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哲 《党史文苑》2003,(5):36-37
毛泽东焚烧林彪的“第一号令”1969年10月18日,林彪背着党中央和毛泽东,借口“加强备战,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擅自发布“紧急指示”,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他的“号令”内容包括迅速抓紧布置反坦克武器的生产,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置,各级要加强首长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并迅速报告。这一天,黄永胜等人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的名义迅速下达这一“紧急指示”,而第二天,林彪才以电话记录形式向毛泽东报告,企图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同意。此时,毛泽东正住在武汉东湖宾馆,他听说后,当即指示“烧掉”。意思是根本没…  相似文献   

2.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第一个号令”一直是林彪的罪状之一,但1980年两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审理“两案”时,却没有将林彪“第一个号令”列入起诉书,因此,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第一个号令”的内容是:1969年10月18日,为了防备苏联以谈判为由,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林彪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1986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在表述这个历史事件时说: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林彪在苏州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后经黄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正式下达,引起各方面的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林彪一号命令"也被称为"林副统帅一号战斗命令"或"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是指1969年10月中旬林彪通过军委办事组发给全军的一个战备命令。1969年10月17日,林彪向其秘书口述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六条紧急指示。该指示通过当时的中央军委办事组组长、总参谋长黄永胜召集军委办事组开会传达,并由作战部参谋人员按照"林副主席关于加强战备的紧急指示"做了整理及编号。"九一三"事件以后,该命令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1969年10月,根据林彪的第一个号令(即"一号命令"),从10月18日开始,全军实施紧急疏散,进入临战准备状态。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后,没有马上发生预想的苏军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但中央军委考虑到中苏继续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谈判处于僵持局面,尤其入冬以后江河冰封,有利于苏军大规模坦克机械化集群机动,仍然随时存在着发生苏军入侵的危险,决定全军在一个时期内要保持战备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重大行动,逮捕林彪死党黄、吴、李、邱“四大金刚”。 林彪叛逃不久,即1971年10月3日,刚刚过了国庆节,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专案组,审查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的问题。因为林彪叛逃事件只是在很小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板着面孔说:“今后切勿再提新四军,再提我也是不听的!” 1942年10月7日,林彪受党中央的委托赴重庆谈判,这是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13日午后,在重庆曾家岩张治中的公馆桂园,林彪和周恩来在张治中陪  相似文献   

7.
黄瑶 《党史博览》2013,(10):55-56
1969年10月19日。住在苏州的林彪题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赠送给叶群。三天后。叶群又题写了同样内容的条幅赠送给林彪。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有人曾把这一件事说成是林彪企图搞复辟。这样说未免简单化、脸谱化。没有任何说服力。那么。林彪夫妇为什么要互题“克己复礼”呢?让我们“穿越”到那个年代。看一看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接连爆发了几起冲突事件,之后,大军压境的苏联于下半年又私下向美国等国试探对中国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中央领导人的工作。由于事件发生在“文革”期间,当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风头正健,在他们的一手操纵下,被“疏散”人员实际上是换了个地方继续被“监禁”。  相似文献   

9.
1969年,林彪发布了“一号命令”,并假借中苏局势紧张为名,宣布在首都北京实行“战备疏散”,命令将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遣送到河南、江西等地。当时,邓家只剩下邓小平、卓琳及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3位老人。他们在接到命令后,稍事收拾,便于10月20日飞抵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被下放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这时,邓朴方在清河救济院过着艰难而孤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1969年10月间下达全军的林彪的“一号命令”(原来的全称是“林副统帅一号战斗命令”,后来有关中央文件的全称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与同时间内疏散中央党政军领导人离京到外地、外埠一事,以及在此前后下放广大知识分子干部一事,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若干年来,某些报刊文章乃至某些“文化大革命”的文史专著,对于以上几桩重要史事之间的关系,都在因袭着一种似是而非的因果论,近期内更出现了一种近乎荒诞离奇的说法。因此,对以上三则史事进行必要的考辨订正,还历史事实以本来面目,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林彪、江青两个班底的形成 林彪自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被增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后,一直分管军队方面的工作,很少过问地方上的事.但林彪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后,在中央内部发生意见分歧、特别是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坚决支持毛泽东,加上林彪在过去长期战争中立过战功,总的来说也与毛泽东配合较好,因此得到毛泽东的赏识.  相似文献   

