功能上的双重性、校园内部的小社会性和社区建设依托的特殊性等特征。对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具有公共行政管理、文化形态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性质。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进行长效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积极开展有关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明确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和体制,重视形态管理建设,建立与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目标相一致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地区,在上下学期间,频繁发生的暴力犯罪案件严重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部分犯罪甚至造成了十分惨重的后果,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速、从严打击暴力犯罪还校园以安宁,切实保护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心声。然当前,无论学界、还是实务界对中小学生人身安全防范的研究都十分薄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中小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暴力犯罪侵害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园内教师暴力犯罪作为一种性质恶劣、危害后果严重的犯罪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犯罪学的视角,分析和探讨教师暴力犯罪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对于维护校园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