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的新,在于理念新,在于实践操作方法的新,在于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合作,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寻求一个更为科学的载体来完成。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依据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重在耕耘精神家园的《文化生活》模块,更需要展示多姿多彩的文化样式,让课堂充满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声音是特殊的声音,也是文化的声音,更是美感的特殊鼓舞者。我们在进行文化生活教学时,要注意挖掘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用音乐丰富我们的课堂,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2011年第4期刊登了陈黎娜老师的文章《贯穿<文化生活>的一条主线》。对此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容是以文化的作用为基点展开的,但不是所  相似文献   

5.
《政治生活》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也就是说,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政治生活》课程功能的理想与教学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面对严峻的客观现实,政治教师如何在《政治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增模块,在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已陆续推行试用。在此期间,老师们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情况反应不一,笔者从互联网上对不同省份的老师做了一些调查,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文化生活》简单好教,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理由:课程没有高深的理论、教材可读性很强,学生容易理解,背过知识点就行,没什么可  相似文献   

7.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研究,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至于教什么反而被忽视,出现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内容的倾向。通过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后,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名称由原来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改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新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体现了一种  相似文献   

9.
一、孝德教育与《文化生活》教学1、对孝德的一般理解。孝德指尊祖爱亲的品德。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孝德在公元前11世纪之前已具雏形。孝是个形象字,老字头下有子,意为老人行动不便时,由孩子背着走。《孝经》中就有对父母之爱的描述。2、孝德教育是《文化生活》教学的应有之义。培养学生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0.
贾雁飞 《求索》2012,(12):134-136
宋初士人赵湘,北宋末期士人崔鶠及南宋初期士人范浚都写过不同版本的《姑苏台赋》。三篇赋创作的时代不同,内蕴却异曲同工。本文力图透过这三篇不同版本的作品,剖析其背后映射出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这些作者为代表的宋代士人的品性以及士人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这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水平,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格局。然而改善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从传统的社会保障需求向和谐发展的保障需求转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值得思考。提高残疾人收入,使之拥有用于精神消费的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2,(11):40-40
李晓明在《长白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的理念,这一理念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作为新课程的立足点,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新课程的着眼点,强调理论观点的阐述要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课程模块的构建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在新课程  相似文献   

14.
我校依托思想政治课相关教学内容研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该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学校在不同方面都有了各自的收获,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基于此,我们从精心组织特色活动、优化高考大环境两方面为今后活动的持续开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实现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达到践行"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下成为时代发展的焦点。面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手段价值、精神价值与动力价值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内在机理表现为通过目标设定、内在要求、功能发挥以及方法运用得以满足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开展先进性宣传、强化价值观引领与建构精神共同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举措。在此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推动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稳步向前。  相似文献   

16.
何涛 《思想工作》2008,(8):26-27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前列。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还不相协调。一定程度地造成了城市文化精神的欠缺和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2007年,东胜区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赴深圳专门就“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张炼红 《传承》2012,(1):58-60
唯有充分感知和体贴理解到民众生活世界的常与变,才能切实发挥中国人民久经磨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从容地扬弃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神与情感资源,并于普通人的日常实践中有所积发、突破与创造,共同召唤并迎来中华文明的再崛起。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空间.有助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单一文化目标转变为多元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的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为《文化生活》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一、《文化生活》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所谓本土文化,狭义的是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总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故事,充分利用区位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12日《文艺报》刊登孟繁华的文章,媒体文化在今天俨然已成为一种具有文化领导权的文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但支配着物质生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转型时代的中国大众文化的阐释显然要面对各种复杂、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