12.
1969年12月6日,毛泽东正在中南海游泳池里等候着周恩来的到来.从1964年开始,苏联在中苏边界大量增兵,并制造大量流血事件,中苏边界形势恶化.珍宝岛事件以后,毛泽东越发意识到中国必须在国际上重新展开一种足以与苏联抗衡的外交攻势,从而才能有效地挫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领导集团的军事扩张.周恩来到游泳池后,了解到毛泽东此时正在为中苏边境问题劳神.毛泽东表示:“俄国的问题总要解决的嘛.世界上各国的问题都总是要解决的嘛.”他对周恩来说: “如果中苏之间的边境冲突,当真要酿成一场战争的话,那么也许会引起原子大战.如果那样一来,就不能不有所准备.中国的原子弹只有这么大(毛伸出小拇指),苏联的原子弹有这么大(毛伸出大拇指),美国的原子弹有这么大(毛又伸出另一个大拇指).它们两个加起来有这么大(毛把两个大拇指合并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1971年9月13日凌晨,中国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情:两年前刚被“九大”选为党中央副主席、被新党章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的林彪,因谋害毛泽东、发动武装政变、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败露,私调飞机,仓惶出逃叛国。在这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危难之际,周恩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机智果断地处理了这一事件,使党和国家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投石问路1968年10月11日,在东京的一个俱乐部里,名叫维克托·路易斯的英国《伦敦晚报》记者,见到了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卢为,要求访问台湾。但是路易斯持的是苏联护照,卢为鉴于其身份敏感,不敢做主,报告了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之迈指示卢…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主席之争引发毛泽东与林彪激烈冲突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下召开了。在这次大会上,出尽风头的是林彪,他不仅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向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当选为中共中央唯一的一名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而且在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中破天荒地写上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中苏有过一段“蜜月”时间,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在美苏两大阵营对抗格局下,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巨人的结盟,成为20世纪50年代冷战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曲《莫斯科——北京》风糜中苏两国,“苏联和中国永久是兄弟”的歌声一度响彻中苏上空,深入两国人民的心中。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曾有一度高潮,然而,当1959年赫鲁晓夫将中苏在中印边境冲突问题上的分歧呈现在世  相似文献   

17.
在文革中期(续) 三、“批林整风”与“批王新” “9.13事件”后,毛泽东指示成立林彪专案组。10月3日中央通知,由周恩来、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纪登奎、李德生、汪东兴、吴德、吴忠10人组成中央专案组,审查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专案组设立工作机构,由纪登奎、汪东兴负责日常工作。同日,中央通知,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军委办公会议,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由叶剑英、谢富治、张春桥、李先念、李德生、纪登奎、汪东兴、陈士榘、张才千、刘贤权10人组成,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军委日常工  相似文献   

18.
1969年10月19日,住在苏州的林彪题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赠送给叶群。三天后,叶群又题写了同样内容的条幅赠送给林彪。林彪夫妇为什么要互题“克己复礼”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7年10月12日至18日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990名,代表全省170万党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总结我省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及其在湖南的代理人斗争的经验;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任务,联系湖南的实际,讨论制定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大会由万达致开幕词,毛致用代表第三届省委作了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并一致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在回顾前一段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所作的斗争时,总结了6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只有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并运用其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彻底揭露和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的谎言、诡辩  相似文献   

20.
马广志 《世纪桥》2009,(12):8-14
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反击战、抗美援越战争、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越(南越)西沙之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