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话虽简单,但却突出说明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超乎寻常的干辛万苦,而我们的红军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钢铁战士。70年前,千千万万红军战士,为了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祖国和人民,凭着一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十分凶恶的敌人,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06,(12):46-47
他,11岁亲历长征;50年后,他时刻心系那条地球上的红飘带,用心来重新走过长征路,充盈其间的足迹都凝聚在纸页上,成为一行行深沉而又灵动的诗句;他以一个红军战士的名义,在为后人打捞那沉淀于岁月深处的真实的历史,传承着长征精神。他就是沈阳军区原文化部部长张云晓,一位离休后笔耕不辍,用诗再次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有好的土壤,便生出诗的幼芽桌上,是一本新诗集——《诗的红飘带》,油墨飘香。“启开通往记忆的闸门,便看见一条红飘带似的征途。”就是这条红飘带,牵引着一个已经84岁的老人,至今还走在长征的路上……这是他的履历:1933年11岁…  相似文献   

3.
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大女儿。1935年11月19日,她在故乡桑植出生刚18天,就被当时担任红二、六军团军团长的父亲和同为红军战士的母亲背在身上或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去长征,是跟随父母长征的四个孩子之一。几十年后,这个也成为将军的"走完长征的婴儿"动情地回忆:初次来到这个世界,恐怕没有谁比我听到了更多的马蹄声;没有谁像我那样整日整夜地枕着马蹄声入眠。更没有谁像我那样,每天等待着那串马蹄声的响起,就像等待日出和日落。  相似文献   

4.
伍星 《世纪风采》2006,(10):10-16
举世闻名的长征,犹如一股灼热的岩浆,翻滚横流华夏大地二万五千里。七十年过去,火山已经沉寂,岩浆已经冷却,万物归于常态,然而在那冰冷的岩石折皱中,印刻着无数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让我们沿着其中一条细细的岩脉,去追寻中央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23日上午,“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启动仪式在“红军长征第一村”龙岩长汀南山镇中复村隆重举行。全省党史系统党员干部和南山镇干部群众100多人参加。我作为一名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内心既期待又兴奋,期待的是想看看当年红军战士长征所经历过的地方的真实环境是什么样子,兴奋的是能亲...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革命与反革命、党内指导思想、恶劣的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的斗争,并依中央红军的活动为主线可分为五个阶段。本文明确了长征的若干基本概念,分析长征中若干重要经历和重大事件,深入解读了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过广西突破湘江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役。八十年后深情纪念,缅怀先烈,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同时引发思考,如何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高校有"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的使命,长征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如果上升到"红军学"对其进行研究与传承,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注重内涵发展,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8.
冯亦同 《世纪风采》2007,(2):23-24,25,26
“远看一条索,近看鸭池河,敌人拼命堵,老子硬要过。要过,要过,这就过!李觉送行蛮不错,你在对面站岗哨,我在这里洗个脚。”——陈靖:《过乌江》 这是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上强渡乌江天险时,一个年仅十七岁的红小鬼创作的一首宣传鼓动诗。该诗曾经传遍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诗里提到的“鸭池河”系乌江上游的别称,为红军“送行”的李觉是国民党军纵队司令。豪迈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长征英雄们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辛辣地嘲笑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失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播放的纪录片《长征文学风采录》中,还介绍过这个不朽的经典之作和它的创作者——已故著名军旅诗人、小说和电影《金沙江畔》的作者,解放后曾任华北特种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委的陈靖将军。  相似文献   

9.
走近福建省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广场暨红军长征纪念雕塑,走近这方神圣的土地,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静静地站立在宽阔的广场上,任思绪飞越千山万水,飞越时空隧道,倾听半个世纪前那红军战士的声声呼号。我犹如看到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看到一颗颗红星在时代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宣告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向前。翻开红军长征史料,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在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70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1.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6,(10):16-20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已故领袖毛泽东,对长征有过一段最为精妙的论述。他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  相似文献   

13.
黄进琪 《世纪风采》2009,(12):36-39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一位传奇式的女英雄。她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坎坷、饱受磨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她,就是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谢一飞.  相似文献   

14.
凌辉 《湘潮》2006,(10):21-26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平江县先后有5万青壮年参加红军,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的红军指战员中的平江籍红军战士约1万人。到长征胜利结束时,平江籍红军指战员不上1000人。平江籍老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这里介绍8位平江籍老红军在长征中鲜为人知的轶事。钟赤兵:独腿走完长征路云南扎西整编后,钟赤兵任第十二团政委。为了摆脱10多万川、滇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回师东进,再入贵州,二渡赤水,先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钟赤兵与团长谢…  相似文献   

15.
生与死的嬗变漫漫长征路,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让死神远离红军战士,傅连日章尽力做好自己的医护工作。这年12月中旬,红军攻克贵州黎平。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临时会议,鉴于一路上的严重损失,部队进行了一次整编。总卫生部也精干了组织机构,将当时  相似文献   

16.
李才莲:少共书记系安危 李才莲,1913年出生,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人,曾任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下以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瞿秋白、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组成的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分局,项英任分局书记,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李才莲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作为一名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重新回忆起二万五千里征程,想起与战友们共度的日夜,感慨万千。新中国的建立,归功于无数革命志士的前赴后继,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他们甚至献出了  相似文献   

18.
刘君 《世纪桥》2020,(2):22-25
红色基因是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念,既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内核,又有着不断拓展的外延指向。长征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形成与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长征对我军红色基因的塑造功能,对于当前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春来 《世纪桥》2011,(19):28-30
长征初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严重错误,把工农红军推向濒临全军覆没的困境。这次严重错误终于导致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成为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统治4年之久而最后被克服的起点。我们研究这段历史,对全面认识王明错误路线的危害,探讨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渊源,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70年前 ,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大量的标语。了解及研究红军长征中的标语 ,不仅可从中获取长征时期红军在政治宣传、文化工作、行动轨迹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而且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