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巩固基层涉纪信访"百日会战"成果,进一步引深纪检监察信访干部"下基层、转作风、抓信访、促稳定"活动,夏县纪检监察信访干部包案包事,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调查基层涉纪信访问题,对群众合理的诉求解决到位,努力把涉纪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上访群众稳定在基层。近期,县纪委安排信访干部解决了两起基层涉纪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心实意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上,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创立的"三级信访例会"制度,把信访关口和阵地前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再到基层协商民主,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了信访案件的发生,为解决上访问题找到了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张永康  潘广斌 《先锋队》2014,(12):48-48
今年以来,永济市纪委积极探索实施“一线四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镇(街道)、村三级在处理基层涉纪信访问题中的作用,效果明显。“一线”,即以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闲难和问题为主线;“四联”,即市纪委信访室、镇(街道)群众工作站、镇(街道)纪委信访谈话室及村级百姓工作站这四个办访平台上下联动,形成信息共享、排查互动、办理互助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促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申泽颖 《先锋队》2011,(4):43-43
近年来,沁水县坚持把信访监督作为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五管齐下”,狠抓信访稳定工作。一是拓宽信访监督渠道。由单一的信访监督向联合监督延伸,在充分发挥群众信访投诉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把信访监督融人案件检查、执法纠风和机关效能等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廉情动态,深入挖掘信访监督线索,在全县形成渠道畅通、多方结合、信息广泛的线索收集网络。二是突出信访监督重点。  相似文献   

6.
李国友 《学习论坛》2007,23(6):57-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改革当前的信访机制,做好群众工作。河南省义马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创新群众工作理念为先导,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为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对信访机制进行了改革,在原信访局的基础上组建群众工作局,逐步形成了以全方位构建群众工作网络为载体,以理情绪、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群众工作新思路,对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当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官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村官的聚财渠道可谓五花八门:虚报招待费;私分返还款、土地征用款;捞取工程款;用公款办私事;围绕"批"字做文章;变卖或"承包"集体财产肥己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话语视角,信访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长期实践,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信访话语体现在围绕信访乃至一整套群众工作的法规政策、围绕信访及各类群众工作中官方与民众的语言表达。信访话语的生成与变迁是基于"革命—动员"与"改革—稳定"两个语境。革命和建国初期,信访属于"动员"治理模式,实现了动员与民众诉求的平衡。"改革—稳定"语境中,信访话语尽管延续了反映意见、联系群众和调查实情的传统,却面临转向中的断裂问题,即"动员"话语消失之后难以在法治建设中定位自身价值。纵观历史,信访话语转向之关键在于构建契合改革语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齐引山 《先锋队》2011,(1):55-55
一是建立畅通无阻的信访受理机制。规定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定点接待群众来访,同时开展“信访下乡”活动,畅通了人民群众信访的渠道,使许多发生在基层的信访问题得以“就地解决”。二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完善了控制重复访、越级访和信访信息报送、转办及要结果案件和跟踪信访件办结率、信访规范化建设等考核指标体系,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建信息     
正巴中实行群众(信访)工作"六零"机制巴中市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深化群众(信访)工作"六零"机制为抓手,重点解决"末梢堵塞"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一是健全"全覆盖、零缺位"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形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气象。二是服务上访群众"零距离",实行"点对点"跟踪服务,领导干部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是推行网上信访"零成本",建立起受理、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2,(1):48-48
针对近年来基层信访工作的一些问题,天津市纪委、监察局确立了“把工作的重心下沉,把工作力量摆到群众中去,把问题化解在基层”的信访工作思路,在全市各乡镇、街道组建起一支由241名信访举报指导员和5028名信访举报联络员组成的基层信访工作者队伍。由于联络员人多面广,且置身于群众之中,消息十分灵通,尤其在化解集体访、越级访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忻州一直是信访问题突出的地区,为此市委市政府向各级干部提出"七个为什么":为什么信访案件多?为什么信访问题领导批就能解决,不批就解决不了?为什么有人认为群众上访是"刁民"闹事,有人认为是合理诉求?为什么应该解决的事解决不了?为什么一些群众要越级上访?为什么个别地方和部门信访问题多?为什  相似文献   

13.
原健 《先锋队》2014,(6):16-17
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水平,首先要把好基层矛盾之脉,畅通群众诉求之门,高悬执纪监督之剑,发挥信访举报职能。近年来,沁水县纪委坚持群众有理、干部有责、问题有解、基层可解"四个推定",深入总结涉纪信访"百日会战"、"三访"、"带案下访解民忧"等活动经验,探索建立"12356"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工作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以来,北京市把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群众反映诉求"接诉即办"工作,作为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的总牵引,建立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到一线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使市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理,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诉即办"作为首都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创新,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贡献了北京样板。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有利于创新利益表达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运行机制、群众工作方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要实现信访观念的创新,树立为民观念、畅通信访渠道;要实现信访体制的创新,建立“大信访”、完善“责任制”;要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完善信访功能;要实现信访方法的创新,注重情理兼顾、突出依法办访。  相似文献   

16.
完善信访制度 做好信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继超 《新长征》2009,(3):19-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完善信访制度”写入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并且定位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表明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对畅通信访渠道保障民生问题非常关注。这里的关键是要完善信访制度,只有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才能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明 《先锋队》2011,(4):11-11
一要在感情上下工夫。要满腔热情地接待群众,耐心细致地倾听他们的陈述,把群众的信访问题当成自己的信访问题,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给信访群众一个明确负责的答复。  相似文献   

18.
钱理文 《前线》2012,(5):33-33
昌平区的信访工作为什么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最根本的原因是: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履行职责。信访干部努力做到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一句“家人、家书、家事”,是人间亲情的真诚表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信访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对用党的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精神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已经成为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化解积案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推动案结事了,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处理好群众信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重要工作,是稳定社会基础的重头戏,纾解信访扣结、构建基层和谐刻不容缓。2006年义乌市信访工作呈现“三下降、一好转”的良好局面,即信访总量下降,进京赴省批次下降,非正常访与接待集体信访批次和总量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义乌市整合社会力量,构建“信访大调解”机制,从实践的角度回应了理论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